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首度在港出版難民故事童書 作家:香港難民二代殘忍下成長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說起難民,你想起的會是游手好閒、做黑工還是無奈?近年歐洲爆發難民潮,有國家拒收難民,難民在大眾眼中,似乎只淪為問題,但他們其實每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最近,聯合國難民署首度在港推出講述難民故事的兒童書《飛越苦難》,讓大眾了解不同的人和這世界。

這本童書的插畫師馬龍說,小朋友成為難民其實沒得選擇。大人也可以說是如此。圖為其中一位難民埃赫桑在難民營免費教小朋友樂器。(UNHCR)
聯合國難民署首度在港推出關於難民的童書。(受訪者提供)

「難民不一定是壞人」

坐着破船逃離家鄉、穿越海洋,終於抵岸時,他們也同時登上報紙上那張黑壓壓擠滿船艙的照片,面目模糊。後來,大家或者只記得難民是「負累」,是會搶掠的人。

然而,參與這次童書插畫的畫家馬星原(馬龍)說:「實際上難民有壞也有好,不要覺得所有人都是壞人。」童書記載了7個難民的故事,有人被軍隊逼害,有人為逃離戰亂而成為難民,最終有人成為了醫生、有人在難民營為小孩開免費樂器訓練班,有人成為難民營官員,有小朋友立志成為飛機師、足球員——他們都沒有變成壞人。

輪椅女孩逃亡記 體現共融美好

負責執筆的作家方舒眉說,聽過這些難民的故事後,被他們的遭遇和性情所觸動,例如是只有10多歲的輪椅人士紐吉恩,「她坐着輪椅逃亡,由只是大幾歲的家姐推着,途中和父母分離,幸好同行的人幫忙,見到在狹小空間中,大家仍然共融,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相處,都很值得書寫下來。」

又像是從南蘇丹逃到肯尼亞的羅賓娜,長大後回到難民營工作,「她不是一定要回去,過程中有些掙扎,營裏又要處理很多瑣碎的工作,例如分配糧食,但她都很感恩可以回饋這個地方。」

紐吉恩本身住的地方是大城市,但遇上戰亂,沒糧沒水,出街又可能遇上炸彈,若不是環境困難,其實沒人願意離開。
方舒眉
南蘇丹爭取獨立幾十年,又分裂,你想想不走也不行,就算是你和我都會走——要如何生活下去?這是人道問題。
馬龍

按圖一次過看7個故事的插畫及真人照片:

+9

插畫家由印象負面到深入了解難民處境

馬龍說,在參與這書前,其實自己對難民一直抱着負面觀感,「受負面新聞影響很大,又有人說,多了難民,去巴黎要小心不要被搶,風聲鶴唳。」聯合國跟他說,因着公眾對難民的有色眼鏡,有時開展工作都很困難。他看了聯合國的資料,始明白難民的處境。

繪畫插畫的過程,他找了更多資料,發現在香港的難民處境也很惡劣。「在香港有人會說好像見到難民整天游手好閒,常常在公園晃來晃去,好歎,好像一說自己是難民就不用做,又有得食,但其實他們不是不想,而是不可工作。」他說。「不要羨慕他們不用工作,一般人一星期工作5天6天,覺得一個星期不用上班很正,一個月都不錯。但如果長期沒工作,是會很頹的,天天數手指等天黑,到他把心一橫去做黑工,你又罵他犯法。」

現時香港成年的尋求庇護者,每人可獲援助包括1,500元直接付予房東的房屋津貼、300元水電費、價值1,200元的超級市場食物券以及小額的乘車現金。香港法例規定,尋求庇護者不能工作。與此同時,審批難民資格的速度緩慢,等待時間可逾10年。香港難民資格成功申請率更只有約0.6%,是全球之末。

馬龍說平日在新聞上看到的都是表象,應思考、再挖深,「你會到另一層東西。」

插畫家:港難民非游手好閒 是不能工作

「香港簽署了公約(《禁止酷刑公約》),答應過渡性收容難民,很應該審視政策,例如現時對難民小朋友的教育很不完善,讀到中學,卻不能上大學(難民父母不能工作無法負擔學費)。」他說。「這世界多一個好人便少一個壞人,教育夠,有前路,便不會成為壞人。」

我們的印象常被負面新聞支配。不自己去發掘,很容易被蒙蔽。我們要思考多點,不是只看報紙是什麼就是什麼,難民不是只有搶劫或游手好閒或做黑工。
馬龍

方舒眉說,看過難民二代的相關報導,因而知道他們的困境,「小朋友常常要去見難民官,不知道下個月還可不可以在這裏生活,這很殘忍,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沒有安定感。」她又說:「見到一些照片,他們的笑容很苦,有人一起玩可能會開心,但生活還是很多困難。」

馬龍說見到一些難民的笑容不太開懷,因此畫插畫時,畫中有些難民雖然是笑的,但仍有點苦澀。(UNHCR)
德跟家人從敍利亞逃到德國的艾哈邁想成為足球明星。(UNHCR)

「難民只會更多,地球村人應關注」

馬龍說:「難民只會更多不會更少,現在中東、非洲局勢都不穩定,身為地球人應該關心難民的處境。」方舒眉歎道:「不是大部份生活都是甜美的,不是想要就有。希望小朋友看完這本書會增加同理心,了解事情(難民的處境),甚至人生——明白世界的變化,在變化中也可變得堅韌。」

如果小朋友和家長都不戴有色眼鏡去看難民,「會讓他們過得較健康(不被歧視)。」她說:「見到難民掙扎成長,或會反思幸福的可貴,不會只知吃喝玩樂,會知道做人不是為個人利益,也可尋找生命意義。」

她也希望大家由此關心其他世界上的事。書本除了7名難民的故事,還有「閱讀指南」介紹中東國家、歐洲移民危機等基本知識,也舉出了一些思考問題,例如「如果你是一個難民,來到一個新的國家,你認為最大的困難會是甚麼?」方舒眉說想借此讓大家思考更多。「在香港追求共融的路上,希望可以幫到一點忙。」

書本扣除所有收益後,將全數撥捐聯合國難民署。本月8月19日是世界人道主義日,聯合國難民署表示希望透過這書,讓香港兒童及家長進一步了解難民署運作的重要性,並支持其救援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