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劇.三|「韓流」越吹越遠 「港風」不知所蹤?

撰文:王晉璇
出版:更新:

亞洲影視市場曾經是香港的天下,兩岸三地、日韓、甚至東南亞國家都遍佈港產片和港產劇的觀眾,對中西交匯的香港文化軟實力留下深刻印象。2000年打後,「港風」漸趨平淡,「韓流」席捲亞洲,而且每隔幾年就往前跨越一大步,從「狗血劇」搖身一變成為具備文學創作基礎、能夠反映現實題材、媲美電影製作水平、走進全球觀眾視野的「精品劇」。那麼,韓流是怎樣越吹越遠的?港風又到哪兒去了?

「香港電視文化產業何去何從」專題報道之三

「製播分離」激發良性競爭

韓國TVN電視台於2015年播出的韓劇《請回答1988》,講述1988年住在韓國雙門洞的五戶平凡人家的成長故事,喚起許多原本不再煲劇的中年觀眾的共同回憶。在開播十集後以13.9%的最高收視率,創下韓國有線電視史上最高電視作品平均收視紀錄。第一集片頭滾動的歷史錄像,不僅有韓國本地歌手,更有許多歐美樂隊和香港明星等流行文化元素,隨着旁白緩緩道出:「在那個時期,有一部年輕人最喜歡的電影⋯⋯」——主角幾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1987年上映的香港電影《英雄本色2》的畫面,成為了該劇的第一個鏡頭。

那是香港影視作品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韓國卻仍處於動盪不穩的獨裁統治時期,文化產業無疑成了政府的宣傳工具,本土電視劇講述的都是單一且沉悶的家庭倫理,當地年輕人自然傾向擁抱海外流行文化。然而,進入1990年代,實現政黨輪替執政的韓國,也隨之形成了更加開放的電視文化。1990年,韓國修訂《電視法》,允許開辦民營電視台和有線電視台,促使首間私營電視台SBS的誕生,打破原本由公營電視台KBS(韓國廣播公司)和MBC(文化廣播公司)壟斷的電視市場,成功引入有效競爭的機制。

韓國電視發展起步之初,因缺乏專業技術和大型投資,電視台採用與香港無綫電視(TVB)長期沿用的「製播合一」製作模式,即從製作、拍攝到播放都由電視台一手包攬,並且多以自製劇為主,導致節目缺乏多元。幸而,政府不斷推出鼓勵市場發展的產業政策,踏入2000年,KBS、MBC、SBS這三大無線電視台紛紛設立獨立電視製作公司,由它們承包劇集製作,逐漸形成「製播分離」的製作模式。該模式下,電視台只充當播放平台,製片主導權掌握在創作者的手中,保證了作品文學質量;而眾多製作公司為了獲得播放渠道,不停「內卷」以提升作品質量。相較之下,製播合一的港產電視劇長期被詬病如流水線工業品般僵化。香港教育大學文學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周潞鷺解釋:「(當作品)已經確定了有播出平台,就沒有必要去創新了,製播分離是發展的先決條件。」

題材與時俱進反映現實

「韓劇最大的特色是與時俱進,不會覺得一種模式就足夠。」韓國文化研究者伍麒匡指出。他畢業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中學時期就痴迷韓劇,熱衷於研究韓國各類社會問題,並在2020年出版《韓流是這樣煉成的!》一書。他觀察到,韓劇始終緊貼市場需求不停轉變創作方式:2000年代初期,影視製作人以女性群體作為主要目標受眾,量身定制大量講述「純愛故事」的劇集,例如《藍色生死戀》、《冬日戀歌》;2000年中後期,韓劇則一反往日「淒美式」愛情悲劇套路,轉變成輕鬆的快節奏偶像劇,如《花樣男子》、《我叫金三順》等;2010年代,則聚焦於描寫不同社會階級的戀愛關係故事,例如《太陽的後裔》、《來自星星的你》;2010年代中期,不再侷限於單一愛情敘事,而是聚焦於反映社會現狀的多元議題,甚至帶有反權威、反強權的色彩,如涉及校園霸凌的《黑暗榮耀》,呈現貧富差距懸殊的《魷魚遊戲》,展現公務員考生生活的《獨酒男女》。

除此之外,許多經典韓劇都是改編自本土漫畫,例如《浪漫滿屋》、《金秘書為何那樣》、《他人即地獄》等,在內地文化社交網站「豆瓣網」的評分均高達8.0以上。劇本質量有保證之餘,還能確保原著粉絲基礎,創作、想像空間也更大。在伍麒匡看來,韓國能有如此多優秀改編劇,首先得益於強勁的漫畫工業。根據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今年1月發布的《2023年網絡漫畫實態調查》報告,2022年網絡漫畫行業的總銷售額為1.829萬億韓元(折合約106億港元),並已連續五年保持業績增長。反觀港劇,很少改編文學作品,伍麒匡分析道:「TVB在其製作模式下,不會特別去Copy(複製)別人的東西;而本土的文化,他們又未必欣賞。」本身是資深港劇迷的周潞鷺則指出,TVB並非未有嘗試,如《金枝慾孽》改編自蘇童的《妻妾成群》,《火舞黃沙》改編自獲得茅盾文學獎的《白鹿原》,但由於缺乏資金,無法持久,「(只能)過度依賴自己的編劇,但水平不足。」

相較韓劇豐富多元的題材和立意,港劇幾十年如一日的臥底警匪劇、精英職場劇、家族爭產劇等固定題材與套路顯得黯然失色。周潞鷺認為港劇應捨棄「中環價值」,呈現更多面向的香港,「如果只呈現香港的現代性,那麼遲早會被上海、深圳、東京超越。」她指出,相對內地而言,香港可以創作邊緣化的題材,例如酷兒群體、鬼怪、穿越等。事實上,港劇近年開始嘗試創新,例如2021年ViuTV播出的大熱劇集《大叔的愛》,就是改編自同名日劇的酷兒劇集。不過,儘管該劇創下ViuTV開台以來最高收視紀錄,但因電視台市場佔有率不足,最高只有8.6點收視。伍麒匡說這可能只是曇花一現:「ViuTV是走出了一步,但因缺乏資源和空間無法保持。」但周潞鷺認為,「同性戀題材絕對是個藍海」,TVB可以藉此刷新其在觀眾心裏的陳腐霸權形象。香港跨媒體文化人胡恩威則表示,本地不乏優秀故事,例如2019年修例風波就是很好的題材,「但投資者不敢碰。這如同內地的『傷痕文學』,不一定是政治表述,而使反思。但是香港不重視文學,不重視思想。」

Netflix加持韓流越吹越遠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觀眾收看電視劇的模式,從定時定點守在電視機前追看,變成隨時隨地用移動設備在串流平台上觀看全球影視作品。據伍麒匡觀察,韓劇評價劇集質量高低已不再只以收視率為準,而是更看重購買劇集的串流平台的數量和版權費,以及劇集在串流平台「熱度排行榜」上的排名。然而,TVB似乎仍然以收視率作為評判劇集好壞的首要標準。除此之外,儘管TVB也擁有自己的串流平台myTV SUPER,但平均月費為74港元,相較國際流媒體Netflix(網飛)的78港元而言,不算太有價格優勢。有研究顯示,在2020年,myTV Gold付費用戶有119萬個,而同期Netflix訂戶達到200萬個。

Netflix看到韓劇的巨大投資價值後,自2016年進入韓國,除了購買韓劇版權外,也親自投資製作韓劇,韓劇則在其帶領下進入歐美市場,面向全球觀眾。伍麒匡分析三大成功要素:第一,Netflix採取「不發表意見只給錢」的管理模式,讓韓劇在闊綽的資金基礎上自由創作;第二,劇集在串流平台的宣傳成本比電視台宣傳更低、更快捷,觸及率更高;第三,串流平台的多國字幕翻譯讓劇集同步傳達至海外觀眾,不需再等國內字幕組翻譯,這種方便快捷的觀看模式培養了觀眾通過串流平台付費收看海外劇的習慣。

乘着國際頂級串流平台的東風,韓流越吹越遠,港劇卻仍停留在原地。在伍麒匡看來,港劇最大的弊端是內容沒有展現本地特色,加上發展空間受限,導致「港劇在投資者眼裏沒有價值」;而韓劇則採用「全球在地化」的策略,不管什麼樣的題材和劇情,都能將韓國人本土的生活方式融入其中,給海外觀眾帶來新鮮感和衝擊。

港府乏力港風不知所蹤

「韓國政府認為文化是GDP的重要組成成分。」伍麒匡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經濟急遽衰退甚至破產。此前好萊塢電影大行其道,1993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全球票房超過10.58億美元。韓國政府認識到,比起投資重工業,投資文化產業的時間和成本更低,效果更好。伍麒匡指出:「財閥和政府是韓國流行文化發展中兩個不可或缺的角色。」1998年,韓國文化觀光部特別下設文化產業局,專門對文化產業進行專項管理和扶持;1999年前後,為了保護本土製作,政府通過《新傳播法》,要求地面電視事業者須保有80%以上國內製作的節目;2000年初,政府投資大量文化製作公司,除了金錢資助,還給予場地和人手等不同支持,為影視製作提供便利;另外,政府也與財閥集團合作,以商業化形式運營影視產業,為韓劇帶來更多資金、品牌推廣、國際合作以及專業支持。

韓國政府有明確目標,希望把「韓劇」打造成一個文化品牌,因此擅於挖掘影視作品的後續價值。2000年初,韓國開始構建影視作品與旅遊景點相結合的發展模式。2002年《冬日戀歌》播出後,政府與旅遊觀光公社合作,配套推出劇內取景地旅遊線路。南怡島作為拍攝地之一,觀光客數量暴漲,門票由30韓元調漲至3,000韓元,整體韓國觀光旅客量亦增加15%。充滿朝鮮文化特色的《天國的階梯》、《大長今》等作品,不僅讓外國遊客對於到韓國旅遊產生濃烈興趣,並且能夠有效對外輸出韓國文化。演員也被成功地包裝成為「偶像」,並賦予其一系列的商業價值,隨之興起的追星文化更是帶來無可量化的收入。

「相比之下,香港就沒有這種長遠的眼光。」伍麒匡無奈道。儘管特區政府早在2009年將電視劇納入八大創意產業,但始終採取不干預的態度,任其自生自滅。港劇取景不乏著名景點,但後續沒有配套的宣傳,白白浪費資源。如今香港正為招攬遊客而絞盡腦汁,但從「你好香港」、「香港夜繽紛」、到「盛事經濟」,都被批評缺乏本土特色。周潞鷺建議,旅遊局應考慮與TVB合作,出售港劇文創周邊,構建港劇旅遊路線,甚至可以建立港劇主題公園:「韓國2003年播了《大長今》,第二年就搞了『大長今公園』,香港不應再搞『迪士尼』這種毫無本地特色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