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之城四】為何行人天橋不能取代街道?學者:天橋如輸送帶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土耳其作家Mehmet Murat Ildan曾寫:「橋樑註定寂寞,因為人們都只會經過,不會停留。」在行人天橋數目冠絕全球的香港,大部分人在天橋上步行時都只會匆匆而過。建天橋是好是壞?如一定要建天橋,怎樣才可建好點?

天橋上人們的步伐總是較急速。城市研究者形容行人天橋為「輸送帶」。(葉家豪攝)

目測半小時130人香港人始終最喜歡地面過馬路?

「男子棄天橋過馬路捱車撞、棄用天橋設計師遭撞斃、棄天橋圖跨6線女子遭車撞昏」只要搜尋「棄天橋」便會發現每年都有不少這樣的交通意外——天橋在附近,地面沒過路處,但行人仍在地面過路,終釀成意外。

在有「天橋之城」之稱荃灣,西樓角路綠楊坊對出路段,雖有行人天橋,但在2014年至2015年7個月間已發生12宗交通意外。記者在平日下午6時現場統計,發現半小時內已見130人橫越馬路,險象橫生。

運輸署設立行人天橋,是為了人車分隔,改善交通流量及安全,為何更危險的事卻發生了?有人會怪當事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但作為香港人,誰沒有試過因趕時間,見路面只有天橋而沒地面過路處,而想過橫越馬路節省時候間?

政府統計處在2003年的調查發現,約七成受訪者喜歡在地面過路多於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審計署在2010年的報告也批評多條行人天橋使用率偏低。或者,走地面是人的天性,只是城市設計叫我們習慣要上天橋落隧道。

西樓角路綠楊坊對出路段雖然附近就有行人天橋,但不時有人橫越馬路。(呂嘉麗攝)

行人天橋宛如「輸送帶」 街道才有生活?

走一遍旺角,小販、街頭表演、論壇、電影中出現的打鬥場面,全部發生在街道上。街道除了是通道,也是公共空間,於是各式各樣的事情都可以發生,也是人與人碰面結識的場所。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教授伍美琴說:「街道是最民主的,因為人人也可以用,而且沒產權。」小販、工匠、表演者、市集……街道也就是星斗市民發揮創意自給自足,養活社區經濟的場所。

不過,在第一代新市鎮荃灣,因人流和彌補早期規劃不足,行人天橋愈建愈多。據2016年數據,香港共有775條行人天橋。有學者批評,行人天橋是目的單一的空間,難以成為孕育人性化社區的場景(place)。雖然最近觀塘「志明橋」成為打卡勝地,不過香港又有幾多條天橋,除了急速步行過外,叫人有深刻記憶?

在天橋圍城下,街邊檔如何自處?(葉家豪攝)

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教授伍美琴認為,天橋跟步行在街道上的經驗很不同:「街道讓我們感到跟社區其他人在『一起生活』。如果有店舖、有點行人設施,人也會行得慢一點。你可能會跟店員講兩句,跟其他人有眼神接觸,而這些都會令你感覺良好。當生活多一點刺激,人會沒那麼枯燥。街道不只是功能性的,不應只是經過,而是生活的地方。一邊行一邊看到樹木花草、在店舖看到特別的東西,都可以提醒城市人活在當下,活得有質素。」

香港人步伐急速,除了忙碌,其實也跟城市設計有關。伍美琴指,在沒有風景或店舖的路上,人的步速特別快。這也或可解釋,為何在行人天橋上,人們步伐特別急速。沒東西好看,便只想更快到達目的地。香港大部分行人天橋設計都只屬功能性,伍英琴形容為「輸送帶」,像一台台城市機械,叫行人匆匆走過:「空間設計讓人感到壓逼。空間在塑造我們的生活。」伍美琴認為,如非必要,應盡量避免興建行人天橋,因它令社區割裂。

當天橋包圍社區,街道生活還一樣嗎?(葉家豪攝)

如一定要建行人天橋,我們可以有更好的天橋嗎?

要令天橋更有趣,伍美琴認為要容許天橋多點活動、多點事情發生:「你看清明上河圖,會見到連橋上都有小販,有不同活動,人很活躍。」社區經濟、街頭表演如果都可以天橋發生,讓人建立簡單交流:「會開心點,生活沒那麼悶。」她說,天橋上容許小販與否,需要社會共識;也需要政府意識到天橋不只通道,預留足夠空間讓人歇息停留。

最重要的是,市民有空間去實驗城市空間怎樣用,而不是一律阻止。她認為政府可制定一些試點:「讓大家去試,然後適當地制度化。交通設計不應只想交通,而是人可如何好好用空間,令人建立好的關係、生活得好點,不只是快點回家。街道上我們可學到好多事情。社區是最好的終生學習場所。」

【天橋之城一】為何荃灣行人天橋愈建愈多?天橋真係會震?

【天橋之城二】荃灣離地定貼地好?「天橋派」「地面派」對決!

【天橋之城三】荃灣天橋上 察看每條橋不同「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