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電影】警匪片內地紅不起 文化研究教授︰當然是政治原因
警匪警匪,無匪何來警?今天的警匪片其實是黑道片的變奏,五、六十年代呂奇的出現其實已經帶起了警匪片的片種。其時風格較多模仿西方、日本,但「粵語長片」式的低技術與低成本限制了電影內容多元性,也較沉悶。直至吳宇森的出現,將七十年代的武俠動作元素放在警匪片中,除了將武俠動作藝術發揚光大,在城市高樓之間拳來腳往,這種奇觀奠定了警匪片典型風格,也是今天香港叫好又叫座的類型片種。
攝影:龔慧
動作與城市空間 港產警匪片兩大元素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彭麗君教授解釋:「香港警匪片有兩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動作與城市空間。較典型的警匪片由動作帶動整個電影的剪接與節奏。剪接是時間性的,即如何把時間連接在一起;也有空間性,即把動作呈現得更豐富的方法。而動作與城市景觀定義了八、九十年代警匪片最輝煌的時間。導演要把那些『飛簷走壁』的動作放在如此狹小的香港城市空間時,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設計,發展出很多很有趣的細節,其實是一些類似跳舞的動作,構成了一種香港警匪片很獨特的風格。90年代,吳宇森、袁和平揚威荷里活,西方也學習了很多香港的動作邏輯。2000年後,隨着西方電腦特技的發展,西方警匪片節奏愈來愈明快,大片對動作片的製作不像從前真實,近乎超現實的風格。觀眾愈來愈心儀這些奇觀畫面,成本有限的香港製作自難追趕。」
導演要把那些「飛簷走壁」的動作放在如此狹小的香港城市空間時,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設計,發展出很多很有趣的細節,其實是一些類似跳舞的動作,構成了一種香港警匪片很獨特的風格。
城市中展現武俠精神
要論香港警匪片的輝煌時期,不能不提吳宇森。
曾跟隨武俠電影鼻祖張徹學師,將武俠動作的邏輯及精神放入當代警匪片中,形成了一個很有趣的電影類型。貌似黑暗的地下組織其實盜亦有道,某程度上道德觀念非常重。義氣、江湖、地下規則都是道德觀的呈現,非常雄性,也很儒家。除了《古惑仔》式的打打殺殺,武俠、江湖的呈現方式也可以來得很含蓄、內斂。
「例如《樹大招風》的一幕,林家棟因避難而躲到友人姜皓文家中,二人在夜深以後在屋中互相試探、猜度,大家都不知道大家想什麼,有沒有機會殺對方?應不應該逃走?二人可能都很害怕。那是一個很靜的環境,只有風聲、很長的長鏡頭,反而做得很有質感。」同樣的江湖義氣、武俠打鬥時的相互猜度的狀態,港產的警匪片可以來得很多樣,可以是《樹大招風》的含蓄溫柔,或《寒戰》的感官轟炸。
想更進一步感受香港城市景觀的性格,很簡單,重看一次《無間道》與《無間道風雲》。「城市景觀的呈現,其實很需要倚賴其他東西。例如《無間道》中梁朝偉與曾志偉到一所舊樓中驗毒的一幕,梁朝偉不斷以手機、摩斯密碼傳訊給黃秋生;劉德華則以當時非常高的科技與曾志偉通訊,那是一場香港在地低技術與高技術的科技對決,但間中又會加入杜汶澤定義警察身分的幽默笑料,非常貼地。不論是哪一個空間,都拍得很香港。《無間道風雲》則幾乎沒有加入城市景觀的色彩。同一個情節只變成一群警察監視毒梟,最後竟然因警察忘記了在某一個地方擺放閉路電視,毒梟們就選擇在那個地方販毒,毫無層次,缺乏都市感。」
中國市場影響現代警匪片景觀
的而且確,面對內地一個如斯巨大的市場,電影人要打入這市場無可厚非。問題是,用什麼手段打入去。像狗一般一味奉承,還是聰明地保留某些本土風格?「例如杜琪峯在2000年後一直強調自己拍的是香港電影,即使是在內地取景的《毒戰》,用了『公路電影』的方式去拍,跟一般的大陸片很不一樣,鏡頭、剪接的運用,完全是香港人熟悉的港產格調。岔開舉個《美人魚》為例子,周星馳更是有意識地把香港元素放在電影中。例如戲中會無端出現香港風格的魚缸、又或者霓虹燈,那是很容易連接到香港人想像的東西。他很明顯希望把香港的東西放入內地市場,哪怕電影中一個香港演員也沒有。反而《寒戰》比較像是想拍一齣二級荷里活電影,很露的。」
其實警匪片可以有很多背景、脈絡,但為什麼中國不容許有警匪片?因為中國只得一個系統─國家系統。如果這國家系統是不容挑戰的,你很難把警匪片拍得有趣,繼而進入內地市場。「香港和內地的傳統真的很不同,1949年之後兩地的系統、拍攝方法迥異。再一次以杜琪峯電影為例,說是港產警匪片,其實也道出了中港兩地黑社會之間千絲萬縷的勾結,甚至有說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的社會現實,地域性已經較闊。相反,今天的內地電影市場雖然已經發展得很好,很多類型的電影都很蓬勃,但唯獨是警匪片仍然紅不起來,這當然是因為政治原因,所以香港警匪片仍然有一個很大的傳統與空間繼續拍,也是過去十年間香港警匪片仍然可以獨大的原因。」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