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癡心歌迷籌拍《拾芳》 回憶美好年代的追星歷程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這幾年幫過不少雜誌拍攝明星封面照片,記得拍攝台灣明星羅志祥時,影樓樓下平時寂靜的街道,泊了五架七人車,一大班彩衣短裙仔的少女站在路邊聊天,從中午一直等到傍晚,只為看到心儀的明星一眼,大家簽個名、拍個照,送上大束的照片和花朵,還有幾個自製的燈光大字牌為偶像打氣。這情景勾起了少年時代的我,曾經跟同學到廣播道追星的日子。那時候,青澀的少年一臉青春痘,卻沉迷於楊過小龍女,也鍾情於四大天王,那年代還真有同學去報考電視台,參加影迷會,還有跟天王的導師學唱歌,彷彿年少的日子沒追過星就浪擲了青春!撰文:曹民偉

今年10月10日是一代巨星梅艷芳五十五歲冥壽,也適逢她逝世十五周年,其歌迷會「芳心薈」特別籌拍了一部紀念她的影片,名為《朝花夕拾.芳華絕代》(Dearest Anita,簡稱《拾芳》),共同執導該片的高志森、梁柏豪更憑此於第14屆《中美電影節》中獲頒「年度最佳導演獎」。

上年,梅艷芳逝世十五周年,其歌迷會「芳心薈」特別籌拍了一部紀念她的影片,名為《朝花夕拾.芳華絕代》。(電影海報)

該電影乃根據歌迷們的真人真事改編,靈感源自五年前的梅艷芳遺物拍賣會,當時,餘下一些她所收藏的歌迷紀念品,被丟到垃圾站,一眾歌迷不忍心之下,不理骯髒,努力在垃圾車斗上拾回偶像珍愛的遺物,並逐一將之物歸原主。在歸還的過程中,發現猶如電影五位主角的經歷般,各人均有着自己成長的故事。影片正是透過這些故事,折射出偶像梅艷芳對他們的影響及令人永誌難忘的生活細節。

在《拾芳》中,歌迷Edith(郭羡妮飾)自幼膽小怕事,卻受到梅艷芳對人主動友善的作風而感悟,變得開朗積極,成為教導小朋友的戲劇老師;而梅艷芳的樂善好施則啟發了Ken(林德信飾),他受惠於梅在2003年發起的「茁壯行動」,擺脫了家庭困境,成就了他的人生理想;Perry(黃榮傑飾)受梅艷芳的堅毅性格激勵,重拾自信,堅定對理想的追求;Kiki(方惠盈飾)則有感梅艷芳對歌迷的不離不棄,重新相信人性真善美,並自立創業;而胡杏兒飾演的Amy與梅相識於微時,見證了偶像對友情的執着,以及巨星背後的真性情。

禮輕情重 明星對粉絲很親切

我不算是梅艷芳的粉絲,但在成長年代,身邊卻有不少朋友是她的迷哥迷姐,那年代,為買一張偶像演唱會門票而通宵排隊絕不為奇,也不像今天,目的是為了炒賣。曾經跟過歌迷會成員去演唱會,原來晚上才開始的演唱會,大家從早上已經集合製作偶像名字的燈牌,那時一班少年人不曉得為何懂得去鴨寮街買會走動的燈管,還有充電池等,裝嵌在紙牌上,幾個組別的歌迷,各自費盡心思去製作愈加漂亮的燈牌。

最厲害的是每個歌迷都早已準備了自己私下製作的小禮物,有的是紙黏土的小公仔,有的是拼貼畫,有的是合照的相冊,也有人自製了心形蛋糕,而毛公仔與花束更加是最便捷買得到的常見禮物。

梅艷芳去世11週年,粉絲舉辦活動悼念已故天后。(視覺中國)

演唱會前,偶像跟歌迷小聚會,大家送禮物給偶像,然後各人跟偶像合照,在還未有微博與臉書以前,粉絲真的寫下一封封情書寄給偶像,其中一位歌迷更找我寫了一首小詩,送予這位芳華絕代的歌后!

那些年,為了追星,要捱更抵夜、捱凍捱熱,對歌迷來說,這些都是十分值得和享受的過程,因為辛苦過後,只要見到偶像一面,即使只是看到一眼這樣小的回報,便已經心滿意足!那時阿梅對粉絲們很親切,像個大姐姐般,叫歌迷不要學她染髮,平日等她,又不准超過凌晨兩點。有次在山上拍戲到兩點,更用保母車載小影迷回市區,她處處為歌迷設想,所有粉絲的小禮物都闢間房間珍藏着,這樣的偶像怎不叫人心甘命抵地去追隨。

相對於對歌后的鍾愛,自己少年時代,倒是更迷譚詠麟(阿倫)。那時中學班上從大家的打扮已經可以分辨出哪幾個是阿倫迷,哪幾個是張國榮(Leslie)迷。後來則出現「四大天王」,比如梳郭富城頭的。那年代,學期末音樂會就是《霧之戀》大戰《愛慕》,再後來則是《遙遠的她》(張學友)決鬥《今夜妳會不會來》(黎明),偏偏幾個留長頭髮的搖滾band友同學,唱着外國重金屬樂隊Led Zeppelin的搖滾樂,贏得最多女同學呼聲,後來這四個長髮band仔,真的去參加了伊館舉行的「嘉士伯流行音樂節」競賽部分,還得了個優異獎。

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左起拿獎杯的人:汪明荃、張國榮、譚詠麟。(視覺中國)

那時代的年度樂壇頒獎典禮,總出現阿倫迷跟Leslie迷對罵的場面,在忠實的樂迷心目中,所鍾愛的偶像就是完美的典範,散發着熠熠星光,一舉手一投足都魅力非凡,看得人神魂顛倒。看完演唱會回家,還要一邊模仿着偶像台風,一邊聽着那張磨得很花的黑膠唱片,那時候買一張阿倫的《霧之戀》又或者有Leslie大熱歌曲〈Monica〉的《張國榮LESLIE》黑膠唱片,是真的要節衣縮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張黑膠唱片大約賣三十元,平民階層只有約一千元月薪。

據統計,阿倫的《愛情陷阱》(1985)和張學友《真情流露》(1992)是當年賣得最好的白金唱片,兩碟合共銷量100萬張(《愛》60萬張,《真》40萬張)。以1985年香港人口545萬人計算,差不多每九個人就有一個人買了《愛情陷阱》唱片,街頭巷尾由朝播到晚,這才真的能夠稱得上風靡萬千歌迷。當然還未計沒錢買黑膠唱片的人,我們這些還在念書的小歌迷,惟有花五元在街邊唱片檔,錄一盒卡式帶來聽。

繼續閱讀:偶像崇拜投射理想 新一代追星需理性思考

上文節錄自第14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17日)《<拾芳>:從紀念梅艷芳到追憶美好年代追星若夢,為歡幾何?》,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相關文章:【天價明星】離地片酬折射內地娛圈貧富懸殊 點擊率就是一切?【天價明星】粉絲經濟造就流量明星 小眾藝術家無人尊重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曹民偉的文章:【古蹟保育.上】林鄭的保育成績單 是政績還是失古蹟保育.下】一切注重成本效益? 商業與文化如何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