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革命.二】6億可以整到乜? 學者:頂多翻新吓批盪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豪撥6億元翻新全港三成公廁,平均每所公廁獲250萬元,數字上看似非常充足。惟過去三年食環署合共耗費1.4億元翻新公廁(平均每所成本425萬元),雖較預算案所提金額多近一倍,但部分翻新公廁短時間再現滲水及損耗問題,令人質疑今次撥款是否「夠用」。今次撥款似乎忽視了另一個遺留已久的公廁問題—旱廁和臨時廁所。政府自上世紀90年代起開展增建永久公廁和改建旱廁工程,但多年來進度緩慢,背後原因是甚麼?
參閱食物及衞生局資料,過去三年食物環境衞生署合共耗費1.4億元翻新34所公廁,平均每所公廁成本425萬元,雖較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所提金額多近一倍,但部分翻新公廁短時間再現滲水及設施損耗,令人質疑今次撥款是否如該署早前所述般「夠用」。
廁協:翻新計劃應恆常化
資深水務工程業者、香港廁所協會副會長熊志權雖對政府撥款翻新公廁表示歡迎,但批評有關撥款僅屬一次性,且涵蓋面過小,實際成效有限,「(翻新)三成公廁是有一定幫助,但不足以改變本港公廁普遍殘破的局面……以政府現時的財政盈餘來說,把翻新計劃擴大至全港所有公廁或升格為恆常化計劃,並非完全不可行。」
熊志權續說,部分公廁歷史悠久,小修小補不足以根治積累經年的設施損耗、衞生及滲水問題,必須進行大規模翻新才能「斷尾」,250萬元頂多重鋪公廁外牆批盪或更換部分損毀設施,若要依照食環署早前所述般進行全面修葺和引入高科技設備,估計至少須上調一倍預算,才能滿足所有要求。
現時業界一般沿用「CASH」標準,即以舒適性(Comfort)、便利性(Accessibility)、安全性(Safety)和衞生性(Hygiene)評定廁所質素優劣。熊志權認為,公廁內應設有可供存放隨身物件的置物架和掛鈎,並安裝無障礙設施,方便長者和殘疾人士使用,同時有充足燈光和通風確保內部潔淨乾爽,才能給予市民良好的如廁體驗,「按本港公廁管理和規劃現況而言,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外判制存漏洞 衞生問題惡化
要提升公廁質素,單靠撥款翻新「硬件」並不足夠,還要「軟件」配合。為應付日益增加的服務需求,食環署自2002年起將公廁清潔服務外判予合約承辦商,由其自行聘請和調配清潔工到高使用率公廁當值,提供即時清潔及補充廁所用品服務。在2017/18年度,食環署總共委派909名外判清潔工執行公廁管理工作,涉及服務合約金額總值21.5億元,可惜花費了巨額金錢,卻未見得換來優質的服務。
2017-18年度 (截至2017年12月31日) |
|
外判服務合約數目 | 152份 |
支付予外判服務公司的總金額 | 21.582億元 |
外判服務合約潔淨工人數目(包括廁所事務員) | 9,217人 |
資源來源:食物及衞生局
食環署現時採用實地巡查等「成效為本」方法監察承辦商表現,一旦發現違反合約訂明人手及清潔頻次要求,會用口頭警告、發出失責通知書及扣分等方式懲處。不過,審計署早於2007年發表調查報告,質疑上述監察方法成效,例如食環署未有將定期擬備評核報告的工作全面電腦化,不但衍生漏簽及記錄遺失問題,亦拖慢部門整體工作效率。
審計署更注意到,食環署容許督導人員自行策劃日常及突擊巡查工作程序,毋須交由管理層審批,導致每次巡查的時間、範圍和程度嚴重不一致,影響評核報告的可信性;加上食環署不管各承辦商服務表現參差,一律在評核報告中填寫「良好」總評,間接保障承辦商不會因違規而受罰或被終止合約,難言公允。
記者在巡視各區公廁期間,亦發現清潔工工作裝備頗為簡陋。有清潔工反映,承辦商未有為他們添購通渠泵、鋼絲刷等必要清潔器具,更換損毀器材的申請亦石沉大海,迫使他們只能用地拖清除馬桶內的垃圾和排泄物,或者繼續使用早已「打柴」的水喉洗地,「單用手開不了,要用鉗子『夾硬』開掣,才能洗廁所。」
食環署職工權益工會副主席李美笑表示,政府一貫以「價低者得」作為公廁清潔服務合約招標原則,承辦商惟有「慳皮」壓縮成本,包括着清潔工自行準備清潔器具、選購價錢低廉但品質存疑的廁所用品等,又指工會早前得悉有承辦商強迫清潔工用自來水稀釋梘液。她警告情況早已失控,敦促政府善用今次翻新公廁的良機,徹底改革清潔服務外判制度。
旱廁臨廁問題 多年懸而未決
今次撥款似乎忽視了另一個遺留已久的公廁問題——旱廁和臨時廁所。本港開埠初期鼠疫、霍亂和傷寒橫行,為改善環境衞生,港英政府自1860年代起立法禁止隨地便溺,並開始在各區興建須定期僱人「倒夜香」清理的公共旱廁,卻引發惡臭和蚊蟲孳生問題。直至沖水馬桶於二戰後引入本港,當局才陸續將旱廁改建為接駁下水道的沖水式廁所,並於2000至2006年間推展「公廁翻新計劃」,為全港公廁進行現代化升級工程。
至於下水道基建較貧乏的新界及離島鄉郊地區,港英政府早年透過建造公共旱廁滿足居民便溺需要,並自上世紀90年代起,陸續將附近設有下水道的旱廁改建為沖水式廁所,以及在個別因故未能動工改建的旱廁試用新型真空或化學循環沖廁系統,可惜最終因成本過高而擱置。
直至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發,為杜絕疾病傳播,食環署翌年始推展大規模旱廁翻新計劃,包括將化糞池改建為地下貯糞池、加裝生物處理和污水循環系統等,截至2013年,該署共撥出9億元翻新全港441所旱廁,但至今尚有約一成即52所旱廁,被當局以位置過於偏遠、位於私人地段或難以接駁下水道等理由,遲遲未納入翻新及改建計劃。
除了旱廁升級無期,部分地區礙於政府聲稱「沒有足夠理據支持」增建公廁,僅能使用簡陋的臨廁。例如東涌逸東邨於2001年入伙,但食環署至今仍以區內有其他公共或私人設施開放廁所為由,未有因應人口增加而增建永久公廁,邨內近四萬名居民若人有三急,可能要強忍惡臭使用路邊臨廁,又或到數公里外的馬灣涌村或侯王廟公廁,規劃上明顯不足。
連計東涌逸東邨,目前食環署在全港118個「環境或技術所限而不宜興建公廁」的地點設立臨廁。《香港01》早前去信政府查詢有關改善社區公廁配套的時間表,食環署發言人回覆,署方將繼續與建築署研究可行的公廁翻新及改建方案,包括把個別旱廁改建為沖水式廁所、原址翻新、拆卸或重置等。
借鏡外地經驗 「公廁革命」指日可待
本港一直未有訂立明確公廁設計及規劃標準,對上一次政府就此頒布決策,是立法會2015年三讀通過修訂《建築物(衞生設備標準、水管裝置、排水工程及廁所)規例》,將公共場所男女衞生設施數目比例上調至1比1.6。《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雖有詳列公廁的經辦和管理規定,但有關法例近廿年未有更新,早與都市發展脫節。
針對公廁硬件配套,台灣內政部營運署早於2010年頒布《公共建築物衞生設備設計手冊》,就廁所設計、設施配置和數目比例設立明確準則,包括採用直角型蹲式馬桶消除與地台之間罅隙、選用接縫較少的大型磁磚避免藏污等,務求創造「整齊化、人性化、現代化」的如廁環境。
為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的「廁所革命」,中央住房城鄉建設部亦自2016年起實施全新《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並斥資超過16.4億元人民幣(約19億港元)贊助地方翻新及改建全國多達11.4萬所公廁,以及研發應用程式,供市民舉報管理不善或設施損毀的公廁,提高施政成效。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談及內地大推「廁所革命」,強調港府也有決心改善公廁殘破及衞生問題。惟觀乎今次撥款安排,能否妥善翻新硬件仍成疑問,亦沒就改善軟件服務提出對策,難免令人質疑有關措施是否純屬「跟風」作秀。公廁質素不只與市容有關,更關乎市民身體健康及生活福祉,政府不應等閒視之。
上文節錄自第15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18日)《不治標 不治本「公廁革命」未竟全功》。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