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應急醫院推放射診斷服務 新東聯網先試行 暫2成病人願參與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期間中央政府於落馬洲河套區援建「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惟去年4月落成後一直處備用狀態。相隔一年後,醫院管理局周三起(26日)將於應急醫院展開「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新界東聯網醫院率先參與。

醫管局今日(25日)在傳媒導覽時指,應急醫院現有一部電腦掃描器和磁力共振提供服務,料每日可提供30個造影服務名額,一年名額約7,000個,而應急醫院每日會提供8班穿梭巴士往來上水港鐵站。

醫管局指,應急醫院位置偏遠,病人亦要離開原本就診的醫院,故初步每個聯網接觸約數千病人中,只有約20%願意參與先導計劃,認為比率是意料之內局方日後將設立中央系統,開放予所有聯網病人報名。

+8

提供腦部、鼻竇、眼眶、腹部和盆腔、胸腔造影檢查

醫管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醒芬表示,醫管局接收河套應急醫院時,院內有三部電腦掃描器(CT Scan),全部均是「上海聯影醫療」的產品,包括一部較高科技的「uCT 960」,與本港的320排電腦掃描器屬同一規格,可縮短掃描時間並提升精準度,而現時醫管局只具備兩部類似規格的高科技掃描器。他指,現階段只會使用較高規格的320排,提供腦部、鼻竇、眼眶、腹部和盆腔、胸腔的造影檢查,有關造影並不需要打顯影藥,以增加安全。

首用內地出產儀器 日後續考慮引入

另外,應急醫院亦設有一部1.5T磁力共振儀器,同樣由「上海聯影醫療」出產,配備特定射頻線圈,可檢查脊柱、肩膀、膝蓋和足踝等。兩組儀器合共可提供19個電腦掃描和9個磁力共振造影檢查。

+6

今次是醫管局首次使用國內的醫療儀器,當局強調已通過專家和香港輻射管理局的批准,事前亦有人義務試用過,形容今次是契機,讓醫管局日後已考慮引入國內的儀器。

被問到今次計劃,會否分薄醫院人手,李坦言,醫護人手短缺是公院正面對的問題,但同事卻十分樂意參與計劃,現時新界東聯網三間醫院會盡量騰出人手到應急醫院做「開荒牛」,並會由其他醫院聯網支援服務,亦會透過醫管局特別酬金計劃及自選兼職,聘請人手支援運作需要。

7月起逐步增加其他聯網服務數量

李醒芬表示,先導計劃在初步試行階段,會由新界東聯網的醫院「打頭陣」,主要會服務新界東聯網醫院轉介的病人,及後會擴展至新界西聯網,今年7月起,將會逐步增加其他聯網的服務數量。

應急醫院每日會提供8班穿梭巴士往來上水港鐵站。(林穎嫺攝)

先導計劃屬自願性質 服務對象涉三類個案

當局會邀請合適的病人參與,強調先導計劃屬自願性質,服務對象為12至18歲、非緊急、情況穩定及動自如的非住院病人,包括:

1/ 輪候超過8個月的第二優先類別個案

2/ 輪候超過18個月的例行個案

3/ 正等候排期的合適非緊急個案

當局強調,所有造影掃瞄及數據將會儲存於醫管局影響儲存及傳輸系統(PACS)內,供公立醫院的醫護閱覽及撰寫報告,並會由病人所屬醫院繼續跟續個案。

「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明日正式運作,逢一至五朝9晚5開放,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除外。

被問到今次先導計劃的期限,李醒芬表示,今次計劃不應與應急醫院掛鉤,但亦希望今次成日契機,將非緊急的放射服務從急症室分拆出來,令整個流程更暢順、增加效率:「我哋嘅放射科服務,所有嘢都綑綁住,同一啲急症科醫院去做,其實係唔理想,如果一個非緊急服務,全部都喺急症科去做,有機會真係會同急症病人、創傷病人、住院病人會有好多衝突,時間上或者環境上。」他又形容,今次計劃是「摸住石頭過河」,計劃會實行多久,仍待稍後進行定期檢討才能確定。

至於今次先導計劃的成本,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表示,現時計劃仍未正式開始,暫難以計算成本,並強調成本只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病人治療的質素亦是非常重要的考慮。他續指,現時應急醫院只啟用較少部份,醫管局仍在研究如何使用其餘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