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孖記腐乳|標榜「親自監製」 食安揭後製 食品業:料平衡風險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老字號廖孖記風波升級,食安中心最新指出,廖孖記腐乳的製法,是外購白腐乳,再後製加工,坊間質疑廖孖記腐乳標價不菲,惟「本體」腐乳卻非自製。據廖孖記樽裝招紙,標榜「親自監製 調味精良」,未見提及任何生產來源,廖孖記稱會明日(22日)再交代。

糧油供應商負責人李豐年表示,本港自製腐乳廠不多,估計外購原材料可平衡食品安全風險,但他強調,生產過程必定涉及「秘方」,無法在外購原材料廠房生產,因此最終都要自行加工。

百年老字號廖孖記腐乳油麻地地舖拉閘,閘上及門前均貼出「結業」、「停止營業」字句。(黃浩謙攝)

廖孖記樽裝腐乳貼上的招紙,寫有「親自監製 調味精良」,成份為黃豆、酒、鹽、水,並印有廖孖記有限公司地址。其他樽裝調味料如羊腩醬、XO辣椒醬、魚蛋醬等的招紙,則未見「親自監製 調味精良」。

廖孖記樽裝腐乳貼上的招紙,寫有「親自監製 調味精良」。(黃浩謙攝)

社交專頁被「洗板」 質疑是「加工老字號」

廖孖記第四代傳人Jay回覆傳媒詢查詢指,這是「香港腐乳界多年秘密」,會在明日(22日)於電台交代。社交平台廖孖記專頁上,有不少人留言,對廖孖記的「老字號」提出質疑,有人形容為「百年加工老字號」,亦有人要求交代「邊度買腐乳返來加工」;亦有人留言表示支持。

李豐年:如涉自家「秘方」 最終都要自行加工

本港食品供應商通泰行第三代傳人李豐年指,現時香港仍有製作腐乳的本地商家已不多,實在難言業內慣常做法,惟按食安中心的講法,廖孖記向荳品廠購入原材料再調味,相信也是為平衡食安、及保持風味所選用的方法,而品牌會有自家「秘方」,難以由外購廠房製作,所以最終都要自行加工。

估計荳品廠質量控制會較好

他指,從頭到尾自行生產腐乳,必然最能保持風味,不過,家族式手作的成品容易受各種外在因素影響,口味及品質也不容易控制,如改為向一間荳品廠購入白腐乳作原材料,其質量控制會較好,對於商家而言,也可以將食安風險減低。他估計,這個或是一些商家向荳品廠購入白腐乳,再作調味的原因。

李豐年提到,很多醬料、荳品製作的手藝已將近失傳,直言可惜,希望政府可以考慮幫助一些瀕臨失轉的老字號轉型,改善經營。他說,相信很多旅客對這些具本土特色的特色企業感興趣,如政府能協助它們延續,對香港的旅遊及經濟也有幫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