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土地大辯論】未開發棕地達760公頃 點解唔用嚟起樓?

撰文:陳展希
出版:更新:

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諮詢已於4月底展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18項的建議,當中分為短中期選項,中長期選項及概念性選項,其中短中期選項,即有潛力於未來大約10年內提供額外土地,為香港解決燃眉之急的土地問題。
4個短中期選項,包括發展棕地、利用公私營合作方式發展私人擁有的新界農地、利用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例如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及重置或整合佔地廣的康樂設施。
根據立法會網站文件,香港的「棕地」一般是指位於新界鄉郊地區的農地,特別是相對平坦及較容易到達的地區,內裏有各樣工業活動,例如露天貯物、港口後勤設施、工業工場、物流作業、回收場、建造機械及物料貯存等,大多是不配合周圍環境的工業活動。本港尚未發展的棕地多達760公頃,相等於40個維園,如果能用作起樓,能供應的單位大增,但當中仍有不少問題未解決。

棕地

尚未發展面積:760公頃
估計可建單位:17.9萬至35.6萬伙
✗    部分棕地分布零散,即使整合發展,規劃格局亦未必理想
✗    部分位於相對偏遠地區的私人土地,與生態敏感地區或山區相鄰
✗    部分土地如錦田、石崗區,受制機場高度限制,發展潛力較低
✗    重置棕地作業者或推高這些行業營商成本,影響最終用家的支付成本

棕地現時常見土地用途包括露天貯物、貨櫃車場、貨櫃場、物流運作、停車場、車輛維修場、回收場、鄉郊工場、機械及物料貯存等。(香港01製圖)
棕地分佈分散,政府正規劃及推展的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洪水橋新發展區、元朗南發展等,有部分為棕地。(香港01製圖)
尚未發展的棕地面積為760公頃。(香港01製圖)
棕地大多屬私人土地,發展棕地涉及收地及補償費用,並要考慮另覓土地、以多層工業樓宇,供棕地上現有的行業繼續運作,部分作業如大型建築機械貯存或需要繼續以露天方式運作。
其他「土地大辯論」的建議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