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欄以外】果販二代辛酸史 街市賣靚生果「賣一隻蝕一隻」
無綫電視劇《果欄中的江湖大嫂》令「賣生果」、「果欄」成為近日熱爆關鍵詞。劇中果欄檔販從遠洋訂購最靚生果,每日新鮮運到,為大眾提供高質素選擇,不過現實中香港人又是否「識揀」?
生於水果世家的林先生從分辨牛油果的質素,談到「生果佬」的辛酸,指在街市賣高質生果是「賣一隻蝕一隻」,不少客人聽聞價錢較一般生果貴,即黑面離開,亦曾被父親責怪,「可唔可以賣多啲賺錢嘢?」但他相信靚生果物有所值,「多少少價錢食得好嘅嘢,點解唔咁做?」
林父在黃大仙大成街街市賣生果40多年,兒子閒時到店舖幫忙,直至去年父親患病,他便正式接手,包辦入貨看舖,全職打理。他早前在facebook寫下一篇解釋牛油果質素之差距的文章,指經飛機運送的牛油果不會雪壞呈黑肉,質素高更可放一星期,但多數生果舖都會選擇購入船運的牛油果,即使大多都雪壞了,切開易變黑肉黑邊,始終5元一隻總比10多元的飛機牛油果好賣。該帖文廣受網民歡迎,不足3天已獲近2000次轉發,但在現實中,林生卻慨嘆不是每個客人都懂得選擇高質生果。
上一代營商之道多數為「本少利大」,林生坦言,其父以往都是購入船運牛油果,但經常收到客人投訴,「覺得好醜點解自己賣啲野永遠都唔食得」,因而把心一橫,在接手後改賣飛機牛油果,結果再沒有人投訴質素問題。不過銷量卻以「慘痛」來形容,林生指父親過往每日賣「船頭」以百計,但「飛機」每日賣出10隻已算好成績,因「全世界都賣船頭,大家心中有定價」,認為牛油果只值5至10元,「我賣12蚊至17蚊一隻,啲客人都覺得我係咪痴(黐)線」。
他說每天開舖,平均一小時便遇到一至兩個客人問價後即「黑面、嚇親」,即使看得出是特別貨,但認為價錢沒法接受。他感嘆很多人買東西不是挑好吃的,而是滿足購買慾,「就算明知唔好食都覺得賺咗,因為同一價錢佢得到五倍份量」。
顧客不懂欣賞,父親亦看不過眼,也忍不住埋怨他賣「靚嘢」,「望住你每樣賣個少少想玩到幾時,可唔可以賣多啲賺錢嘢」,但林生卻堅持「俾(畀)多少少嘅價錢,但可以食到好食嘅嘢,點解唔咁做?」又指希望來店舖買生果的人,都能買到想要的,「買得開開心心」。
有顧客曾向他反映,「你啲貨係靚嘅」,但礙於店舖的地段及客路問題,即使有人願意花多些金錢買質素好的生果,也未必會到黃大仙選購。不過,林生指年輕新一代較願意花錢,買生果時會追問產地、性質、功效等,希望買到質素高的水果,故街市生果檔都可以慢慢轉型。
林生最近開設facebook專頁「Fresh_and_shoulder」,分享生果知或個人感受,讓大眾更懂分辨有質素的生果,「如果有朋友啱,都可以來買」,他亦指有網民看完帖文都會特意來支持,令他非常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