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代貧窮・一|貧富月入相差47倍 兒童靠「共創明Teen」能否脫貧
香港貧富懸殊嚴峻,樂施會日前(10月5日)公布的《香港貧窮狀況報告》顯示,最富貴家庭月入中位數達到12.76萬元,但最貧窮家庭僅2700元,兩者相差47倍。新一屆政府確實有心改善,例如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親自領軍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並且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冀能幫助貧窮學生拓闊視野,定下未來發展目標。有人盛讚計劃「大有裨益」,也有人批評當局「搞大龍鳳」——應該如何理解政府的「心意」?當局又是否「有心做傻事」?
「跨代貧窮」系列深度報道四之一
政府議員齊齊叫好
「有做好過無做」、「做當然是好事」、「概念是好的」......著有《「無窮」的盼望:香港貧窮問題探析》的黃洪,出版過《如何制定減少跨代貧窮的社會政策》的林靜雯,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過百篇論文的周基利——這三位資深社會學者早前接受《香港01》專訪,談及及現屆政府為「貧富懸殊」開出的重要藥方「共創明『Teen』計劃」時,都不約而同地對政府工作表示「肯定」,但也在肯定之中帶有一些保留。
特首李家超自7月1日就任後不足一個禮拜,已於7月6日宣布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親自領軍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旨在對弱勢學童進行精準扶貧。一個半月後,陳國基宣布政商民合作推出為期一年的「共創明『Teen』計劃」,冀能惠及2000名來自弱勢家庭的初中生,幫助他們開闊眼界、加強自信、建立目標、力爭上游。
「我們比較注重的不是技巧性的問題,而是思想性的問題。」陳國基在記者會上強調,政府曾與社福界及學術界進行討論,認為計劃對於扶助一些弱勢家庭學生來說,「非常有用。」計劃涵蓋師友配對、個人發展規劃、財政支援三大元素(見下表),當中會為友師提供一節培訓課程,以掌握友師角色、理解青少年特點、面對什麼問題、如何與之溝通,另一方面也要求學員必須完成關於人生規劃、能力提升(自我認識、溝通技巧和解難能力)、理財觀念和技巧活動等方面的必修課程,以及選修包括中英語言能力提升、興趣培養、社交禮儀、選科策略和身心健康指導與支援等方面的基礎訓練。計劃結束後,將成立「校友會」,維持並擴展學員和友師之間建立的社交網絡和相互支持。
計劃已於上周三(9月28日)截止報名。立法會改革扶貧政策和策略小組委員會上周一(9月26日)舉行會議檢視現行扶貧政策時,勞工及褔利局局長孫玉菡亦稱計劃是緩解跨代貧窮的第一步,又謂師友和學員的報名情況理想,當中不乏來自具規模的企業和組織的成功人士主動招手。而與會的立法會議員,雖有擔憂,但也一致贊同政府的做法。
社會質疑搞大龍鳳
然而,社會並沒有一面倒「唱好」,例如一些人強烈批評當局只是在「搞大龍鳳」、「掛羊頭賣狗肉」、「整多個兒童配對基金」,根本無法有效解決「跨代貧窮」。
平情而論,政府不是完全沒有介入的必要。事實上,貧窮絕對會影響兒童的學習、情緒、性格。這既與家庭資源、親職教育、社會網絡的缺失有關,又受家庭文化影響。例如,教育水平較高、收入較高的父母,自然有更多資源、時間和能力培育下一代。反之,貧窮父母每日為三餐奔走,無時間照顧兒童,亦無資源為子女提供額外的教育材料和補習,更遑論參加課外活動;與此同時,父母或妨於學歷較低,對子女學習缺乏適當支援;也可能基於自我價值、信心和能力不足,在管教時產生一些迫切的要求及期望,隨之引發的打罵方式也相應增加,因而影響子女的自我形象和性格;更可能因為人際關係狹小,社會網絡出現同質化,能夠提供經濟支援及尋找工作的信息與途徑有限。
貧窮父母面對無時間、無資源、無能力、不懂教育方法、缺少社會網絡等等問題,貫穿在子女的成長脈絡,不知不覺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表現、情緒控制和性格塑造。根據香港小童群益會在2000年出版「綜援及非綜援兒童調查研究報告」及2004年「2004綜援兒童心理質素調查」,部分綜援兒童的性格和情緒特徵正正包括:較多負面的情緒,自尊感低,有社交焦慮,性格傾向神經質,抗逆力較差,能力感及人際關係較弱。就算他們長大成人,也更容易掉進跨代貧窮的死循環之中,延續父母的貧窮生活。
一些研究認為,若要幫助子女走出貧窮漩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供資源、提供親職教育和擴大社會網絡。「共創明TEEN計劃」這帖藥方的意義,正是從這三方面「介入」和「支援」居於劏房的基層兒童:第一,直接津貼家庭1萬元,嘗試培養學員正確的理財觀;第二,為貧窮父母提供親職教育,幫助他們學習撫育、教育、溝通子女知識和技能,以及適當的教育觀念;第三、建立跨階層的橋樑,將來自中上階層的友師與學生配對,令學員家庭擁有更大社會網絡,能夠從其中獲得信息、資源和機會,擴闊眼界。
及早介入提高成效
不過,儘管政府應該介入處理兒童貧窮問題,但就此而推行的「共創明TEEN計劃」來說,香港教育大學社會政策講座教授兼協理副校長周基利、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林靜雯,這三位學者都提出了一些疑慮。
首先,計劃「介入」的時間點太遲,最好時機應該在兒童就讀幼稚園時就出手相助。周基利指出,計劃的最大問題是做得太遲:「很多外國的研究發現,貧窮的問題,在小朋友5歲之前影響最大,而當時小朋友的大腦發展是最快的。」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文理工學院人類發展系研究教授Craig Ramey,去年5月1日在《認知神經科學雜誌》期刊發表《早期認知經驗的隨機操作影響成人大腦結構》(Randomized Manipulation of Early Cognitive Experience Impacts Adult Brain Structure),發現接受早教的嬰兒群組的大腦及智力相關區域,包括腦皮層,與語言能力相關的左下額回、左顳上回,與認知力相關的右下額回、雙側前扣帶皮層,都更大。
政府之所以應該在兒童5歲或以前介入,是因為其時正值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不只性格、價值和文化上,更多是直接影響智能發展、語言能力和情緒發展。周基利形容,此時介入的成效和回報更高,「外國研究發現回報可能高過股票市場平均的回報率10%。」
對此,立法會選委界議員鄧飛也在上述委員會會議提出,政府以中一至中三為目標對象是「不上不下」——因為上是「升學就業」的關鍵,下是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但計劃針對的年齡層恰恰落在兩者之間的「反叛期」,他擔心計劃未能發揮應有成效。
計劃太短金額太少
林靜雯也認為,經歷了中小學的成長階段,學生的性格已基本成形,所以計劃理應從小學做起。除此之外,她認為一年一萬元的計劃,對基層家庭和學生的幫助十分有限。
林靜雯提到「共創明『Teen』計劃」的參考對象——「兒童發展基金」下的「師友計劃」。政府早於2008年成立兒童發展基金,撥款予非政府機構或學校在社區和學校內推行師友計劃,協助10至16歲或小四至中四的清貧學生,招募義務友師作配對的、建立目標儲蓄,並訂立和實踐個人發展規劃;學員在為期兩年的計劃裡,每月儲蓄200元,可以取得企業、政府一比一的配對獎勵,完成計劃最多可獲14,400元。截至2022年8月22日,全港共有2.5萬名兒童及青少年受惠。
在林靜雯看來,兩年14,400元的師友計劃與今次一年一萬元的計劃,並無二致。她解釋,在儲蓄上,一萬多元的金額實在有限,未必能夠幫助貧窮家庭,亦未必足夠支付貧窮兒童的興趣班或升學開支;另外,友師與兒童互相認識需時,但人生目標、自我形象,涉及價值觀的建立,更需要友師循循善誘,單靠幾次電聯、幾次見面,明顯不足。林靜雯擔心,「一年見幾次面,『播完種就算』,好的計劃和機會這樣浪費了。」
無法保障友師質素
不過,林靜雯最為憂慮的是友師質素。無論是「共創明『Teen』計劃」,還是「兒童發展基金」下的「師友計劃」,特別倚重於友師與學員的相處方式,但從本質上,來自不同世界、不同階層的兩個人,要互相理解並不容易。
要築成這條「跨階層」的橋樑,林靜雯提醒最關鍵的是正確態度和恰當方式,要理解學員的生活處境,發掘他們的能力和資源,「只是有心是不夠的。有些事對你(友師)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對方看來卻是另一個世界。不是說,我有你無,做友師時,我就要教你,有好多東西要給你。而是,要發現學員現有的能力,活用他們所有的資源。」
黃洪和林靜雯教授一樣,同樣質疑「創明TEEN計劃」中的成功人士,能否理解貧窮學生的需要。「有一次師友計劃,一家4A級的會計師請基層學員到他中環全海景的辦公室參觀,然後跟他說,如果你考入大學,到時候就可以在一個像我這樣的全海景的辦公室裡工作。」他笑著說,「你始終都不明白,他的生活或者生命之中,最缺乏的是什麼?」
林靜雯多番強調,在「共創明TEEN計劃」中,合適的甄選標準,配對前的友師培訓和定期匯報是保障計劃成效的必要工作。但從9月26日立法會委員會的會議中,縱使多名立法會議員均有擔憂友師的質素和甄選友師的準則,但局方回答未能釋除疑慮。
民建聯鄭泳舜和選委界陳沛良明言,成功人士不代表成功友師。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葉劉淑儀同樣質疑政府以企業作招徠對象是否合適,學員又會否接受成功人士作友師。孫玉菡只是回應指,會有專業人士為友師作試前培訓。漁農界何俊賢亦多番追問甄選準則,但局方並無正面回答問題,只是回答重視質量,找「好的友師」。
不過,除了介入太遲、金額太少、友師質素等執行問題之外,三位學者最擔心的是「共創明『Teen』計劃」無法對準跨代貧窮的問題本質......(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