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易行」城市 建築師:「好行」才是皇道 經濟效益亦多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香港一度是全世界最好行(Walkable)的城市。」著名本地建築師羅健中說。近2、30年來的城市規劃,卻讓這座好行城市增添危機:被汽車主導規劃、遮陰騎樓設計不再、街舖消失,令香港不及昔日好行。羅健中說,城市不好行,對經濟、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希望香港的規劃模式引「行人為先」的思維。

羅健中說,香港舊區大多比較好行,深水埗和大坑都是好例子。(潘思穎攝)

易行只是「行到」好行更要有趣

政府在觀塘一帶推展「易行九龍東」,擴闊行人過路處、興建行人天橋、優化後巷,將「Walkable」譯作「易行」,屢次獲獎的建築師羅健中說,所謂易行,可以純粹是「行到」;然而,walkable 應較接近「好行」的概念:「易行只是『好行』三個元素之一。好行還需要有趣味、及讓人能建立社區關係。」所謂有趣味,也就是讓步行變得不單調,例如街店、賣唱、賣藝,都令步行增添趣味。街道上的店舖亦不只是商業價值,其實也是重要的社交場所,讓人認識新朋友,也跟老朋友相遇。

羅健中說,天橋要上落樓梯,不便長者,而且乏味。(呂嘉麗攝)

以前大樓有騎樓遮陰擋雨  修例後行人日曬雨淋

羅健中說:「好住的城市一定要好行。香港其實有好行的DNA,從前的舊區都很好行,而公共交通網絡又佔7成行程。」他說,從前大坑、跑馬地、九龍城,都是很好行的地區。住樓上的人,落了街在附近便能上學、上班、見朋友。「不過現在,出了地鐵、落了巴士卻不再好行。」

從前商住兩用大廈的騎樓設計為行人遮陰擋雨,不用冷氣,簡單的建築設計便已做到舒適的步行環境。不過,隨着政府1939年修例,限定騎樓伸出路面的深度,有騎樓遮陰的街道買少見少,不少新市鎮的行人路更叫路人日曬雨淋。

香港有騎樓設計的樓宇已愈來愈少。(潘思穎攝)

汽車發展一度主導城市 建築規劃界重返「以人為本」

近數十年,發展商、規劃師、建築師也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以汽車為本的城市規劃成為世界潮流,結果車輛佔路面愈來愈多,行人則需要行遠離店鋪、沒趣味的天橋及地下人行道。車輛擠塞,就擴闊道路加行車線,羅健中形容:「汽車是永遠不能滿足的怪獸,建愈多路,愈多人買車。擴建道路需要資金,又以賣地建樓宇來換資金,其實只會引入更多人、更多車,惡性循環。」結果行人過馬路由一、兩條行車線,變成四、五甚至六條行車線,城市的空間尺度不再人性化。近年,建築、城市規劃界重返「以行人為本」的概念,愈來愈多城市也在市中心建行人專區,將車輛拒之於外。然而,香港近20年發展的新市鎮,似乎仍未抓緊行人為本的概念。

新市鎮天橋化、商場化、去小店 單調不好行

新市鎮理應有空間理想地規劃,但現實卻離「好行」甚遠。羅健中說:「將軍澳商場林立,以天橋連接,如離開市中心,連接更是斷了。」其實,其他新市鎮的「不好行」程度其實也不遑多讓。例如天水圍,因有輕鐵而大大加長馬路長度。另一方面,新市鎮、新屋邨愈來愈少街舖,將店鋪全收入商場範圍。有人認為商場化,合乎香港多雨又炎熱的氣候,也是一種人性化。對羅健中來說,是過於單調的發展:「室內商場有其生存需要,然而一個城市需要要豐富體驗。如果將所有新市鎮都空調式的室內商場,是太過單調,適應不到整個城市需要的多樣化,行起來沒有趣味。正常人都是又會行商場、步行街、街市、小巷,才是好行的城市。」

將發展和保育二分化是一個偽命題。
羅健中
新市鎮愈來愈多天橋,令步行乏味。(吳鍾坤攝)

好行街道文化有助消費

行人為本的城市設計,會否犧牲經濟利益?羅健中認為,建構好行社區,有莫大的經濟及社會潛能。

他認為,街道讓小店生存、創意工業發展,不單加添步行經驗趣味,且有很大經濟潛能。他以倫敦的Savile Row為例,解釋規劃可幫助小店生存,「事在人為」。只要有空間,看似不入流的技術及工藝也可重生及找到出路:「3多年前,政府規劃Savile Row只讓獨立裁縫店進註。當時名牌、現成西裝是潮流,獨立裁縫店被視為不合時宜。捱過30多年後,卻成為世界知名的裁縫店街。」

領展反對在旗下屋邨設立墟市。但羅健中認為,建構好行社區絕對有多贏方法:「如街道更好行,更多人喜歡落街,所有店舖收入會增加,不是你死我活。建立一個好行的街道城市文化,整體消費會大大上升。」

「好行」社區,也帶來經濟效益。(梁鵬威攝)

人口愈來愈老化,他認為規劃思維只不應再以賣地建樓賺錢為本:「以前以為建多點樓便會賺多點,但其實『賺埋果啲都唔夠蝕』。」好行的社區規劃能讓人運結、建立社區網絡。相反,人會變得孤獨,甚至影響健康,令庫房開支增加:「老人家如在一個好行的社區,多點落街行,可能更會找到一些工作,不用拿綜援。」

羅健中是 Walk 21 Hong Kong會議的講者之一,主題探討步行以達至宜居城市,將於10月3至6日舉辦。會議請來海外及本地學術、規劃、建築、旅遊、科技等界別專業人士分享經驗,展示城市參考案例,分享理想社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