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刻板印象:真有「氣管敏感」這回事?
上星期介紹過大眾對咳嗽的一些刻板印象,以及慢性咳嗽的特點,其一是很多相連疾病的警號,範圍涵蓋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以至消化道。不少市民也會把咳嗽看成是「氣管敏感」,其實只是另一個大眾的刻板印象,以下詳談。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盧浩然
呼吸道疾病病人一般難以分辨自己是上或下呼吸道的感染,除了因為徵狀類似,很多時痛楚或病感都會覆蓋整個呼吸道,例如鼻塞或咳嗽;若是發燒、肌肉乏力等,感覺更是傳遍全身。
所以,當病人求醫時,很多時會以「咳到甩肺」、「氣管敏感」等形容病況,其實只是籠統感覺。氣管敏感和「甩肺」,其實並非醫學診斷,只是病人用以描述喉嚨至氣管一帶不適的統稱,人人意思不盡相同——最常指的,是秋冬轉季的初起咳嗽;其次是鼻敏感、傷風感冒後的持續咳嗽;以至哮喘、花粉症等其他疾病(很多時候,表示自己「咳到甩肺」的病人,診斷亦與肺結核或肺癌等嚴重疾病無關)。
不過,氣管炎則是真有其病,常見於傷風、感冒、COVID或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人,是為急性氣管炎。也有所謂慢性氣管炎,流行病學上,病人連續兩年、每年咳嗽時間超過三個月,便歸此類。很多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人士,都是慢阻肺病患者,據以往的統計,病因包括長期吸煙、吸入受污染的空氣或長時間處於多油煙、工業用化學物質、粉塵或花粉的環境等。
氣管炎易與肺炎混淆,也因為上下呼吸道以氣管連接,很多時出現了病徵,痛楚難以區分;又或一有濃痰便懷疑是肺炎作怪等。氣管炎的徵狀特點,是引發的咳嗽相對嚴重,咳嗽聲重,咳後呼吸不暢順並會「扯蝦」,並有喘鳴;而且痰涎帶黃,但與肺部感染無關。此病尤其常見於兩歲以下幼兒,因其氣管未發育,若有痰涎便易阻塞氣管。典型的肺炎患者雖然也會帶有黃痰,但他們呼吸時也會感到胸痛、因血氧含量低而呼吸困難、高燒等。肺炎有時亦會因為徵狀輕微而不易發現,或需透過聽診,以至X光、電腦掃瞄、造影等檢查診斷。
治療方面,決定氣管炎病人需否用藥的關鍵,是其有否受細菌或病毒感染。大部份病例與病毒感染有關,透過快測排除了COVID或流感等可能後,醫生會按情況,以止咳、化痰藥物或氣管舒張劑等溫和治療方法,舒緩氣管炎引發的徵狀。若是細菌引發的氣管炎,或病人有高燒,則較需密切關注,若病人高燒不退、痰涎較濃或帶黃或綠色、溫和治療的效果不佳,醫生會衡量需否處方抗生素,或是安排核酸檢測等進一步檢查,詳細了解細菌感染的情況。慢阻肺病的病人,其長期咳嗽或氣促等徵狀,即使接受治療(例如長效氣管舒張劑或吸入式類固醇)仍會持續;而肺部功能亦呈退化及永久受損跡象。
連續兩星期詳述咳嗽引發的各類疾病及相關徵狀,希望讀者在遇上類似情況時,能有多一分知識判斷病況,然後盡早求醫。上述疾病的共通點,是皆可由吸煙引致,故筆者不厭其煩再呼籲,健康要緊,遠離煙草、戒煙為上!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