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機器自動送貨 方便購物變影響民生?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亞馬遜(Amazon)今年1月底宣布將測試送貨無人車。聯邦快遞(FedEx)、聯合包裹(UPS)等物流巨頭與沃爾瑪(Walmart)、克羅格(Kroger)等零售巨頭也意圖分一杯羮。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初創公司Wing兩周前亦獲准在澳洲首都坎培拉推出無人機商業送貨服務。雖然這些自動送貨機器可降底企業成本,滿足消費者追求方便的心態,但對於當地民生又有何影響?

以電動無人機送貨,Wing聲稱更環保,並指芬蘭有12%溫室氣體排放來自馬路運輸,用無人機送貨的碳足迹僅為傳統送貨的二十二分之一。美國智庫蘭德(Rand)去年的研究亦指出,無人機比貨車少用6%能源。

但對於澳洲坎培拉一些居民,他們的環境已被Wing無人機破壞了。小鎮Bonython居民Irena說,她的家庭生活嚴重受影響,甚至每個周末都要帶小孩離開住所好幾小時,以避開無人機的噪音:「關上窗,即使用了兩層玻璃,你仍可聽到無人機的聲音。我們很擔心噪音和私隱問題,也擔心野生動物會不會消失,雀鳥沒有之前那麼多。由早上7時15分開始聽到第一架無人機飛過,之後你就睡不了,因為它們從7時飛到下午4時。」

Wing在澳洲坎培拉測試逾一年,兩周前獲政府批准商業營運。但不少居民投訴噪音嚴重影響民生。(Wing提供照片)

有居民反映因噪音而減少使用住宅後園。當地一間狗會的主席說,有些會員會避開無人機起飛區域,因為狗隻會變得緊張。當地人成立反對無人機的組織,聲稱已有逾500人聯署。甚至有居民揚言,若警方不跟進,他們將自行擊落無人機。Irena憂慮道:「坎培拉的景觀將變差,我們很擔心,因為我們素來所熟悉的『叢林首都』是充滿新鮮空氣、清澈天空和大自然聲音的地方,而我們即將失去它。」

Wing表示已聽取投訴,新的無人機的音量將減半,聲音也沒有那麼尖銳,將更容易融入郊外背景聲音,並會調整飛行路線,以防止無人機不停飛越同一住宅。不過,澳洲首都行政區(ACT)首長安德魯.巴爾(Andrew Barr)反駁,無人機的聲浪與住所其他聲音如割草機無異:「坎培拉基本上對任何新科技都傾向正面。若有意見說需要進一步管制噪音活動,那麼,大家將不可以在准許時間外使用割草機,因為割草機與無人機一樣對鄰居造成噪音滋擾。」反對無人機的居民如Irena自然不認為兩者可相提並論:「若其他居民聽到40部割草機在頭頂飛過,就會體會我們的痛苦。」

有居民反對無人機送貨,但喜歡的人認為無人機送貨速度快。(Wing提供照片)

當然,居民亦非一致反對,Irene Clarke曾使用無人機送貨購買太陽油,7分鐘內送到,開車到購物中心的話則要25分鐘。她說,有些人不喜歡無人機送貨,只「因為他們不是用家」,她又說沒有鄰居要求她不要再用無人機收貨。坎培拉另一地區Tuggeranong居民Jamie Hengst也說:「我可以吃到平時區內吃不到的食物,而且10分鐘內便送到,新鮮熱辣。坦白說,那5分鐘少許噪音絕對值得。」

至於無人機會否影響澳洲生態,Wing曾委託環境顧問研究,去年10月遞交報告予政府,聲稱只會造成「最低限度環境影響」。ACT政府保育研究組就該評估而作的同行評審報告則反駁:「無足夠資訊可以假設無人機對ACT或英聯邦列出的瀕危滅絕物種或一般野外生態沒有明顯影響。」

野生動物未必能適應送貨無人機。例如喜鵲至今仍會視單車騎士或汽車侵入牠領土,撲向他們,以保護幼鳥。(澳洲環境及一級產業部門DEPI圖片)

對於評估假設動物可以適應無人機,報告同樣駁斥:「鑑於很多高危物種(例如華麗鸚鵡和小雕)的遷移性質,加上極少證據顯示本地生物可『適應』人為活動,這假設毫不恰當。例如,澳洲喜鵲(Australian magpies)和白頸麥雞(masked lapwings)至今仍會覺得單車騎士和行人威脅牠們的領土,因而不斷飛過去衝撞他們。」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工程及計算機科學教授Roger Clarke也批評Wing與政府步伐過快:「我們需要各界都參與討論,但結果沒有。」巴爾反指自動送貨乃大勢所趨,不與商界合作的話,坎培拉只會落後於人:「我們面臨的選擇是,是否能參與、測試、找方法讓這科技造福大眾,還是坐以待斃?但我認為阻止無人機的機會就跟阻止太陽升起一樣渺茫。」

面對居民投訴及科學家警告,坎培拉首長巴爾卻強調,無人機送貨是大勢所趨,不盡快採納將錯過商機。(Wing提供照片)

行人路塞車

在「最後一哩路」,現時主要靠人力利用單車、電單車、貨車等送貨。美國交通政策研究中心Mobility Lab研究和通訊總監Paul Mackie指出:「送貨在所有密集的市中心都愈來愈頻密。若城市領導人不開始思考創新方式,例如機械人送貨,可以預期交通擠塞會愈來愈嚴重。」 Mobility Lab與喬治梅森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在維珍尼亞州阿靈頓縣(Arlington)有73%送貨載具都停泊在非核准區域,阻塞單車線、消防栓、斑馬線等。因此,Mackie認為把送貨從馬路移師行人路,將可紓緩交通擠塞和解決違例停泊問題。

新墨西哥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教授、《Sidewalks: Conflict and Negotiation over Public Space》一書作者Renia Ehrenfeucht認為,美國有些城市行人路長時間人煙罕至,或許適合機械人送貨,但在擁擠的行人路上,即使機械人以途人步行的速度移動,亦會令情況變得更差:「在擁擠的行人路中穿梭,要順暢又撞不到人,真的很難。在機械人有很好技術之前,它們都只會阻街塞路……若真的有數以百部小機械人,行人路將失去功能,變成類似單車徑。」他認為,若要把機械人引入街道,需要重新規劃現有空間—可能要劃定機械人專用路線。

有支持者主張小型送貨無人車可舒緩馬路塞車,但也有學者質疑成效。(FedEx官網照片)

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城市規劃教授Michael Manville質疑無人送貨對於城市人是否必要:「我不肯定這些機械人會為我們解決到什麼迫切問題。」他建議,為了紓緩城市交通擠塞,更好的做法是在繁忙道路徵費、改善單車徑、徵收油稅等。

何況,這些機器要得到大眾信任,必須證明能安全又不阻街地分享行人空間。鼓勵步行的英國慈善組織Living Streets警告:「行人已經被家具、停上行人路的汽車等阻礙。使用行人路的送貨機械人會成為新的障礙物,而且它們會動,更危險。」去年12月,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服務的外賣無人車Kiwi更因電池問題起火焚毀。

鼓勵步行的三藩市地方組織Walk San Francisco也反對送貨機械人使用行人路,主張步行有社會、經濟、健康層面上的好處。「我們認為這是公共路權的私有化。對於毋須外出的想法,我們不感興趣。住在市中心的人不是為了終日安坐家中,連牙刷都有人送上門,而是因為在街角有一間他們能步行過去的藥房。」該組織行政總監Nicole Ferrara說。

無人送貨發展將受限於監管條例,現時各地鬆緊不一。例如美國維珍尼亞州和愛達荷州就批准送貨無人車上路,只要不超越一定重量即可;華盛頓州正推動法案,要求這些機械人必須有真人遙距監控;三藩市的管制可謂最嚴格,每間公司最多只可有3架送貨機械人,整個城市合共不得多於9架,且只能於少人的特定地區試行,時速不得超過3英里,並必須有人遙距監控。

三藩市有地區組織反對無人車送貨,主張步行諸多好處;當地政府現時嚴格限制送貨無人車測試。(Walk San Francisco Twitter照片)

Postmates正與三藩市監督委員會及多間物流公司的聯盟合作發展監管框架,以簽發牌照准許有限度的自動送貨服務,同時與當地商會Emerging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及行人安全組織商討如何在促進零售、紓緩交通的創新工具與大眾行人路使用權之間作平衡。

在美國,無人機受制於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多重條件。例如在夜間、高過400呎、很多聯邦設施上空及機場八公里內等,都不准無人機飛行。然而,最大絆腳石或許還在於無人機飛行範圍不可超出操控者視線的規定。

相關文章:

電商物流部署自動送貨 誰是下一個走數的亞馬遜?安全警號響起 誰監管無人送貨機器?

上文節錄自第15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4月23日)《電商巨頭紛紛落場 自動送貨有望普及》。

【科技.未來】更多相關文章:測試隧道開幕在即 一窺馬斯克的地底交通夢地底交通夢空白處處 馬斯克創新視野能否實現?自駕車競賽:科技公司Waymo對決傳統車廠GM自駕車面世前 兩大問題仍需處理國家及企業爭相研發 水上交通掀無人革命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第一屆武博】武術唔關你事?手感、眼界、反應、身體協調、雙手控制能力,一定關你事!武博「武館街」內的8個武術遊戲,讓你逐一挑戰,親身體驗武術的樂趣,記得約定好友一同前來踢館!5月3至5日,眼界.決定境界,九展見!按此立即購票,或按此瀏覽武博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