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堂|「千手擒拿」開創韓門武藝 中央國術館第一名成績畢業
國共內戰,令中國武術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巨變。一批優秀的武術家,從此飄洋過海,在寶島上另僻新天地。除卻八極拳的劉雲樵外,還有一位號稱「武狀元」的宗師,他不僅將北少林拳法傳遍世界,門下弟子亦是人才輩出,至今依然是台灣國術界的中流砥柱。
這位武狀元,就是在南京中央國術館考獲第一名的韓慶堂。
韓慶堂(1901—1976),山東即墨人。幼年在私塾讀書,後離鄉前往青島做工,在當地遇到了少林拳師孫茂林。見識到孫茂林的過人腿功後,韓慶堂心生崇敬之情,懇求孫茂林收他為徒。當時孫茂林乃街頭賣藝人,為顯誠意,韓慶堂經常走到孫茂林的演武場幫忙。而孫茂林也趁機在收攤後的空餘時間,傳授韓慶堂武藝。表面上,這些技術如刀抹面、斷卵石等,都盡是些雜耍動作。但究其根本,卻是非常吃力的外家功法。孫茂林將它們跟北少林的「抽筋拔骨」(一種鍛煉筋腱及關節的功夫,每個門派均有其獨特的做法)技法混合傳授,令韓慶堂很快便成了孫茂林當賣藝時的活招牌。
可惜的是,畢竟韓慶堂只是途經青島做工,無法持久待在孫茂林身邊。孫茂林唯有將他轉介給好友姜銘九,代為照顧。姜銘九也是山東的少林長拳名家,有別於孫茂林的訓練方法,他更為着重步法的靈活性。從他身上,韓慶堂學懂了「行步」和「小矮步」兩種步法,並弄清楚了演拳、練拳與用拳之間的關係。韓慶堂獨有的「韓門武藝」,自此漸見雛形。
1917年,馬良(1875—1947,民國時期軍閥,曾創編「新武術」體系,後因漢奸罪死於獄中)創立山東武術傳習所,影響甚廣。韓慶堂遂投入該所學習,並跟所內教習常秉章及韓愧生,分別學習梁山功夫和埋伏拳。韓慶堂亦是在這段期間,開始鍛煉摔跤技法。
1929年,韓慶堂進入南京中央國術館首期教授班,學習多種拳藝,尤以擒拿術最為擅長。當時他與摔跤名家楊法武為同窗,因此他經常向其請教古少林武術與摔跤技巧,並和曹宴海、馬承智(兩人均為名動一時的擂台好手)等人相互切磋。而在少林武術以外,韓慶堂亦隨楊澄甫學習太極拳,之後更在「劍仙」李景林(1885—1931,民國將領,名滿天下的劍術宗師)門下學習武當劍法。1928年,南京中央國術館舉辦首屆國考,韓慶堂名列中等。翌年又在浙江國術遊藝會中之全國擂台賽上,獲得第七名的佳績。
在教授班學習期間,韓慶堂比以前更加用功不懈,多次在各項考核中取得館內第一。1930年,韓慶堂以全館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在同儕中贏得了「武狀元」的稱號。之後,他被高薪聘請至浙江國術館擔任註館教官,並與好友曹宴海私下更一同創辦了「吳山國術研究社」。在革命元老兼劍術名家黃元秀生的大力資助下,「吳山國術研究社」最後更名為「杭州第三國術教練所」。
1934年,國民政府軍警單位需要師資教授軍勤人員,韓慶堂便從浙江國術館調至「浙江警察學校」擔任技術教官。1947 年,韓慶堂與一批軍政而要員率先遷台,並在當地擔任「中央警官學校」技術教官。從此,韓慶堂紮根台灣。除了警察學校,他亦在各大專院校成立「國術社團」。他的精堪武藝與武德,一直被台灣國術界專崇。而在他多樣絕學中,尤以擒拿術最為人津津樂道,故他在武術界中素有「千手擒拿」的美譽。
不幸的是,韓慶堂生平非常好酒,幾乎無酒不歡。晚年受聘至菲律賓傳授少林武藝時,誤飲假酒導致酒精中毒,引發中風。在家人的看顧下,韓慶堂於1976年逝世,享年76歲。
雖然身歿,但韓慶堂對少林武術的影響力卻依然如故。他的門下弟子,多次前往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傳播武術,令韓門的武藝遍布東亞。而在他眾多的弟子之中,以沈茂惠、姜長根、唐克杰、王建緒、孟憲明五人最為有名,有「韓門五虎」之稱。
特別鳴謝韓慶堂先生嫡孫——韓基祥先生,為本文提供大部份參考資料:http://bit.ly/2osyOv1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