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係做隻牛】返工要識「hea」!研究:工作52分鐘應休息一次?

撰文:溫樺
出版:更新: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如果你工作忙到連透氣的時間也沒有,就更加要抽時間「休息」,這個小動作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論你是「扮工」一族,還是認真上班族,總會有天迎來忙得不可開交的日子。趕project、趕deadline,我們放棄所有休息時間,希望狂衝可以增加工作效率。但其實,我們會發現愈是無止息的工作,我們的效率愈是低。然而,我們要的不是什麼咖啡、能量飲料,「休息」才是真正的「工作加速器」!

《29+1》劇照
《戰》劇照

一週工作55小時,已到「人類極限」?

「朝九晚五」?想想就好了。

當網絡科技如此發達時,我們已經沒有真正「下班」。下班回家後,也會收到上司的whatsapp訊息,給自己點骨氣「已讀不回」他?可能隔天上班又要看別人面色了。曾經有全球調查發現香港僱員工時長達五十小時,是全球之冠。如果以五天工作天來算,每天工作11小時對於香港人來說絕不罕見。美國史丹福大學就有研究指出,一週工作55小時已經到達了人類工作生產力的上限。即是,一週工作70小時與一週工作55小時的人,其實都擁有相近的生產力。換句話,任你花多長時間來OT工作,也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分手再說我愛你》劇照
《春嬌救志明》劇照

「休息」是靈感的來源!

曾經我也試過為了趕工作,連飯也不吃整天做「鍵盤戰士」,但愈做愈無心機。長時間工作除了令我們身體虛脫乏力,亦容易令我們不能好好思考。當我們長期專注在一項工作上,我們會很容易陷入單向的思維方式。特別是如果你做的是創作工作,缺乏休息的狀態下,反而令你交不出好點子,愈是腦閉塞愈不能創作,愈不能創作愈是慌忙,這樣怎能好好工作?相反,當我們花時間「休息」,做一些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好像睡覺、行山、看書等,我們腦袋就會出現發散思維(diffuse thinking),這是打破僵局的好方法,我們的思考不再依循常軌,好像糖果也可跟火星產生連結,創意就此產生。

工作疲累了,聽聽音樂、吃個下午茶都可以令我們好好休閒,待一會兒更有力量去繼續奮鬥。(rahmad_yahya@IG、x.aussie.photog.x@IG)

黃金比例:每工作52分鐘,休息17分鐘

想有效率地工作,不應只說工作時數,而是說如何去分配工作與休息時間。社交網絡公司The Draugiem Group在上年度就有研究發現,工作與休息的黃金比例。研究用上了電腦程式追蹤員工工作習慣,包括工時比例、生產力等數據,發現最理想的比例是每工作52分鐘,就要休息17分鐘。而這樣的工作休息安排,可以讓員工擁有最高的專注力。參與研究的受訪者中,10%可以達到高工作效率的人,正是因為可以在52分鐘內專注及有目標意向地工作,然後好好「休息」準備好下一波的爆發力。而這樣的工作休息組合可以讓腦袋reboot,發揮我們最佳的工作表現。

當然每份工作範疇不同,比例不一定要盲跟。但工作與休閒要定時交替更換,卻是我們急切要實行的事情。我們亦知道連續坐多個30分鐘亦對身體有害(延伸閱讀),所以大概工作1小時候,起身動動身子,脫離一下工作環境,才是真正的energy booster!

資料來源:linkedin、them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