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土文化的「狹義」與「廣義」

撰文:石中堅
出版:更新: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不少輿論認為,香港如今在文化政策層面上的政策,過度側重西方潮流及意識形態,而忽略了我們作為中華文明之中一個傳承之地,應當發揮作用,將中國歷史悠久的故事說好,從而把所保存的傳統文化價值觀與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潮流揉合。
以下,我們先從一個較為抽象的角度來剖析香港本土文化在「狹義」及「廣義」兩大層面上的呈現,再探討為何理想的文化政策應當在這兩環之間遊走;這種「狹義」及「廣義」本土文化之間的張力,對港人及國家14億人口又有何好處?

作為國家改革開放助推、實驗、推陳出新的根據點之一,香港在國家大局中具備獨一無二的價值。與此同時,作為國家一份子,香港沒可能視自身為一個獨立個體,或將香港文化以虛無主義的手法及形式描繪成一套反中亂港的論述。在此前提下,發展本土文化乃是以國為基、以家為主體的一個動態過程,發展及保育香港現有的本土文化,也是提升香港及國家整體軟實力的關鍵一環。

從香港文化的獨特性說起

就算只是從一個「狹義」的角度來說,香港本土文化也有其多姿多彩的一面。粵語流行曲在七、八十年代風魔全世界的華人圈子,讓粵語在世界舞台上能佔一席。無論是許冠傑充滿草根色彩的創作、關正傑家喻戶曉的戲劇主題歌,還是梅艷芳、張國榮等星味十足的實力派偶像,香港從來不缺能在國際平台上傲視群雄的天王巨星,以及膾炙人口的流行樂曲。香港導演、明星在影藝層面上的成就,從李小龍、王家衛等蜚聲國際可見一斑。香港具備特有的時代性、摩登性,讓我們與內地不少城市有所區別。與此同時,上一輩的香港文化代表不會忘記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更將中國傳統美德融入我們的文化之中,從而也讓我們與西方文化有根本性的對比。

香港從來不缺能在國際舞台上傲視群雄的天王巨星。(黃寶瑩攝)

回歸以後,有人說,香港變成了一座文化沙漠,這種說法對默默耕耘的本土文化工作者來說,實在太不公平了。無論是樂壇還是文壇、媒體界還是演藝界,香港過去二十多年來不乏有心人、也不乏具備前瞻性的拔萃人士。時至今日,無論是線上劇場、小眾音樂、或是獨立電影人士,仍透過一套套傾力製作,嘗試發掘香港價值,讓香港人能抬起頭來說:「這是我們家的文化,我們值得尊重它!」有個別聲音也許認為這些文化表述「難登大雅之堂」,但從來大雅之堂是一個兵家必爭的政治結構,沒有任何客觀事實可言。西方國家在過去百年以來常嘲笑我國文明,指其封建落後,然而難道西方所定義的「大雅之堂」,我們便要照辦煮碗接受?當然不!同時,香港制定文化政策及架構的權貴們,也不應為了自以為的「政治正確」,而扼殺我們獨特的文化、歷史和語言。

當然,我們必須認清楚一點,香港並非是一座孤城,我們擁有的文化也遠遠超出單純的「本土出產」。香港是一個海納百川的交融之地,在過去逾一百五十年間,主要都充當華洋雜處的「中間地」角色。所以,若我們認定香港文化只能是以上的種種,那未免過度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也堵塞了國際社會對我們的想像及國家的期望。香港本土文化的「廣義」定義應當如此:我們將我們所繼承了中華文化的正宗及分支,與西方在亞洲的文化變異結合,透過一個開放性社會實踐模式,產出了香港獨有的中西交合文明。

完整而多元的個體論述

從歷史角度來說,香港最為正宗而純粹的本土文化,實乃為自唐宋以後便紮根的嶺南文化,包容着各種各樣從中原南下的民族色彩,並具備香港大學陳志武教授所說的「海洋文化特徵」——我們以貿易及營商為經濟基礎,以好客及開放思維為上層建築,搭建出與中原主體農耕文明迥異的文化。

香港人擅長將不同國家及地域的生活與飲食引入,最終成為香港特色。(陳嘉元攝)

英殖時期為香港嶺南文化注入不少新的元素,從而誕生了中西合壁的港式文化。香港人就是很擅長將不同國家及地域的生活與飲食引入,最終成為香港特色。舉個例子,美國的速食文化影響全球,香港也因而出現了港式快餐店,成為市民日常飲食的一部份。印度的咖喱、歐洲貴族口味的食物,來到香港經歷各式各樣的變異後,成為別樹一幟的香港飲食文化的一部份。回歸祖國後,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大幅增加,飲食文化亦出現更新。過去香港以吃蛋撻飲奶茶聞名世界,現時諸如四川麻辣火鍋、重慶雞煲、上海生煎包等等,也是不少市民喜好的食物。這證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乃是伴隨着社會發展與各地的連結相互影響。

由此可見,從「廣義」層面來剖析,香港文化遠不止我們本地出產的電影或音樂,也不只是單純從外界「借回來」的皮欽(pidgin)混合體,而是一種根基穩固的思想模式,是一種能促進社會動態演變的生活態度。真正的香港文化精髓,乃是一種匯聚百川、自成一格的靈活,也是一種能讓不同國籍的人士放下自身身份包袱,在這裏安居的集體態度。香港文化講究的從來便是無分你我或彼此——正如武俠小說家古龍筆下天機老人所言:「真正的武學巔峰,是要能妙滲造化,到無環無我,環我兩忘,那才真的是無所不至,無堅不摧。」廣義的香港文化,將本屬於外地的轉化成本地,再透過本土的文化過程及結構,繁衍出一套完整而多元的個體論述。

說得具體一點,香港文化與我國文化及世界各地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的語言,有粵語、普通話,也有英文。我們的年輕人,(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會在周末北上深圳喝喜茶,會去食譚仔並與「譚仔阿姐」們交談,卻也會對歐美等地流行歌手情有獨鍾。我們會承認粵曲為自身文化歷史的一環,卻也會視英式下午茶、意大利歌劇、現代藝術為香港文化一部份。

真正的香港文化精髓,乃是一種匯聚百川、自成一格的靈活。(江智騫攝)

在廣義與狹義之間游走

撇開政治,從一個純粹講究文化格局的角度來說,香港文化政策應當在「廣義」及「狹義」這兩環之間遊走。沒有了「廣義」本港文化中所蘊含的包容價值觀、游刃有餘、八面玲瓏,以及吸收各家各派精華的「吸星大法」,本土文化只能淪為內向、故步自封、難以與時代及世界格局並進的孤芳自賞。今時不同往日——往日的「狹義」文化可能充當世界舞台的領先旗桿及燈塔,但在我國崛起、東南亞及日韓等地的文化開始在世界各處普及以後,香港原先的比較性優勢早已磨蝕,需要我們更積極地將各地精華及耀眼的一面借調過來,才能讓我們繼續維持國際軟實力。

同樣道理,若一味講究「廣義」的香港文化,而忽略了「狹義」本土文化的特定表徵及呈現模式,則會令普遍港人對我城文化愈來愈陌生。我們固然必須將粵曲、儒家思想、中華悠長文明歷史在香港發揚光大,但也必須維持香港既有的特色,如此才能讓大家對我城產生、重塑歸屬感,也能讓「香港故事」在世界舞台上延續下去。要知道,說好一個完整的「香港故事」,乃是為國家說好「中國故事」的第一步。連自己城市的故事也說不好,憑什麼幫國家辦事、為國家說好話?

文化共融是香港的特色,卻也是一個需要我們時常捍衛的理想價值。回歸以後,隨着香港與內地交流的程度愈來愈緊密,除飲食文化外,我城其他的生活模式也開始出現了變化。這些的轉變有人認為是偶然的,但亦有人認為是陸港融合理所當然的過程。對於這些改變的「必然」性,並非人人皆願意接受。近年社會上有不少人對特區政府的文化政策及整體管治取態持一種不滿或抗拒的態度,其中一項因素是他們認為香港的文化正逐漸失去,而似乎特區政府亦未能展現出勇氣去捍衛大家生活的模式與習性。

社會上存在不少聲音表示自身的生活文化正被陸港融合所影響,政府若無法疏理這種不安情緒,文化結合就無法形成,更只會產生出對抗思維。(張浩維攝)

舉例說,現時網絡上不時出現一句話:「要消滅一個文化,先消滅他的語言。」特區政府鼓勵以「普教中」教授中文課程,有部份市民便直接認為這是消滅廣東話的開端。教育局曾於2014年《「兩文三語」正面睇》的聲明中指出廣東話是「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2018年教育局又再次發生了「粵語非母語」言論,更導致部份香港市民主觀認為特區政府或中央似乎試圖將本地文化轉化並取締。

正視香港與國家關係基礎

從以上的廣義文化分析框架來說,過去二十多年,在國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層面的支持、內地與香港的有機交流等過程中,香港文化趨向接納並採納更多內地的文化標誌及套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政治現實仍須我們重視:社會上確實存在不少聲音表示自身的生活文化正被陸港融合所影響,若我們無法有效疏理這種不安的情緒,文化結合就無法形成,更只會逐漸產生出對抗思維。

過去十年間,本港政壇冒生一種極端本土思維,硬要將香港本土文化(他們心目中的「狹義」文化)與國家文化推上一個不必要的對立面。個別政客、政黨、有勢力團體故意將本地固有文化打造為他們口中的香港「最後一道防線」,將它粗疏地等同於我們「唯有的核心價值」,鼓吹市民努力守護,並故意矮化及妖魔化內地文化為次級文明。為何沒有人說香港市民要學英文是摧毀香港原有的嶺南文明?也許英國管治香港的早期有這些抗拒的情況,但在一百五十多年的統治中,香港市民成功將兩種語言結合,形成市民如今能夠隨口說幾句英語這種現象。雖然英語流行通用,但相信沒有人因此不懂說廣東話吧!

一國兩制可讓香港展現獨特一面,將海內外的傳統及文化傳承,推動實驗創新。(余俊亮攝)

香港已回歸了二十四年,了解內地文化,學習普通話與國內市民交流,屬應有之義,不應排斥,甚至被蓄意矮化。這本是簡單的道理,但現實是,特區政府未能讓大眾感受到它欲積極尋求內地與香港文化共存的解決方法,而似乎只會呼籲市民以「包容」和稀泥雙方的矛盾(甚至自2019年社會騷亂之後,連這些語調也省略了)。這些「包容」式的呼籲沒有對症下藥,最終令部份市民產生抵制內地人及文化的意識,更為過去數場社會騷亂提供了燃料及配套,甚至將反中亂港的思潮以所謂的「文化論述」合理化。

儘管現在的政治氣氛已不容許激進派在體制中生存,但其支持者卻不會輕易地改變對執政者不滿的心態。當權者及在位者必須檢討總結社會出現撕裂的原因,除了解決我城最為根本的房屋及居住尊嚴問題以外,特區政府更應拿出勇氣,展示尊重及保護本地生活文化與習慣的決心,以免別有用心的媒體及政客用其作政治操弄及渲染,煽動市民去持續反對特區政府。當自身文化獲得尊重後,市民也會有更多空間去聆聽及接受其他的文化,以及將自身的「狹義」文化有機演變成海納百川的「廣義」文化。

國家給予香港的「一國兩制」,就是讓香港展視獨特的一面,讓我們能透過香港獨有的「廣義」文化價值觀,將海內外的傳統及文化傳承,推動實驗創新。有人曾擔憂香港融入大灣區後會失去自我身份,令香港文化消逝在歷史洪流之中。這種說法一來未免過度悲觀,二來也反映了對國家政策及方針的根本性誤解、曲解。文化之間的互相結合及相互影響,能讓文化工作者在各自的部份尋找其優良的細胞。我們相信,若政府願意深化及保留香港歷史上和現有的特色,讓內地同胞感受到香港的活力,也必定會讓大灣區的發展滲入我城獨有的國際性特色。

下期,我們將會更深入地探討,究竟如何能透過具體而有機的官民合作,發展香港本土文化。

石中堅
一群對香港未來抱有希望的90後,相信香港必須自身從根本上改善管治,才能在環球政治中及中國崛起下,維持其獨一無二的地位,讓「一國兩制」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