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復仇記.影評】劇本空洞 情感虛假角色樣板化
陸以心在2012年開始有作品問世,初時以編劇身份創作,2015年推出首部導演作品《同班同學》,在去年她的第二部導演作《Baby復仇記》也經由電影節與觀眾見面,目前則正式在院線上映。回看陸以心過往的履歷,她常常和彭浩翔合作,從這也可透視出她的創作方向:濃厚成人意味的情愛喜劇。
撰文︰寇斯珮
彭浩翔與陸以心持續在這條路上耕耘,以風格分析,彷彿在走荷里活式性喜劇的創作路。這樣看來,《Baby復仇記》也很像《恭喜八婆》的變種,後者用荒誕的尋找人奶過程去化解成年人的友誼心結;前者則通過懷孕育兒,由主角自我認知出發,改變她的人際關係。人奶與胎兒的戲劇功能,實際上完全一樣,是一種「麥高芬」(MacGuffin,指在電影有助推展劇情的物件/人物/目標)。
相對陸以心深度參與的「春嬌志明」系列,《Baby復仇記》的戲劇結構更加單純。它極似2014年一部賀歲喜劇《六福喜事》,但「六福」太有年代感,「子孫滿堂」的好意頭彷彿上世紀七十年代更合用。
《Baby復仇記》當然嘗試着用30歲的都市人思維談論孕事,無奈的是這似乎並不見效。
女主角尤家敏(陳靜飾)事業順遂,與先生二人世界,熱情不減,但一不小心懷孕之後,她的世界發生了極大變化,成長過程的心理陰影被放大,自己與工作,與親友的關係開始惡化。《Baby復仇記》用了94分鐘來講這位三字頭準媽媽的心路。
曾看過電影公司資料介紹,陸以心做過一段時間私家偵探,該資料以此為依據,指陸以心擅長寫人物。不知該算錯覺,還是一廂情願,我覺得陸以心從來不擅於寫人物。回看她過去的諸多代表作,人物個性都很樣板式,他們都是坊間茶餘飯後提及的諸多隻言片語組裝起來,完全合乎碎片式想像。
《Baby復仇記》中的人物呈現很粗暴,事業心強,有童年陰影,迷戀二人世界,這些都是很籠統的特質,生活中當然有這樣的人物存在,但編劇不能只是斷片式地呈現他們刻板的一面,而需要寫出他們的人性。角色特質必須活靈活現,才不至於讓人感覺編導自說自話去講故事。電影對女主角尤家敏的心理刻劃薄弱,絲毫不深究她不想要小孩的原因。編劇經對白給出的答案是「有了小孩失掉升職機會」及「有了小孩無法再到處旅行」,這些所謂理由都不是心理根源,純粹只是為了讓觀眾快速地共感而設計出來的藉口,這些藉口猶如一些抽象的「假想敵」。
因這樣的樣板化,電影中的人物沒有思考能力,也許編導並不想這些角色可以思考,他們也就只能說出空洞的廢話。人物們在電影中做出看似理所當然的動作時,他們的行為沒有邏輯,進而無法成長,他們只是把編導設計好的一段故事,硬生生地展示出來。有一幕家敏經閨密知道老公與健身房老闆娘互動頻密,與老公大吵一架。導演卻完全不去鋪墊角色產生情緒的由來,她認定只要女性見到自己的另一半與條件較好的人有互動就具備憤怒的合理性,這樣看似體諒實則冒犯的內容在電影裏比比皆是。
無可否認,編導在日常生活中未觀察到這些現象,但所謂現象一定有更深的原因,可能是某種社群效應,或者是目標本身言不由衷,只從最表面做資料搜集與創作,只可能製造虛假的情感和故事,因此從電影一開始,觀眾就會知道結局如何。整個故事發展時,所有角色的想法與心理都像是口號,聽來不覺異樣,實則沒有道理。這種粗淺的觀察,最後寫成的劇本,也只能是沒有神采的故事。不知是編導製造了讓自己陶醉其中的故事,還是他們在製造自以為能騙倒觀眾的故事。
去年韓國上映的《82年生的金智英》,儘管重點在講婚姻中兩性不平等,但女主角在家庭中所背負的壓力被清晰地呈現出來,無論是她在工作中感受到的自信,還是在家中面對家務的無力,電影都用了足夠的篇幅及精闢的對白去闡述。反觀《Baby復仇記》,家敏幾乎沒有展示出懷孕後的種種不便,所有的壓力只不過經由她口頭上講出來,只見到編劇的功利心,見不到創作力。家敏由抗拒小孩到接受,根本毫無心理變化過程,彷彿一場毫無交代的戲拍完,她的心結就解開了,下一場戲,她可能又再變得計較。《Baby復仇記》的觀影感受,就像是無限循環的蹩腳藉口,重複得永無止境。
更多《香港01》周報影評:
【1917:逆戰救兵.影評】 浩瀚戰場上的渺小個體 營救千個性命
上文刊登於第20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2月24日)《《Baby復仇記》劇本空洞 情感虛假角色樣板化》。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