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導演紀錄片《香港:被掩蓋的真相》(3)|激進的少數派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兩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得主、16座艾美獎贏家、國際殿堂級紀錄片導演柯文思(Malcolm Clarke),在2019年香港反修例風波期間,帶著拍攝團隊走訪衝突街頭,如今將所見所聞輯成十集紀錄片《香港:被掩蓋的真相》(Hong Kong Returns)。第三集探討「激進的少數派」如何主導「無大台」的抗爭運動。

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為什麼會由和平示威演變成為暴力衝突?黃藍陣營至今仍然各說各話,一方歸咎特首林鄭月娥無視民怨堅持修例和警方執法使用過度武力;另一方則批評少部分激進示威者不斷升級抗爭進行挑釁,並且獲得大多數和平示威者的同情和默許。

在柯文思看來,無疑是雙方爭持不下的結果。2019年6月9日的反修例大遊行結束後,有一小部份激進示威者已與警方出現摩擦,「第一次嚐到了鮮血」;但林鄭的寸步不讓,激怒示威者持續作出反應和挑釁,導致6月12日在立法會外爆發更大規模和更為激烈的警民衝突,卻又促使林鄭當晚把衝突定性為「暴動行為」——「但這詞語本身就具備煽動性,意味示威者可能面臨10年刑期」,隨後大量指控警方濫用武力的片段廣為流傳。

不過,不少本地媒體和歐美主流媒體也選擇了「靠邊站」,並且站在所謂「雞蛋」即示威者那一邊。例如,當林鄭宣佈暫緩修例後示威者仍然發起更大規模的遊行並聲稱有200萬人參與,「這個數字無條件地被媒體採信了,很快成為一個不容質疑的事實」。

「我不相信200萬人這個遊行數字。你問任何一個人群統計分析師,沒有一個人相信這個數字。」資深專欄作家Nury Vittachi批評當時很多媒體的敘事是錯誤的,例如很多人以為泛民代表大多數香港人、或者黃藍雙方都認為各自可以代表沒有參與任何政治活動的沉默大多數,但實際上大多數香港人並不關心政治,並沒有團結一致反對修例。

不過,無論2019年6月16日有多少人參加遊行,都無阻抗爭勢頭,示威者也對政府施予更大的壓力。「『五大訴求』的口號,成了香港追求民主和改革人士的咒語。」柯文思對於這場據稱「無大台」但又迅速擴散的運動感到疑惑,不斷追問背後到底是誰。

柯文思日前接受《香港01》獨家專訪,直言對於歐美媒體把反修例風波簡化成「牛仔與原住民之爭」感到憤怒,希望由他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補充空白,讓觀眾有更多思考,亦冀幾經撕裂的香港人放下成見、化解矛盾。《香港01》獲授權限期轉播《香港:被掩蓋的真相》,向讀者呈現這位英國導演眼中的「危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