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劇.一|沒落還是重生——香港電視文化產業何去何從?

撰文:王晉璇
出版:更新:

去年年底,TVB與內地優酷合拍的電視劇《新聞女王》,成功引發近年鮮見的話題度和討論度,單單是在內地社交媒體平台「新浪微博」就有超過66萬討論量和17.2億閱讀量。不少論者認為,港產電視劇沉寂多年,終於迎來「小陽春」,甚至有望藉此「復興」。然而,面對互聯網時代的衝擊,港產劇到底是怎樣的「興」,又該如何去「復」?或許我們要先探究:為何上世紀得以興盛發展?又為何在新世紀一落千丈?

「香港電視文化產業何去何從」專題報道之一

香港文化研究博士周潞鷺指出,《新聞女王》的成功,得益於主演佘詩曼早年北上發展成功,內地號召力、影響力大。(《新聞女王》劇照)
這部劇的成功之處在於在內地取得了極高的話題度和討論度,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可以引領港劇探索更多的合拍模式。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周潞鷺
我們是想在原本的模式之外,探索更多合作模式,給觀眾帶來有趣的驚喜。
《新聞女王》監製鍾澍佳
《新聞女王》就是美劇《The Newsroom》(新聞編輯室)的變種,沒有什麼創新,最多只是好一點,但並沒有脫離原本的形式。
香港跨媒體文化人胡恩威

港產劇迎來「小陽春」?

《新聞女王》是無綫電視(TVB)子公司77工作室,與內地優酷資訊科技公司聯合製作的合拍劇,自去年11月17日和11月20日分別在內地優酷和香港TVB啟播,迅即成為陸港兩地娛樂文化的年度熱話。尤其是在內地,更加掀起「港劇」風潮:在播放之前就以過百萬預約量登上優酷歷來港劇預約冠軍位置;著名影視評論平台「豆瓣」有超過14萬名網友打出平均7.8分的高分;中央電視台(CCTV)報道特別點名表揚;獲得多個影視大獎。不過,好評如潮的同時,也有不少觀眾對劇情的合理性乃至所傳達的價值觀提出質疑和批評。

在四川長大的香港教育大學文學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周潞鷺,從小深受香港電視劇的影響,博士論文也是以內地港劇粉絲追星狀況探究陸港兩地流行文化的關係。對於《新聞女王》在內地的爆紅,周潞鷺認為是「一個意外」,而非口碑和收視的「雙贏」。

與許多對香港新聞行業有所了解的人一樣,周潞鷺批評《新聞女王》脫離行業真實情況,只是仗着內地觀眾不了解香港「打了一個信息差」,實際上不過是一齣「披着職場劇外衣的宮鬥劇」。然而,《新聞女王》監製鍾澍佳直言:「我拍的不是紀錄片,不用真實反映新聞台怎麼運作,新聞工作者的真實生活,誰願意看?」《新聞女王》另一項被詬病的是,沒有呈現近年香港新聞自由如何被壓制。香港跨媒體文化人胡恩威表示,可從多角度探討新聞自由議題。但鍾澍佳不解:「我沒有覺得自由減少了,這是個人觀感的問題。」

鍾澍佳向《香港01》指出,《新聞女王》大獲成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優酷通過大數據分析確立了精準的宣傳點——獨立女性。「一旦選中一個宣傳點,會引起更多觀眾的共鳴,觀眾和自媒體都會變成『自來水』,去引起更大的討論度。」鍾澍佳透露,以後會創作更多「獨立女性」、「大女主」題材的影視作品。在宣傳點的把控上,《新聞女王》無疑是成功的;但在周潞鷺看來,部份涉及「女權」的情節實則是對女性主義的「污名化」。例如,劇中角色梁景仁指責唐芷瑤「找個男人嫁了吧」一幕,儘管被許多內地網民奉為圭臬,但本質上是將女性片面地分為「工作的女性」和「不工作的女性」,並抹煞家庭主婦的社會價值。不過,從積極面看,周潞鷺也樂見該劇激起社會對於「女性主義」的反思。

影視輝煌只是因緣巧合?

《新聞女王》在內地大獲成功,被一些輿論盛讚為港產劇的「小陽春」,甚至期待港產劇能夠藉此「復興」。然而,儘管《新聞女王》確實也在香港引起高度討論,並且以7天跨平台總收視平均26.9點榮登TVB全年收視總冠軍劇集,但相對於1980和1990年代動輒50、60點的收視率而言,還是望塵莫及。事實上,2010年以來,港產劇口碑一路下滑,「港劇已死」、「TVB沒落」等言論甚囂塵上。周潞鷺來港任教之後也發現,本地很多學生已經不再追看港劇,反而有越來越多學生轉追內地劇集如《花千骨》、《瑯琊榜》等。

港產劇發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觀眾所熱議的「復興」,到底是怎樣的「興」,又該如何去「復」?回望過去,香港電視文化確實有過輝煌成就,並且走在亞洲地區前列。1957年,香港第一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成立,將電視文化傳入香港。此前,在亞洲當中,分別只有日本和南韓已於1952年和1956年成立了電視台;往後,「亞洲四小龍」當中的台灣和新加坡,要到1962年和1963年才成立電視台。1967年,香港第一間免費電視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俗稱「無綫電視」、「TVB」)成立,不但培養觀眾免費收視習慣,而且開始激勵本土影視創作,形成本土化、多元化、充滿創意等特色。新加坡電視台開台時,甚至專程來港招聘大批編劇、導演、攝影、剪接、配音等幕後專業人員。

電視產業成功的背後,有經濟發展的帶動,也有自由創作的功勞。

在經濟發展方面,1960至1970年代,全球經濟蓬勃為「香港製造」產品提供龐大市場,香港經濟就從轉口貿易為主轉向輕工製造業為主,造就「經濟起飛」;至1970年代後期,內地實行「改革開放」,香港逐漸從製造業轉移到以金融業為核心的服務業,達到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在此期間,市民收入激增,幾乎每家都有電視機,看電視也佔據了市民的大部分休閒時間。眾多廣告商、投資商紛至沓來,電視在所有媒介的廣告收入佔比從1972的34%,攀升至1978年58.5%,整個行業極具發展潛力,匯聚大量投資。

在自由創作方面,「六七暴動」過後,反殖和本土意識抬頭,港英政府採取較為寬鬆的文化政策,容許製作更多符合本地口味、反映都市生活、折射香港追求的影視作品,港產劇自此興起,比韓劇、日劇、台劇、內地劇等更早起步。與此同時,日漸衰落的粵語電影在1970年代陷入危機,大量電影製作人才流向電視台,帶來了成體系的經驗和資源,保證了港劇的質量。需求激增之下,TVB借鑑好萊塢「製片廠模式」,降本增效製作大量劇集,又尊重編劇導演發揮才華和創意,培養出大量有個人風格和紮實技能的知名人物,例如演員周星馳、梁朝偉,導演王家衛、杜琪峰等,被譽為「造星工廠」的「藝員訓練班」。

電視市場缺乏有效競爭

「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港產電視劇在華語影視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最高產量的TVB更是居功至偉。周潞鷺感嘆:「港劇乃至香港的繁榮都是一個因緣巧合,既然是巧合,那它終究有不巧合的一天。」自從2013年商人王維基創辦的香港電視(HKTV)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失敗,加上2016年亞洲電視倒閉,再也沒有可以有效與TVB爭奪市場份額的電視台。TVB徹底失去競爭,形成「一家獨大」局面,即使目前已有香港電視娛樂(ViuTV)、有線寬頻(開電視)、香港電台等三家競爭對手,但根據2022年TVB財報顯示,TVB電視廣播業務仍佔香港所有頻道觀眾份額的77%。

然而,每逢論及香港電視產業發展,坊間總有「成也TVB,敗也TVB」一說:製播一體模式加上藝人合約規限,不僅壟斷電視媒體資源,其他電視台發展受限,就算壓低員工薪酬,他們也無更好去處;劇集製作以監製為中心,弱化編劇地位,作品質量參差,周潞鷺形容是「讓一群會計師去管理藝術」;長年累月沒有競爭意識,作品陷於公式化模板,失去創新能力。根據TVB收視統計,自1990年以來,十大最低收視劇集當中,有九成都是在2020年後播出的,其中2021年的《刑偵日記》獲最低收視,僅10.2點。根據公司經營業績數據顯示,TVB在2014年盈利能力下滑;2018年開始,歸母淨利潤連續五年為負,累積虧損超過22億港元;公司市值也從2013年的255億港元,下降到如今的14.77億港元。

香港曾經深陷「政治化」的漩渦,社會撕裂之下,在一部份香港觀眾眼中,TVB的電視劇成了「師奶劇」的象徵,甚至被視為一種「電視霸權」,而ViuTV則是「無力」的挑戰者——曾被賦予某種政治光環,個別劇集因而大受歡迎,但原創劇集產量太低,主要只在黃金時段播放外購韓劇、日劇,近年開始被批評欠缺獨立製作能力、不願投放製作資源,無法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力——結果,香港整體劇集製作水平難有大突破。有別於美國艾美獎、中國金鷹獎、台灣金鐘獎等獲得當地官方、學術或大型機構支持的跨電視台頒獎典禮,香港目前只有TVB設有嘉許自家製作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

周潞鷺建議,可由特區政府出手成立一個跨平台而又具公信力的電視頒獎典禮,這既能展現對於電視製作人的尊重,又可藉着良性競爭促進多元發展,從而升港產劇的水平和地位。

能否重振1970年代的輝煌?

除了自身製作困境,電視產業也不敵網絡浪潮的沖刷。胡恩威分析道:首先,串流媒體的流行,轉變了觀眾收視習慣和審美口味。根據內地前瞻產業研究院公布的《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內地智能電視開機率由2016年的70%斷崖式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30%。其次,傳媒行業風險高,變現能力不穩定,不符合香港投資人「付出就要有回報的」的慣性思維。再者,TVB知名藝人、編劇紛紛出走,人才流失嚴重,專上學校過於着重西方國際排名,教育過於學術化且缺乏職業培訓,學生實踐能力弱,人才缺口則越來越大。

「政府的政策是破壞的作用。」胡恩威批評特區政府缺乏長遠發展文化的觀念。例如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發牌制度,只有大財團背景的公司能獲得牌照,「他們沒有把電視當作文化產業或者創意產業,只是當作他們的公關工具。」周潞鷺澤認為,政府的文化產業支持偏向電影,對電視劇的投入極少,「電視劇在香港的地位出奇地低。」

長久以來「大市場小政府」的不干預的態度,確保了電視內容的獨立性,但是也導致產業發展的惡性循環。轉戰內地市場多年的鍾澍佳也感嘆,港府對於電視劇的支援少,「不管是申請手續還是拍攝上的便利,跟我20年前離開香港時相比沒有什麼進步。」

對於「港劇沒落」、「港劇已死」的說法,受訪者們眾說紛紜:胡恩威認為港劇已與1990年代的輝煌香港一併沒落了,需要「置之死地而後生」。但周潞鷺表示:「這個說法特別地粗暴和粗糙,其實還是偶有經典,但我們不能期待它重回1970年代。」鍾澍佳則指出,「港劇的腳步好像慢下來了,是因為整個世界的潮流改變了」,而港劇每年都有突破創新,也不乏代表作,「不能说它是沒落。」

港產電視劇也許未死,但那個人人效仿、人人稱讚的時代,終究過去了。如今站在車水馬龍的互聯網時代的十字路口,香港影視製作產業到底何去何從?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