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行路到荃灣 香港人「唯二」可徒步橫越的海峽
青荃橋(又稱青衣北橋)連接青衣及荃灣和葵盛,對大部分青衣居民來說,它就只是一條乘車會經過的橋,事實上青荃橋既可行車亦能行人。當車輛不消數十秒便在北橋駛過,有這麼一群人卻願意日花十數分鐘,堅持以腳步橫越這個近千米海峽。他們為何寧願每天安步當車?
藍巴勒海峽的含意=漫步?
大概這是青衣人的獨有經驗:走過青衣海旁好多遍後,才知道這個分隔開青衣和新界的海峽有個漂亮名字:藍巴勒海峽(Rambler Channel)。「藍巴勒」為其英文名Rambler的諧音,Rambler意即漫步者,這個名字跟其地理環境也相當搭調,因為青衣海旁本就是很多人來吹吹海風散散步、拍拖、跑步、聚會、釣魚、跳舞的公共空間。
青衣海濱公園(亦即海旁)北至長發邨,南至翠怡花園,全長超過2千米。散步時遠眺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或海濱花園至青龍頭一帶的海旁建築,也看得見青衣北橋,卻很少青衣人試過漫步橋上。
鍾情青衣北橋:唯一可以合上眼行路的地方
青衣北橋離海面18米高,四條行車線左右兩旁各有一條行人道。青衣跟葵涌以前屬於荃灣區,後於1981年從荃灣區獨立出來,成為葵青區。青衣島本身未做到自給自足,很多青衣人都會在荃灣上班、買餸及消費。有不少青衣及荃灣居民都覺得行路比搭車方便。
李先生住在荃灣海濱花園,亦即青荃橋在荃灣上橋位置附近。近十年來他到機場上班,都會橫越青衣北橋,由海濱花園走路至青衣港鐵站。
雖然他的住所附近已有巴士直達機場,他卻選擇走路到青衣乘搭巴士或機場快綫;亦有小巴行走海濱花園和青衣港鐵站,車程約5至10分鐘,但等車動輒花上10至15分鐘。李先生寧願走路到青衣站。
為什麼選擇以雙腳代步,而非乘車?李先生說:「可以做運動,又可以慳錢。」他對這條橋情有獨鍾,因為這條橋上的步行經驗與別不同。橋上路人既少,走起來便更舒服:「可以嗅一下附近的樹,可以閉上雙眼行路,都不會有人撞到。」他問道:「香港那麼多擁擠的街道,哪裡可以閉上眼走路呢?沒有。」
橋上橋下看社區百態
雖然十多年來,他都在走在同一條路上,但他在每天重覆的路上觀察到細微的變化。對他來說,行路便是觀察社區的一種方式。記者問道為什麼橋上欄杆要加上一重比欄杆更高的鐵網圍欄,本以為是為了防止有人自殺。他卻另有觀察:鐵欄杆上的鐵板,有些被人撬開盜去,所以政府裝上圍欄防止同類事情。偷鐵板為了什麼?李先生發現,橋底附近有些無業人士會拿廢鐵去回收廠賣,賺取生活費。他又發現,高架天橋的末瑞,有幾隻流浪貓,有好心人會天天來餵貓,不時會撞見:「其實很多事情在我們身邊發生,問題是你沒有發現,很多人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
由陌路人變同路人
青衣北橋因為少人行,令橋上形成獨特的社區生態,行橋的人都認得彼此。行車天橋兩旁的行人道只有兩米闊。這條狹道,製造了相逢相識的機會。因為這條路少人經過,橋上的陌路人每天約莫時間相碰,也就慢慢的培養出關係來,陌路人也變成同路人。不過,跟鄰居一樣,即使時常見面,也可以毫不交談,因為無人率先破冰。黎小姐卻是這種人。
她每天上班都會走這條橋,由青衣走路至荃灣。路人大多數人她都已認得,甚至記得什麼時間會出現什麼人:「6點7、8個字,那群師奶都已在橋上了。」她會主動跟同路人打招呼,說聲早晨:「因為大家都行這條橋,可能每天都會見到。但走在街上,很難每天碰到。」她就指向遠方的人影:「前面那個伯伯都行了好多年。」人影雖相隔二百米之遠,她也能認出來:「日日行都見到嘛。阿伯年紀好大了,我每天都會跟他打招呼。」
走在青衣北橋上,理應可以邊行邊看海,為什麼卻少人步行?下集將嘗試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