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洲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提升5項服務 運作一年有效縮短輪候時間

撰文:何倩瑜
出版:更新:

落馬洲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在去年4月投入服務,至今迎來一周年,醫管局今日(13日)表示,醫院提供的服務有效縮短公立醫院病人輪候時間,當中的電腦掃瞄、磁力共振掃瞄,以及超聲造影服務的輪候時間,可縮短至25至55星期不等。

醫管局今日舉行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服務一周年回顧。左起:醫院管理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醒芬、新界東醫院聯綗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新界東醫院聯網病理服務統籌陳浩明。(何倩瑜攝)

援港應急醫院現提供5種服務:放射診斷、內視鏡檢查、睡眠測試、微生物化驗,以及化學病理。

化學病理為今年4月29日新加入的服務,新界東醫院聯網病理服務統籌陳浩明表示,化學病理實驗室預料每年可處理5,000個樣本,自今年4月29日投入服務的維生素D化學病理檢驗服務,能夠縮短有關病人的輪候時間,比一般公立醫院快4至5星期。

援港醫院內的微生物化驗室,截至今年5月尾,一共處理約3.8萬個樣本,服務量超過目標的41%。

援港醫院放射診斷服務 病人輪候時間較公院短

醫院管理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醒芬表示,截至上月底,已處理約1.8萬多宗放射診斷個案。

援港醫院的放射診斷服務提供電腦掃瞄、磁力共振掃瞄及超聲造影服務,參與計劃的病人輪候時間較一般公立醫院短,電腦掃描造影由104週縮短至25週;磁力共振掃描造影由122週縮短至42週;超聲造影由140週縮短至55週,平均可由超過100個星期縮短至25至55星期不等。

新界東醫院聯網病理服務統籌陳浩明表示,化學病理實驗室預料每年可處理5000個樣本。(何倩瑜攝)
醫院管理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醒芬表示,援港醫院的放射診斷服務提供的服務,參與計劃的病人輪候時間,平均可縮短至25至55星期不等。(何倩瑜攝)
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表示,援港醫院未有確實的停運時間,醫管局會配合政府路線「用到最後一天」。(何倩瑜攝)

內視鏡檢查方面,援港醫院的平均輪候時間為2至3個月,醫院將在今年第3季增設第二間檢查室,計劃每星期提供超過10個服務時段。醫管局指,會繼續探索進一步開拓新服務的可行性,但要考慮急症醫院是否出現樽頸、援港醫院本身的設備等。

援港醫院未有確切停運時間 醫管局:用到最後一天

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表示,援港醫院未有確實的停運時間,醫管局會配合政府路線「用到最後一日」,他說:「每個計劃一定係慎始善終,我哋留意到反應相當好,並唔希望浪費任何時間,依家等緊政府同我哋講可以用到幾時,總之我們會用到最後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