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張欣宇倡設「免徵額」 收費只針對少數超量戶
撰文:凌益琛
出版:更新:
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至今半個月,反對聲音仍未平息,有親建制報章強調收費負擔令公屋劏房戶擔憂。當局近日回應立法會議員提問時重申,試行期間會向所有試點免費提供指定袋,收費實施初期亦會向「三無」大廈、公屋和鄉郊村屋住戶提供容量為15公升免費指定袋,每戶120個以鼓勵減廢。
香港新方向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及總召集人劉暢博士在《香港01》的專欄撰文,建議政府先制定一個合理的家庭基本自用「免徵額」:即每個居民家庭每月可免費領取一定數量由政府統一提供的指定垃圾袋。這一做法類似於在垃圾收費中設置「起徵點」,在保障絕大部分市民不增加額外日常開支的同時,將「用者自付」的主要對象聚焦在少數超量使用的家庭。
由政府統一提供基本自用的指定垃圾袋,一定程度上可以扭轉目前相當一部分公眾將政策視為「全民徵費」的觀感。
張欣宇及劉暢指出,政府可以讓家庭自主選擇是否領取政府免費提供的基本自用垃圾袋,並給予放棄領取的環保先行者當月內以五倍積分參與「綠綠賞」計劃的激勵,提升這部分市民參與垃圾減量的積極性,以正向激勵的模式促進轉廢為材的行為。「事實上,類似『以獎代補」』政策工具已在內地得到廣泛應用,對於調動社會參與積極性、培育環保市民意識大有裨益。」
如此安排,既可以扭轉部分公眾目前存在的心理抵觸,為政策的落地爭取更多社會理解和支持,解決當下最大政治難題;也可以鼓勵更多的市民成為回收分類的參與者;而由於實際徵費群體聚焦於佔社會少部分的超量使用者,更可大大減少政策落實時的執法難度。
香港新方向強調,以經濟誘因推動分類循環,不是政治議題,而是治理問題,應被視為推動社會固體廢物管理模式革新的「當務之急」。張欣宇及劉暢寄語政府「大刀闊斧優化改善計劃,遊說爭取最大社會共識,避免一項旨在推動固體廢物回收再用的良性政策,在執行中變了味,淪為公眾眼中的『全民徵費』」。
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本周一(4月15日)起正在審議本年度政府開支預算,議員會否在星期三(4月17日)的環境及生態分節就垃圾徵費再向政府官員質詢,將受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