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少陣】街市熟食中心3小時派2000即棄餐具 環團籲政府管理
有人說打工仔每日最大的煩惱就是午餐吃什麼,美食廣場或許是一個好選擇,因為不用周圍找餐廳,又不用刻意等位,就可以「快、靚、正」解決一頓午餐。但在方便的背後,大家有沒有留意,每次在美食廣場堂食有機會用到多少件即棄餐具?
有環保團體就曾經統計本港十間美食廣場使用即棄餐具的情況,結果單單在午市時段就派發了15,601件即棄餐具。其中在旺角熟食市場,三小時內已消耗約二千件即棄餐具。這個由政府管轄,以小店經營為主的熟食市場,有沒有空間改善管理,推行環保呢?
攝影:徐嘉蒓
政府管理的熟食市場有不少街坊食客,主要以經濟實惠來吸引食客,環保會是這些街坊小店的考慮嗎?陳先生一家三口在旺角熟食市場經營兩個攤檔13年,賣的是三、四十元的燒味和車仔麵等快餐。兩店每天平均有500個客人點餐,大多是附近的上班一族和中年老人。人流又多又急,但他們反而選擇以可沖洗的器皿和餐具提供堂食餐點,除了飲筒、膠攪拌匙及墊盤紙之外,未有用到其他即棄餐具。外賣雖仍以發泡膠盒等包裝,但需額外收費,老闆說純粹因為支持環保,「一直覺得(可沖洗餐具)較好,用一次的膠盒不太環保。」
請洗碗工要舖面夠大
支持環保,也要經營條件上配合。兩個攤檔位置相連,合共面積200呎,中間設暗門相通。老闆說店鋪空間變大,能騰出一個鋅盤,專門洗碗和消毒餐具,「我們容易做得到,(其他檔攤)洗碗都沒有地方洗,有些有廚房,但炒菜已經用盡地方。」
兩店目前共聘請了四名員工,其中一人是月薪15,000元的洗碗工。雖然洗碗工難請,但「小數怕長計」,老闆認為相對長期大量使用即棄餐具,洗碗工所佔的成本較輕,營運亦較方便,「能節省就節省,飯盒都很少派發,都是盡量用。即棄用品用得多,花費與(洗碗工)人工差不多。」
長旺飯店、長旺餐館兩店現時每月花不多於2,000元訂購各項即棄餐具,包括:
兩箱發泡膠大飯盒:1,040元
一箱幾萬支飲筒:160元
膠攪拌匙:160元
二千張墊台紙:400元
用即棄餐具還是請洗碗工划算?
同樣位於旺角熟食市場,另一間餐廳老闆潘先生卻有完全不同的取態:「其實我覺得兩個價錢應該都差不多。」他認為,使用即棄餐具和聘請洗碗工的成本相約,但他們的選擇是全數使用即棄餐具及器皿。
潘先生的攤檔專賣三餸飯,提供餐點時一般使用飲筒、竹筷、膠匙羹、熱紙杯、發泡膠碟和飯盒,每天會用200至300個發泡膠碟及外賣盒,訂購多少視乎每月生意額而定。每個客人平均用到4件餐具,一次支出為1至2元。他認為生意多寡很難預計,使用即棄餐具會比聘請洗碗工人更方便控制成本。「如果生意不太好,人手不需要太多,連水電煤都用不到。」
潘先生店內目前有一名廚房和兩名雜工,不過都是以時薪形式聘用。「洗杯碟是厭惡性行業,要濕手濕腳,有時比較辛苦,較難請人。」除了請人難,他也有多方面的考慮,「人很難控制,做一會兒又說不做,又會請假,喜歡就上班,不喜歡又說不做。」不過,即使請到洗碗工,亦未必有地方可以存放及清洗大量非即棄餐具。潘先生的攤檔面積只約有150呎,三分之二的面積為廚房,地方極淺窄,同時他們在內需不停準備15至20款餸菜。「(非即棄餐具)用完要放好,然後到廚房洗,洗完要用消毒箱又要擺妥,不可以重疊住,好浪費空間。但是即棄用具可以疊起,節省地方很多。」
因為無地方擺放佔空間的消毒櫃,未能徹底消毒餐具,潘先生不能接受向客人提供感覺「不衛生」的餐具。「有時見到有些食客很肉酸,吃完會吐口水、痰落碗中,我不想用這些。這是衛生問題,我覺得好核突。」即使明白對環境有破壞,但在考慮種種原因下,他表示「暫時沒有辦法」,故一直採用即棄餐具。
熟食中心午市堂食都「派膠」
同一個場地,有餐廳全數使用即棄餐具,有餐廳每份餐最多只用一至兩件。鼓吹食肆「走塑」漸成風氣,這類街坊熟食市場,是否有環保的可能?環保觸覺於5月上旬,實地點算全港十間美食廣場在午市時段內,逾4,000份堂食的即棄用品數量。調查中唯一政府管理場地——旺角熟食市場,單在午市 3小時內已使用2,062件即棄餐具,平均每份餐點派發3.95件即棄用品。場內其中12間餐廳的使用情況則非常極端,平均使用數量可最多可相差8.4倍。環保觸覺推算每月(以20日計算)單在的2小時午飯時段,便已消耗45,785件即棄餐具,數字在十家美食廣場中排第三。
旺角熟食市場在2005年啟用,是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其中一個獨立式熟食市場,位置毗鄰朗豪坊。市場共設有14個熟食檔位,目前由13間食肆經營(有2間經營2個檔位),午市時段主要售賣中低價位的中式及港式快餐。
場內270個座位為公共座位間,所有顧客共同使用,並非按攤檔劃分。13間食肆目前共同聘請兩至三家清潔公司,負責執拾用後餐具器皿的工序;廚餘、玻璃樽、塑膠及紙皮等都會分類回收。至於用後的餐具,清潔工人只會按每間食肆分類,食肆需自行清洗。
美食廣場派膠量相差八倍 環團:由廣場管理入手
2016年,本地每日平均有高達154公噸塑膠餐具及39公噸發泡膠餐具被棄置堆填區內。環保觸覺這次大型調查,對象亦包括大型商場的美食廣場,他們走訪十個美食廣場並實地點算106家食肆,總共4225份餐點內的即棄用品數量,結果數目達15,601件,主要有餐紙巾、膠匙、竹筷、飲管及餐具膠袋。
據環保觸覺的研究指,消耗最少即棄用品的美食廣場,是由獨立管理公司的管理的「旺角MOKO食代館」,每份餐點平均使用 0.35件即棄用品。場內統一採用可清洗重用的餐具,食肆亦不會主動派發餐紙巾和飲管。消耗最嚴重為由商場管理的「又一城美食廣場」,每餐平均達8.78件,該場地所用餐具均為預先包裝。環保觸覺認為,結果分映減少美食廣場使用即棄品,可以由管理手法入手。
環團:政府管理熟食中心可走塑
政府現時轄下有39個熟食中心和25個獨立熟食市場,共約1,020個攤檔。要在這些街坊食場「走塑」,是否也可透過管理入手?環保觸覺高級項目經理何嘉寶認為,政府的其他場地已經實施減廢措施,街市及熟食市場卻未見大規模措施配合,認為政府可以考慮在租約中加入條款,限制派發即棄餐具;或是參考其他美食廣場由獨立公司統一管理的做法,設立中央清洗區、統一派發餐具及獨立包裝的醬汁等。她認為要改善熟食中心使用即棄餐具的情況不會太難。何嘉寶希望政府盡快積極考慮推出在熟食中心減少使用即棄產品的政策。
環保署擬將減塑措施延伸至熟食中心
其實政府早於2000年已經訂立內部環保採購政策,建議各決策局及部門盡量避免使用即棄物品;而一些位於政府產業內的食堂營辦商的租約,更規定須使用可分解的飯盒提供外賣服務。只是同為政府管理的場地的熟食中心/市場,至今仍未有任何規管或指引。現時食環署與熟食攤檔簽訂街市租約,只按《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考慮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包括需遵照條款安裝自來水喉及設置洗滌盆,以清洗餐具;至於對即棄餐具的使用,未有任何指引。
環境局則指,未來會研究要求政府產業內的食堂營辦商在可行情況下,避免使用膠飲管、堂食避免派發即棄餐具、外賣則避免派發套裝即棄餐具;任何即棄餐具均非主動派發,及使用以較環保的物料製成的餐具或飯盒取代即棄塑膠餐具,而這些要求考慮延伸至所有政府物業和場地內,包括其他各類小食亭、快餐亭、餐廳營辦商、熟食市場/中心內的攤檔。何嘉寶則指,有些市民的環保意識和行為,都已經比政府現有措施先行。政府後知後覺將失去帶頭作用,認為應更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