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面甲|古代中日將士為何遮住面孔 古羅馬騎兵竟有特別用途?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在古代中西歷史中,不時都有軍士面戴面甲作戰,刻意令人看不到他們的容貌。其實除了保護功能外,它們還有什麼功用呢?今天跟大家談談古代中國、日本、羅馬的一些面甲例子。

古代中國面甲:蘭陵王、狄青

蘇村出土商代面甲繪圖。(圖片來源:知乎)

根據出土的青銅器,早於商周年代已使用面甲,主要以銅面具用於儀式上。以1976年中國陝西省城固縣蘇村出土商代青銅面具為例,它直徑11CM,背部有兩個鈕用來穿帶繩。根據專家估計,商周時代青銅面甲除了加強戰爭防禦外,亦有用於戴在死者面部,使死者靈魂在陰間得到保護、或者神職人員用在祭祀場合用來作法器,用來溝通天地神。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名名將於戰陣戴面具聞名,一位是「蘭陵王」高長恭,另一位是北宋名將狄青。而這兩個人經常戴面具出陣,除了戰鬥需要外,還有一個特別原因。

以狄青為例,相傳他每次上陣均戴形象恐怖銅製面具,披頭散髮,給人一種威懾感。在小說《萬花樓》中這面具又叫「人面金牌」,小說中更說這面具有邪力。由於這面具已成為他招牌,所以每次他上陣殺敵,所向披靡,敵人都認得他而沒人敢與之抗衡。而《宋史》是這樣描述狄青:「(狄)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宋哲宗年間,皇帝為公主挑選駙馬時,都以狄青兒子狄詠作參考標準來擇。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見狄青是一個頗為俊美男子,他可能與有美男子聞名之世的蘭陵王一樣,長相俊美而給人有「小鮮肉」感覺,為了增加威懾感而面戴恐怖猙獰面具。

日本武士面鎧:鬼頭獅面嚇死馬

+4

而從日本的面甲來參考,面盔甲形制大致分為四種:面頰(全面甲式)、頰當(半面甲式)、猿脥(側臉以及下巴)、燕形(沒有錏鍜的猿脥)半首,即保護額頭,側臉的護頰。四種樣式互相搭配,選擇性裝備。

在日本,戰國時代的面甲叫「面當頰」,以沒有鼻子的越中頰、燕頰為主,另有目下頰、總面等,幾乎所有面頰當都帶有名為「須賀」的構造,而據面甲形制推斷其設計源於中世紀的半頰。而「須賀」為懸吊構造,通常採3段或5段構造,寬度則以一般人的喉嚨為準,不過江戶時代中期以,也有出現做得特別大的須賀,稱為「大須賀」。(1)

在平安時代中期起,日本流行大鎧,武士配合頭盔、面頰和須賀,又有「鬼頭獅面」之稱,除了保護用途外,日本武士相信帶著鬼怪樣的頭盔,可以起到震懾作用。據《日本外史》卷十六記載明朝中日朝鮮戰爭時,日本的鬼頭獅面讓「明(車)馬駭。行長(註:小西行長,日本侵朝大將)麾兵蹂之,大勝」,面具的驚嚇度讓明軍馬匹受驚。後來隨著戰爭日漸頻繁和平民參軍、火藥武器出現等因素,大鎧漸不適用或不便普及於新型形態戰爭,而漸被較輕身簡便的胴丸、腹卷和具足等所代替。

古羅馬騎兵的人面面具

Emesa頭盔(又稱Homs 頭盔)是公元一世紀初的羅馬騎兵頭盔。它由一個鐵制護頭和面罩組成,面罩上覆蓋著一層銀片,呈現出個性化的臉孔肖像,可能是參照土兵本人面貌而製。1936年,敘利亞警察在現代霍姆斯市(Horns)的一個墓群中發現了這個頭盔,並將其收歸國有。最終它在大英博物館進行了徹底修復,現在被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收藏。

根據羅馬時期史學家阿里安在《Techne Taktike》中記載,這些面罩用於檢閱、模擬作戰訓練之用,它不只覆蓋頭部和臉頰,而是適合騎手的整個面部,更設有眼睛孔洞。

外國歷史YouTuber 「Metatron」曾製作分析影片,片中指出Emesa頭盔的保護性能良好,眼睛狹窄的眼縫保護性高且視野良好,有可能亦會用於真實戰鬥當中。他認為面無表情的面具,或能對敵軍產生心理威懾之用。

(1)三浦一郎 著、王書名 譯:《日本甲冑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