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洲變天.三】工廠老闆千萬賭盤:收邊境土地,搞優質魚塘

撰文:黃雅婷
出版:更新:

坐在飯桌另一邊的是吳中華,正挾起一塊燒鵝準備往嘴內送。他就是阿容口中想要發展大型本地魚公司的老闆,一個1960年代做工廠起家的商人。吳中華與落馬洲的村民一樣見證了香港的興與衰,不同的是他在工廠林立的觀塘見證,村民在落馬洲見證。
攝:鄭子峰
(此為落馬洲沙塵記系列之三)

三年多前,他經阿容介紹認識了落馬洲的村民郭金祥,在河套發展仍未有定案之前,他們已經決定合作,從落馬洲數起,重新發展邊境的魚塘。吳中華請阿容幫他租買了十多個塘與地,計劃打造香港首個本地優質魚品牌,與廚餘公司合作,把廚餘變成魚糧,一改舊式養魚方法,在塘水分隔不同的貴價魚類,並在魚塘打造一站式生態旅遊,釣魚、耕作、露營……

就在這三年之間,吳中華至少在落馬洲投資了1,000萬。這1,000萬,是他退休無事的作業。「玩吓」,阿容笑說,吳老闆玩的都是數千萬的遊戲。吳中華穿了一件黑色的運動衣,一條迷彩的五分褲,已經被汗水沾濕了,透出地圖一樣的汗印,下面是一個大肚腩,頭髮已經光了,但臉容還是有光。

他與阿容常到郭家去,有時與郭金祥年老的母親何歡喜談天,有時跟郭家的豬玩。在天氣好的時候,他們三個會在塘邊圍着談天,塘邊有松鼠走過,塘面上時時跳起大烏頭。他們便在陽光下談生意經,談落馬洲發展,談他們的魚品牌大業─看着那些鏡子一樣的魚塘,吳中華彷彿完成了年輕的心願:退休後耕耕田,養養魚。
 

荷花農莊養了一頭叫寶寶的豬,十分黏人,總是逗樂大家。

「大錢是無法用勞力賺回來」

吳中華樂得可以跟養魚戶一起去收魚,一個大老闆,脫了上衣與波鞋,就跳進小木船裏,船倒了,濕了身,他呵呵笑了一回,還是好脾氣地上岸,拿着新鮮捉到的魚只管笑,彷彿眼中只有魚。吳中華解釋說,因為他是窮出身的人。

年輕的他做過售貨員,後來市道好,便一個人出來做廠,廠裏專做塑膠模具。20幾歲,他一個人坐在一張寫字枱前,拿起電話便開始接單。一個人分擔幾個角色,秘書是他,老闆又是他,清潔還是他。「那時的香港人,人人都是如此。在觀塘,一張寫字枱,做做做,之後上大陸,跟一些大的廠房,如長鴻、美的、富士康談合作。」1960、1970年代,國內技術仍然幼嫩,內地大公司樂意與香港小型工廠合作,吳中華為他們做技術支援。那時,他時時被人走數,但因為跑的是技術,就算走數了,損失的也不是貨,而是汗水。流那一點汗對於年輕人而言,並不重要。

從河上捉來的魚如手掌一樣大。
「大錢是無法用勞力去賺回來的。那真是一個錢追人的年代─錢追住你的日子,很舒服,一天下來什麼都不用做,一覺醒來手頭又多了幾個零。但如今調轉頭,為了追錢,許多人想盡方法,絞盡腦汁,那樣的生活很痛苦,而且多數都無法得到更多。」
吳中華

「我直到現在都時時提醒自己,做嘢是做不死人的。」在趕單的季期,他一天做足20個鐘,一個月不曾踏出過廠門,整天就在1,000呎的工廠中打轉,一起身還沒走上幾步,就已經頭暈眼花,撞到身旁的機器,一身瘀青。就這樣他從20歲一直捱到40多歲,但老實說,賺來的並不算多。

現在的富裕倒是因為做廠時下午無事可做,他跟人去深圳睇樓之故。那時工廠收到錢,他嫌轉帳到香港麻煩,便在內地投資買樓,一間一間買下來,不痛不癢的,因為當時深圳樓價太低了,幾千呎的房子才五六十萬。那時他想都想不到深圳的房市會升到今天那樣嚇人的價位─現代人的置富之道,往往是地產,如此一買一賣反而比在工廠日做夜做更能為他帶來財富。

「大錢是無法用勞力去賺回來的。那真是一個錢追人的年代─錢追住你的日子,很舒服,一天下來什麼都不用做,一覺醒來手頭又多了幾個零。但如今調轉頭,為了追錢,許多人想盡方法,絞盡腦汁,那樣的生活很痛苦,而且多數都無法得到更多。」

他的名字吳中華很有時代的味道,像郭金祥說的,養魚戶的小孩總叫吉祥、阿有、阿根、阿雄,而那些叫中華的似乎就是生來便要展望中國這片土地。
 

尋回工廠年代的光輝歲月

1997年,吳中華自內地回到香港,現在工廠事業已經水尾了,國內的技術發達,大公司情願與大工廠合作,再看不上小工廠。他卻依然留住內地的工廠,雖然無法賺更多的錢,但他覺得不蝕錢就得了,就算蝕少少都不緊要,因為「你不吃這口飯,工人都要吃啊」。工廠有好些人跟了他十幾二十年,他看着那些年輕人從工人做到主管,再進去新房走入產房─既然那些錢對他吳中華而言不算蝕太多的,就留住他們,讓他們為自己打工。

回港那年,他已40多歲,但仍寶刀未老,想着發展其他生意,卻發現香港和他想像的已經不同,市區的舖租貴得太離譜了,就算已經跟幾個麵包師傅談過,想做本小利大的麵包店,最後還是因為舖租與人工而打了退堂鼓。最後他百無聊賴,想起了塵封的釣魚夢,便一個人到漁農署學做漁民─在富豪都在玩跑車名酒的時候,吳中華經朋友找到了中介阿容,來到落馬洲,別人玩跑車,他玩魚塘。
 

他最先沿着邊境線一直行,從落馬洲開始數,一直到元朗、流浮山,全部都是魚塘,如果他們三個能拿到所有魚塘,一定好厲害。在香港養魚百分之九十都是蝕錢,因為香港規模太小,與內地相比,是比不上的。他心中在計數:一個魚塘,一年大概要花十多萬,數年後又要修塘一次,到時又得花上十來萬,只有擴大規模,減低成本才有生意可為;落馬洲主要出產平價的魚類,如鯰魚、鯇魚、鯿魚、大頭魚、塘虱、白鱔,他想日後他的連鎖魚塘應該養一點貴價魚,如寶石魚與烏頭。

跟阿容一樣,吳中華眼中的落馬洲像一個充滿未知數的問號,一個未知賽果的賭盤,一個或許能令人回到從前錢追人時代的地方。
 

除了吳中華,重溫落馬洲其他人的故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8月7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