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無關|牛郎棍:織女沒用過的兵器 源於清初的山東省非遺武術
今天是七夕,跟大家介紹與「牛郎織女」無關的「牛郎棍」。牛郎棍是乳山「牛郎門」武術中所使用的主要武械,2009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下為大家簡介一下牛郎棍的歷史。
牛郎門的歷史
蕭明魁的《牛郎棍:牛郎門秘傳棍法》記載了牛郎棍及牛郎門的歷史:「相傳,牛郎棍為清初農民起義領袖于七所創」。
于七,名于樂吾,號孟熹(1609~1702),是山東省棲霞縣唐家泊村人,在明末科考得中武解元。明亡後,他於清順治五年,在鉅齒牙山領導農民起義,後被清兵重兵包圍殲滅。于七在師父協助下突出重圍,身負重傷逃至寧海州西南鄉留格莊村(現山東省牟平縣埠西頭鄉留格莊村),被早起習武的青年蕭思德救回家中。
期間,于七見蕭家忠厚善良,又有救命之恩,便將自己身世如實相告。蕭公對于七之舉早有所聞,便以僱用的「看牛倌」為名,將于七隱身於家中,並讓兒子思德輟學幫助他。他們二人以看牛為業,早起晚歸,很少與村民們相見,躲過一次次清廷的緝捕。
于七見朝夕相處的思德聰慧機靈,膽識過人,又有紮實的武功基礎,甚是喜愛,便收為徒。不僅將拳腳功夫傳授于思德,而且把自己平生所習之刀、槍、劍、戟、鞭等器械招法,融於一放牛用之短棍上,精心授于思德。思德盡得真傳,更把于七的功夫發揚光大。其後人將師傳之拳腳功夫取名為「徒手靠」(後稱牛郎拳),師傳之棍法定名為「牛郎棍」,逐漸形成了以拳為本、以棍見長的一個武術流派,統稱「牛郎門」,並作為蕭氏家族的護族秘技暗自傳承。
直至1983年,牛郎門第十三代掌門蕭明魁才打破族規門律,將牛郎棍等功法資料公開,向社會傳授和推廣。2008年,牛郎棍被列入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唯一的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列入其中。2009年,乳山牛郎棍被列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
牛郎棍技法簡介
據「乳山市文化館」網頁介紹,牛郎棍整合了刀、槍、劍、戟、鞭等各兵器的技法,主要套路有田字鞭、十字鞭、一字鞭、雙折鞭、單折鞭、龍虎鬥鞭、長蛇鞭等。
牛郎棍的基本功法包括:手形、手法、棍法、腿法、身法等。手型主要有掌、勾、握等。手法主要有半握拳、日字拳、擺拳等。棍法主要有挑、劈、架、戳、掃、格、撩、攉、點、刺、絞、剁、舞、壓、擰、撥等。步形腿法主要有弓、馬、僕、歇、虛、並、丁、叉等。身法主要有閃、轉、騰、竄、縮等。並根據搏擊需要,加以點穴技法,先擊要害,有效地提高了禦敵防身功能。
牛郎棍的主要特徵是拳械齊全、系統嚴密、一械多用、風格獨特,男女老少皆可學練,易於普及推廣,並具有十大風格特點:講陰陽、重意念、走螺旋、發寸勁、練腰勁、氣自然、形逼真、神懾人、多套路、易推廣。
參考資料:
蕭明魁《牛郎棍:牛郎門秘傳棍法》,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年。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