膝關節持續病楚 怕痛「唔郁」是大忌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隨著年紀漸長,我們的膝頭關節可能出現退化,主要徵狀是膝頭持續疼痛,甚至腫脹變形。不少病人一聽聞退化,就擔心最終會惡化至需要接受換膝關節手術。事實上,在物理治療層面,膝關節退化可及早透過持續及合適的運動,強化周邊肌肉,從而得到改善。

醫善同行醫學顧問、註冊物理治療師陳以立

物理治療師會為膝關節痛症患者,度身訂造運動方案,幫助患者安全有序地強化肌肉,改善病況。

膝關節與我們的日常活動能力息息相關。無論是起身落床、站立梳洗、上落樓梯等看似簡單的動作,都與膝關節有關。可是,如此重要的膝關節會隨年齡退化,膝頭內的軟骨會因長年累月使用而慢慢變薄;當周遭負責保護膝關節的肌肉一旦缺乏活動而漸漸流失,將會難以支撐關節活動。而身體察覺到關節表現有異,會長出骨刺,以圖加強支撐力;但卻會令膝部骨頭變形,膝頭腫大,難以正常伸展,影響生活。當骨頭形狀有所改變,難以自行回復原狀。但我們可以從強化周邊肌肉入手,作為應對膝關節退化的良方。

物理治療師會為膝關節痛症患者,度身訂造運動方案,幫助患者安全有序地強化肌肉,改善病況。

強化肌肉,與做運動脫不了關係。不少前來求診的患者聽到要運動就表現抗拒,筆者留意到他們普遍有一個迷思,就是認為「一痛就應該唔好郁」,擔心越郁越痛。可是,「唔郁」可能會令肌肉流失,甚至萎縮。如果缺少了肌肉支撐,我們活動身體時的壓力就會集中在關節、軟骨及骨頭之上,令它們出現磨蝕或變形,痛楚有增無減。所以,透過身體多個部份參與不同的運動動作,鍛鍊肌肉,有助紓緩痛楚,保護關節。

值得留意的是,運動的種類、動作、強度都講究「動作是否適合自己」,以及「是否做得準確無誤」。現時網上充斥大量資訊,有患者自行上網尋找運動教學,但此舉有機會進行了不適合自己的運動,或是做錯動作而弄巧反拙。簡單而言,如果該項運動會令人越做越痛,就需要停止。各位可以嘗試簡易的自測方法,假設痛楚或不適的程度以0至10分區分,如果運動期間感受到大於3分的痛楚或不適時,就該停止有關動作,緊記量力而為。

作為物理治療師,教導患者進行持續而正確的運動非常重要。為患者度身訂造一個容易融入生活的運動方案,有助對方安全有序地強化肌肉,保護關節及骨頭,改善病況。曾有一位獨居老人因難忍膝痛而求診,持續痛楚令他擔心日後病情惡化至行動不便,難以外出購買食物及日用品。當時筆者根據對方的能力及需要而作出評估及制訂目標,分階段安排不同運動,例如先安排在座椅上都能做的伸展肌肉運動,繼而安排一些站立活動關節的運動,最後安排上落樓梯運動等等,成功逐步增強對方不同部份的肌肉,應付到不同活動的需要。

除了上述提及的獨居長者,相信尚有不少中年人士或老友記可能受膝關節退化困擾多年,礙於種種因素而未能求醫。我們「醫善同行」每逢星期三早上,於深水埗的能仁專上學院舉行物理治療義診服務,會為預約的病人免費提供疼痛管理、康復治療、改善常見的痛症問題。筆者亦擔任其中一位義務物理治療師,期望透過義診幫助到各位有需要的病人。有興趣者,請致電預約熱線:39961070。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