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2020|特朗普VS拜登 誰人當選最「有利」香港?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大選點票進入尾聲,無論誰主白宮都對全球影響深遠。當看似「反中」的共和黨特朗普遇上被指「親中」的民主黨拜登,沒有選票的「外人」會選舉誰?BBC日前報道,在包括香港在內多個東南亞地區,不少人視中國為「敵人」,所以傾向支持特朗普,希望他可打擊中國以保當地利益。不過,其實兩人對華政策相當接近,可能都沒把香港福祉放在眼內。

有人冀望新任美國總統繼續打壓香港、藉此為中國製造麻煩,但無論特朗普還是拜登當選,兩人對華政策相近,根本都沒把香港福祉放在眼內。(資料圖片)

對港態度:特朗普沒著墨VS拜登承諾制裁

現任總統特朗普過去對中國和香港的立場舉棋不定,近兩年才打響「反中抗共」旗號,多次在經濟和政治上與中國對著幹,例如點燃中美貿易戰火、咬緊香港議題,深受「反中反共」陣營歡迎。例如他去年底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審視香港是否仍然享有高度自治、可否繼續獲得美國特殊待遇、需否對削弱香港治權人士實施制裁,至今夏再簽署《香港自治法案》,公布制裁中港官員名單、撤銷對港特殊待遇、要求「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的進口商品改用「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標籤——種種打擊都為「攬炒派」帶來一絲希望,他因而被視為「香港救兵」。

不少人相信,假如特朗普連任,他將繼續強硬反中抗共、打擊香港,即等同支持香港。不過,事實上,儘管特朗普已在競選政綱承諾首要打壓中國、不再依賴中國,甚至促使各國站隊,從政治、輿論、科技等領域合縱遏制中國,但他並沒有著墨香港,也沒有就港態度提出明確說法,更沒有保證美國將會繼續插手香港事務。

特朗普競選期間沒有著墨香港,也沒有承諾日後將會插手香港事務。(資料圖片)

另一候選人拜登,由於2009至2017年擔任副總統期間傾向支持與北京積極來往,被外界視為「親中派」,不少香港攬炒派也因而「擔心」他未能像特朗普那般強硬打擊香港、未必為中國製造諸多麻煩。然而,相對於特朗普的單邊主義,拜登多次強調多邊關係的重要,並期望美國重返國際多邊框架,建構講求「規則」和「民主」的國家聯盟,應對中國等國潛在挑戰。他九月底出席北卡羅來納州競選活動前接受傳媒提問時,更重申對華立場「堅定不移」,又自言北京也知道且擔心他的「強硬」,「我對此無需多言,反而沒有什麼藉口」。

顯然,誰人當選,對華政策相差無幾。至於香港議題,拜登也不比特朗普「軟弱」,甚至更為明確。他曾言《港版國安法》立法過程涉「黑箱操作」,若當選將禁止美國企業協助中國進行國家監控;如北京損害美國公民、企業與機構權利,他也會迅速實施經濟制裁。

拜登自言對華態度強硬,並承諾假如北京損害美國在港利益,他將出手制裁香港。(Paul Sancya/美聯社)

學者:對抗中國已成「華盛頓共識」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副總監鄧希煒接受《香港01》訪問及撰文時分析,奧巴馬任內最後兩年,美國已意識到世界格局出現轉變,包括民粹主義及反華情緒高漲,因此「對抗中國」早成「華盛頓共識」,無論哪位候選人上場,美國對華政策勢必更趨強硬,不過形式及手段上或許會有所不同。

鄧希煒續說,假如特朗普連任,對華政策反而存在不確定性,因為他基於商人性格,為顧及美國商業利益或對中國較為「鬆手」,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衰退持續,他必須「先安內」,專注抗疫和經濟復甦,因而放鬆對華打壓;反觀拜登,由於民主黨較為重視民主、人權、自由及氣候變化,在某些議題上固然需要與中國溝通合作,但也會較有系統地對付中國,如利用多邊主義拉攏盟友、利用貿易鏈剔除中國。對美國而言,香港已經成為中美貿易戰及「新冷戰」籌碼,鄧希煒相信中國不會輕易讓步及妥協,故香港仍會面臨打壓及制裁。

中美博奕下,政策背後往往有更深層次的政治及權力考慮,香港難逃棋子命運。目前在美國,中國是「競爭對手而非合作夥伴」的論調已有共識,短期內不會改變,對港打壓也不會中斷。無論誰人當選,攬炒派都樂見制裁香港,但屆時香港將會得到什麼?又會失去什麼?

美國留學歸來的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對抗中國」早已成為「華盛頓共識」。(資料圖片)

更多深度報道:

美國大選2020|謊言治國不似人君——什麼樣的香港人會支持特朗普?

Mark Simon|為政治操弄假新聞 是守護還是破壞公義?

美國大選2020|選戰之後 香江再定位

【港區國安法】可不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去鍾意香港?

中央連摑港府幾巴掌 林鄭班子可否做好「港人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