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逛書店.六】歸隱元朗田野之間 「彼此分享」比比書屋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提到香港的書店,最早可追溯至1914年皇后大道中的「商務印書館」,三十年代印刷廠遷至北角區新址,「書局街」亦因此定名。戰前香港已有亞洲石印局為東華三院印刷醫書,以及印刷通勝與木魚書的五桂堂、天寶樓、藏經閣、廣經堂、永經堂等十餘家雕刻木板印刷的書堂。1949年解放時代,新加坡大眾書局及上海書局紛紛來港立戶,那年代本土亦有馬錦記等出版商兼書商,那年代的書店大多數有一半是賣文具的,而旺角洗衣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出現不少於行人路旁以木箱擺賣書籍的小店,據「新亞書店」老闆蘇賡哲說:「那時候很多中國大陸的線裝書都當作廢紙運來香港,造就了一些小書店售賣這些故紙書的生存空間。」世界各地研究中國歷史的人都愛來港購買這些舊版書,造就了本地二樓書店蓬勃發展的奇怪現象。撰文:曹民偉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香港的行人路旁出現了不少以木箱擺賣書籍的小店。(Getty Images)

蘇先生還說到六十年代很多出版社都是由職員揹着新書到港九各大書店推銷及送貨,那時最好銷售的主要是教科書籍、兒童圖書,還有梁羽生及金庸的武俠小說,令書店一直興旺到九十年代。「我不認為電子書能夠取代印刷的書籍,反而是現代人愈來愈分心於手機網絡,讀書的時間愈來愈少,才令書店成為日暮西山的行業!」

今日香港的二樓書店式微,旺角「新亞書店」由唐樓地下搬上閣樓,再到三樓、四樓,之後到了商廈的十六樓!惹人流連的,還有由戲院帶動的油麻地「Kubrick」、MCCM Creations在酒店規劃的「MUSE」視覺設計書店、在北角地下有貓有書的「森記圖書」。

香港人以不變應萬變,也以萬變應不變,想到不如將書店開到「山旮旯」的錦田田野之中,要來的就來,不要來的就不來——「比比書屋」,正是一對退休夫婦Ringo與Teresa以小狗比比命名,意思也是廣東話「畀畀」(彼此分享)的意思。若然乘坐西鐵來到錦上路站下車,大抵要經過十幾頭惡犬,以及植物小森林、魚塘和野牛群,乃至聽到小羊咩咩叫,才算抵達這家大江浦村的小鐵皮書屋,夏季到來還附送蜻蜓和蟬鳴。

遠遠看到一家豬欄似的鐵皮屋,上邊三道牆分別繪畫着日出、日間與日落三道景色,你的手腳應該有點曬黑也有點蚊叮,這樣踏進讀書的環境也不壞。艷陽下、豬欄旁,就在這裏聚集了5,000本書,「比比書屋」彷彿是以前中國人的天一閣、文淵閣那樣隱於山中的藏書樓。若說這裏揀書有什麼標準?老闆的喜好就是標準!於是有機耕作、有機食材和紮染類型的書,堪稱全港最齊備,竟然還有四、五十本專門講豆腐的書。

「比比書屋」是退休夫婦Ringo與Teresa以小狗比比命名,意思也是廣東話「畀畀」(彼此分享)的意思。(資料圖片/洪昊賢攝)

Ringo自己喜愛《小王子》,於是世界各國語言版本一一收齊,當中還有客家話版本,認真教人佩服!他說,匆忙了大半生,退休以後搬到鄉郊只圖看看書,享受一下「慢活」:「慢活,是享受生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自然會快活。香港人步伐太快,好多事情都忽略了。比比書店其實是一個平台,組織志同道合的有心人,分享慢活態度。」

每周只開周五周六兩天,周五晚會為客人預備有機農作物的晚餐,平常日子就愛耕作做木工,種了黃豆就開辦工作坊,教授製作豆腐豆漿,豆渣又可做點心或變作泥土的堆肥,店主也種咖啡豆,飲完又將咖啡渣做紮染。這裏幾乎每周都有活動,找來不同導師辦紮染班、陶瓷作坊,還有靜觀運動及農耕工作坊等等。

香港地方少,像「比比書屋」這樣有意思的地方,很快就聚集了城中愛書、愛大自然、愛耕種、愛紮染、愛陶瓷、愛木工的人。Teresa開心地泡起一杯杯有機香茅茶、紅菜頭汁,她笑說:「退休以前沒得選擇,退休以後就自由得多,什麼都沒有刻意安排,所有事情都是應運而生。」人只要隨着大自然的規律生活,有點似《道德經》所說的「上善若水」,便會自自然然地,像水一般順應着環境:讀書有時、耕作有時、作息有時。

兩岸三地新型文化人近幾年紛紛開設書店,儼然這個文化精神場域,已成為一處展現創意亮點的領域,一個個象徵着複雜感情與惹人思念的名字:「西西弗」、「大隱精舍」、「字裏行間」、「貓的天空之城」……

城市人的腳步沒有因新型書店叢生而減慢,然而,在浮華與喧鬧、擁擠與紛繁的無止境物質追逐中間,總有一個可以放下面具、擱下疲憊身軀,享受精神靈魂深處的寧靜角落,這正是書店永恆的魅力所在,只希望未來城市能夠蔓生更多的個性書店。

假若真有一天,北京沒有了「言几又」、上海沒有了「衡山.和集」,廣州沒有了「方所」,台北沒有了「閱樂」,香港沒有了「比比」,彷彿滔滔汪洋之中抓不着依託的浮桴,黑夜裏城市暗角關了燈,那是一種惘惘的威脅,像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

上文節錄自第11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7月9日)《兩岸三地新型書店集錦 書香飄在創意中》。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曹民偉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