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冷麪食譜|自調面汁雙倍麻醬風味 必備3材料!起源日本有原因
撰文:鄒家鳳
出版:更新:
中華冷麪,看賣相,想起新加坡的「撈起」;看名字,又以為是中式美食。但原來它起源日本,據說由一間中華料理店於1930年首創。由於麪條是來自中國,故稱中華冷麪。主要把青瓜甘筍等配料切絲,拌上帶微酸的麻醬,清涼舒爽,簡單易做,在懶洋洋的夏天特別受歡迎。
中華冷麪自調醬汁 雙倍麻醬風味
中華冷麪,開胃醒神,皆因材料備有黑醋和麻醬,今次還增添了花生醬,加倍麻醬風味。配料有蔬菜有肉,甘筍、蛋絲、青瓜是「膽」,橙、黃、綠已色彩繽紛,雞肉、火腿隨喜,我以紅白色的蟹柳替代火腿,全部切絲,隨意鋪在冷麪上,拌上醬汁,未吃已經心情開朗。
冷麪在坊間有濕和乾貨兩類,濕貨在粉面店購買,一般都已煮熟,可用熱水輕燙,再過一過冷河便可,避免煮得過腍,影響口感。若超市幹資包裝的,可按指示處理。若找不到冷麪,也可用上海幼面或拉麪代替。
+3
食譜 | 中華冷麪(拌) |
材料 |
冷麪2個、蟹柳5條、雞柳3條、雞蛋2只、青瓜半條、甘筍半條 醬汁:黑醋25毫升、豉油20毫升、糖20克、鰹魚粉1茶匙、花生醫2茶匙、芝麻醬3茶匙 |
做法 | 1. 冷麪放入一鍋滾水,再滾盛起,放入冰水過冷河,瀝乾備用。 |
2. 把所有醬汁材料拌勻。 | |
3. 青瓜、甘筍切絲,蟹柳拆絲,備用。 | |
4. 雞蛋拂勻,以中火煎成蛋皮,切絲備用。 | |
5. 雞柳以少許鹽調味,以中火煎熟,拆絲備用。 | |
6. 把青瓜、甘筍、蟹柳、雞蛋、雞柳,相間鋪在冷麪上,淋上醬汁拌食。 |
健康小貼士:
中華冷麪選用的冷麪,像上海幼面,比一般以蕎麥麪作日式涼麪較高熱量,加上配料和麻醬、花生醬,一碟約有600-800卡路里。不過,加入的黑醋能幫助消化、提供抗氧化物,能改善便秘,降脂降膽固醇。
攝錄:李啟康、陳泳嵐剪接:陳泳嵐
相關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