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藝術】呃到自己呃到人?職場成功:有些「詞彙」不要說!
如果這個年代你還沒懂得掌握「語言藝術」也太吃虧了吧!很多時,同一個意思或需求,用不同的說話模式去演繹卻可能帶來不同的結果。而在職場上,我們更需要學習如何去聰明地修飾自己的說話。原來轉換一下「用字」,竟然可能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避免說「但是」,以「而且」取代
美國史丹福大學工程系教授Bernard Roth的著作《The Achievement Habit》就指出了學識語言的調整,可以讓我們生活處事更成功!首先,我們要避免說「但是(but)」。
舉個例子,當我們工作繁忙但今晚又難得約了朋友食飯聚會,我們會說:「我很想出席聚會,但是我有很多工作未完成」。這樣的說話模式為事情製作出不存在的「衝突」,讓你自己或是聽到你說這句話的人認為你只可以「二選一」,即是你要作出工作或參加聚會的選擇。
與其說「但是」,我們可以用「而且(and)」來取代。好像是「我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我很想出席聚會。」這樣你可以告訴別人及自己,你可以完成工作,亦可以參加聚會。有了這樣的思維模式,我們自自然然就懂得尋找辦法去解決問題。好像自己更有動力去加快與安排工作、朋友或者會理解你工作的需要去遷就聚會時間與地點等等。所以,使用不同的「詞彙」說着一樣的事情,結果可能大不同。
以「想要」取代「需要」
很多時我們的思維模式,可簡單因應該不同「詞彙」而改變,心情亦會隨之改變。而不少研究都指出,情感往往影響行為表現。特別在職場上,要是我們討厭某一項工作,那麼我們又可以如何把它做好呢?
舉例說,上司需要我完成3個月的培訓班及考試,才可以達升職標準,試問又有誰會喜歡額外的上課及考試?當我們會說:「我需要上課及考試」,Bernard卻建議我們把「需要(have to)」轉換成「想要(want to)」,即是「我想要上課及考試」。他說轉換了的說話可以改變思維模式。久而久之,我們會真的「想要」上課,因為上課帶來的好處(升職機會)遠遠大於我們對它的厭惡。情感改變,自自然然也可能帶來更好的工作表現吧!
Bernard指出這是「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只要改變了我們的「需求」,自自然然就會懂得尋求解決方案,改善我們的生活。女生們從今起學習這個說話技巧,或者能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吧!
資料來源:indepen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