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難民.二】住足10年麥當勞
【編按】何謂家?何以無家?又何以認定了別的地方是家?4個人,本來都有家,家卻把他們推向崩潰邊緣。由踏入24小時營業麥當勞過夜之始,他們被喚作「麥難民」。難民也許是鏡頭下遠方因戰亂天災流離失所之人。這裏沒有戰亂,可是有人執紙皮過年,有人跟家人至死不相往來,有人被社會安全網拒諸門外。總之,生活好「難」。
如果家是心之所在,麥當勞能給予的除了三餐一宿,也許還能讓各有故事的人,為他們隨身行李中那無處投遞的情感,暫借容身之所。(系列四之二)
自由
家慧在麥當勞留宿,斷斷續續有10年了。
麥當勞也有麥當勞的規矩。她說自己非常識做,永遠也不會「打橫」躺在長椅上睡覺,只會坐着伏在餐桌上睡。她明白麥當勞要做生意,不可以「霸人幾個位」,甚至如果見到有人躺睡,會過去鬧醒他們。
一趴10年,她倔強堅稱自己的腰骨不痛,已經習慣了。
家慧租過板間房、瞓過街、寄住過社區宿舍,還是覺得「麥記」最好。她睡過多年旺角西洋菜南街的麥當勞,最近一年因清潔散工工作機會,才搬至山道另一間麥當勞。
1980至1990年代,家慧曾在觀塘裕民坊「麥記」上班,最後因寧要自由,辭職不幹。她說當年返通宵更、拖地拖遍整個大堂、更換清潔每個垃圾筒,卻只有半小時食飯,非常辛苦。她現在寧願做散工,舒服一點,錢夠用就可以。
在麥當勞睡覺挺不錯的,乾淨,有瓦遮頭,隨處可識朋友。
家
家慧具自理能力,找工作、找食物、找衣服,以至剪指甲等生活細節,全都「自動自覺」完成;且說話時聲量甚大,舉止豪邁,身形分量十足,經常把眼睛瞪至溜圓,確實不像是會被欺壓的弱質女流。
不過,離家20年、成為「麥當勞宿宿」10年,可曾感到孤獨?家慧堅決而快速地回答「沒有」,多年來未曾見過家人一面,亦不知道父母生死,有胞兄照顧他們就足夠。話題提及家人後,她就變得寡言,只肯透露20年前因與家人鬧翻而被哥哥趕出家門。家,似是她灑脫背後,未能觸及的傷口。
朋友
甚至,她在麥當勞認識到朋友。
山道麥當勞對出斜路,正是較早前西環街頭睇波放映會場地;家慧在麥當勞認識到主辦人結為朋友,每次均出席捧場之餘,更幫忙set場看管物資。家慧覺得跟街坊們一起「睇波」,很熱鬧開心。只是,一夜狂歡後,曲終人散,她獨自往附近後巷長椅入睡,回歸常態。
新年
新年了,她說要儲錢吃貴東西,因為新年期間每間小本經營的茶餐廳酒樓都不會營業,只好被迫吃大家樂、大快活或美心等連鎖餐廳,這已是她眼中的貴東西。
天氣轉涼,記者問她夠不夠衣服、需不需要送衣服給她,她又是聲如洪鐘地馬上拒絕,表示會自行解決,說話的語氣仍是一貫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