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北橋「冷待」行人 入口隱蔽難察覺 專家:欄杆過高如監獄
香港由200多個島嶼組成,但可以步行橫越的海峽,只有兩個;位於青衣與荃灣和葵涌之間的藍巴勒海峽是其一。走在青荃橋上橫越海峽,本可一邊行一邊欣賞風景,享受海風。不過,青荃橋並非一條行人友善的天橋:嘈吵、車速快、廢氣多、圍欄高而遮擋風景,令人難以享受海景海風。
從太子走至旺角、從佐敦走至尖沙咀……對市區人來說,都是平常事。但對四面環海的青衣人來說,即使青衣至荃灣只有十數分鐘的步行距離,大部分青衣人從未試過徒步到荃灣。為什麼青衣人平日甚少行路至荃灣?青衣島四面環海,以多條高架天橋接駁其他區域如荃灣、葵涌。大部分青衣人出荃灣及葵芳,都會以車代步。
限速70公里 重型貨車多 廢氣多 噪音多
除了因為距離,跨海大橋上擁擠及高速行駛的車輛,亦嚇怕行人。住在青衣20多年的孫小姐就說,她從沒想過要由青衣行路至荃灣:「該段路很擠逼,車水馬龍,空氣一定很差,就算有時間都沒興趣行。」
青衣北橋跟很多行車天橋一樣,設計時都非為行人而設。橋上有4條行車線,兩旁的行人道每條只有兩米闊。橋上限速70公里,車流頻密,每分鐘都有數十架車輛駛過。青衣及葵涌兩岸都有貨櫃碼頭,是物流重地,故大量重型貨車駛過青衣北橋。橋上不只廢氣多,聲音亦非常嘈吵,跟漫步的理想環境相距甚遠。
青荃橋行海峽 1.6米高圍欄煞風景
青衣北橋橫跨藍巴勒海峽,既有海景又有海風,走在橋上本應是可享受的步行經驗。不過原本的欄杆已有1.5米高,而橋樑主跨道部分更加上1.6米高的鐵網圍欄,行在橋上視覺全被圍欄擋着,難以欣賞風景亦難拍照。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副教授熊永達亦指,天橋上建上高的圍欄:「好像在監獄內行走,會行得不開心。」
除了廢氣及噪音,青衣北橋的出入口亦相當難找。雖然青衣北橋的末段跟青衣城非常近,但記者在青衣及荃灣問過幾個居民,沒幾個清楚青衣北橋的入口,亦從沒試過在青衣北橋上步行。
究竟點樣可以行上橋?
上月初,一條連接青衣城及青衣北橋的行人天橋開通,是北橋的第二個入口。新入口開通後,令上北橋的方法更為清晰方便,更就近巴士站及地鐵站。葵青區安灝區區議員譚惠珍就說,在這條橋落成之前,如從荃灣上青荃橋走到青衣,要先繞幾分鐘的路才能到青衣城,不少居民曾投訴出入不便。
而原本位於長安邨安潮樓附近的入口樓梯,亦被垃圾房擋在後面,行人平日難以發現。這樣謎一般難找又不便的出入口,都減少市民使用北橋的意欲。
至於荃灣一面的入口,便分別在海濱花園內的珠海書院旁及永順街近橋底位置。另外,永順街橋底亦有通道可走至北橋的東面行人道,如果要到青衣城,便可走這條路。
上月,青衣城旁加建了一條行人天橋接駁青荃橋,而政府亦落實會在青衣海旁及荃灣永順街興建各興建一部升降機,方便市民無障礙上落。路政署回覆指,現時興建一架升降機的成本為2千萬。網上就有市民留言指青衣北橋平日人流非常少,建升降機是浪費資源。
在海峽上步行,本有海風及海景的天然優勢,卻因設計沒有以行人為本而趕走潛在步行者。倫敦塔橋(Tower Bridge)、紐約的布魯克林橋(Brooklyn Bridge)、悉尼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等等都是地標式的大橋,既行車亦行人,遊客和當地人都愛步行其上。當地如何令大橋人車共存?布魯克林橋就分有上下兩層,行人及單車走上層,車輛走下層。倫敦塔橋就有車速限制(時速限於32公里以下)及18噸以上的車輛不能行走。
香港有多少既行車亦行人的天橋?
可以徒步橫越藍巴勒海峽的跨海大橋,還有青衣橋(青衣南橋)。而南區的鴨脷洲橋,亦可讓人徒步跨過香港仔海峽。香港行車天橋多達1,300多條,行人天橋有700多條。政府多數將天橋劃為只是行車或行人,少有既行車亦行人的天橋。據運輸署回覆,現時香港設有行人道的行車天橋共有213條。當中單是元朗南便已有45條。不過,政府將明渠上的道路以及如下圖的道路也計算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