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推「社區院線」突破電影商業政治審查 戲票由觀眾定價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不少電影基於商業或政治考慮,不一定有機會上大銀幕。數位電影愛好者籌備非牟利「社區院線」,在民間租借場地,讓觀眾擔張凳仔、自行埋位。「社區院線」將於10月1日開幕,戲票沒有明碼實價,觀眾可以自由捐獻;電影清單不限於商業大片,而是各類型的非主流選擇。以後每個月的首個星期六日,在三個指定地點,都能觀賞本地與海外獨立電影。

自己電影,自己地方,每月放映。(圖片由「社區院線 HK Community Cinema」提供)

商業政治多重考慮   「香港人失去了很多觀看電影的機會」

「社區院線」由六位來自不同行業的朋友籌辦,希望推廣非主流電影、實踐社區觀影以及抗衡政治封殺。其中一位策劃人是31歲的張景暉,曾任職「香港國際電影節」,也到過「東京國際電影節」觀摩。他自中學喜歡看電影,認為電影不止是娛樂,而是一種研究。他道:「香港的院線,伴隨商場擴展變得寡頭壟斷。公司基於商業角度,只選放回報力高的影片,黃金檔期更是密密麻麻的商業電影,睇戲無論在價錢和地理上都變得『離地』。香港人失去了很多觀看電影的機會。」

另一個「社區院線」成立之因,是成員認為大型院線有政治考慮,為數不少題材敏感的電影,都很難找到放映埸地。雖然影院不會明言政治考慮,但張景暉眼見種種限制,便和朋友策劃民間影院,「希望推動社會行前少少」。

陳上城的《安琪兒》,影片獲2015年鮮浪潮最佳創意 (公開組)獎項。(照片來源:”Fresh Wave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Facebook專頁)
應亮的《九月二十八日·晴》,電影講述女兒在「佔中」前與父親相見的故事。(照片來源:「九月二十八日·晴 A SUNNY DAY」Facebook專頁)

期望觀眾支持 擴展至全港更多地方

「社區院線」將於10月1日開始營運,打頭陣是兩部雨傘佔領電影。成員歡迎觀眾自由捐獻,鼓勵水平為40元,單位將把每場放映的收入總和分三成予場租、五成予前來分享的嘉賓費(導演及電影工作者),再餘下的則為基本營運費。三個指定場地包括致力推動獨立電影的「影意志」、辦舉文化活動的餐廳 TC2 café & workshop以及油麻地藝術空間「碧波押」。「社區院線」選片沒有限制,但希望能夠觸碰社會議題,成員鼓勵大家觀後留步,與創作人交流,回應社會。

談及民間放映的持續性,張景暉笑言:「就算只有一個觀眾,電影也會放映。院線能持續多久,就要看觀眾的反應。扣除場租及嘉賓費,我們可能連一個飯盒錢也不剩。但最重要是能推動社區觀影文化,如果反應好,我們想找更多場地,擴展至港島及新界。」

當非主流電影受到大型影院排斥,「社區院線」主張回到民間,他們的簡介如是說:「我們用最基本的設備,放映主流戲院看不見的影像,尋回隱藏的光影世界。自己電影,自己頻道,不想寄居於商場,只願存活於社區。」

「碧波押」經常舉辦藝術文化活動,空間位於油麻地。(資料圖片)
「影意志」一直致力推動本地獨立電影,場地位於灣仔富德樓。(照片由「影意志」提供)
TC2 cafe & workshop位於太子,餐室不時舉辦社區文化活動。(照片由TC2 cafe & workshop提供)
社區院線指南。(圖片由「社區院線 HK Community Cinema」提供)
十月開幕放映活動。(圖片由「社區院線 HK Community Cinem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