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過夜粥|如何跟練功夫扯上關係 其實源於廣州武館獨有文化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在粵語當中,我們會以「食過夜粥」來形容學習過武術的人。到底為何「夜粥」會跟「練功夫」扯上關係?其實當中承載著上世紀習武者的生活點滴。

據傳昔日在廣州一帶的武館,在教場旁邊都建有火爐,作煲粥之用。一眾基層弟子由於白天要上班,通常是在黃昏或晚間時段跑到武館上課。練完後身體又累又餓,卻不能消化太多食物,於是他們在課後都會圍著火爐吃粥。這些粥通常是由武館的雜役或師娘等副手,在上課之初便開始熬煮。

所以廣東人說「吃過夜粥」,便有練過功夫之意。

延伸閱讀

天台武館:一部武館史 半部香港史

【短知識】何謂「夏練三伏,冬練三九」?

一碗平淡的粥水,背後卻是廣東武一道特殊的風光。(圖片擷取自https://bit.ly/2KQMdtG)

這種文化後來亦傳到了香港。據前輩所述,其時做徒弟的,每日下班就輪流負責買菜,然後到武館做晚飯。之後便一齊練武,直至夜宵時間才離去。由於香港的武館地方比廣州狹小,很多更是在天台僭建的,根本不具備圍爐吃粥的條件,因此有知道門路的小販,特別喜歡在每夜十點之後,在武館林立的地區,以手推車售賣粥品。做完劇烈運動,吃碗容易消化的粥,既可充飢,亦不影響睡眠。附近食肆有見於此,亦紛紛提供宵夜粥品,「食夜粥」的傳統,遂得以承傳下來。

延伸閱讀

《武館》中的南北拳術

【葉問:終極一戰】宗師的落魄與愛情 走下神壇的真正傳奇

【訪問】麥勁生回顧百年國術未解難題

【點擊圖片了解港澳兩地的天台武館】

+2

隨著天台武館日漸式微,小販又失去了生存空間,「夜粥」文化也就消失了。今天的習武者若然想吃夜宵,恐怕只得光顧快餐店和茶餐廳了。不曉得當下大家練習完後,會吃什麼呢?

【形意拳象形取意,有十二形之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