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美國重返保護主義 「公平貿易」從來只屬幌子
中美貿易戰終於開打,美國對總值34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貨加徵25%關稅,制裁措施已於上周五(6日)生效。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更揚言,可能會加碼對總值5,500億美元進口貨品加徵關稅。
由「自由貿易」到加徵關稅,反映美國「輸打贏要」的保護主義,必須強調,這場「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貿易逆差從來只是切入點,背後實是美國抑制中國崛起的長遠國策。自特朗普2016年登上總統寶座以來,美國的貿易政策急劇轉向。先是在上任兩個月後,宣布退出由前任總統奧巴馬一手促成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其後再要求與加拿大、墨西哥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倒向保護主義 美國歷史常見
今年起,特朗普更將矛頭逐漸指向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堅持說兩國之間的貿易逆差達到5,000億美元,更形容此為「經濟侵略」,他的反擊頭炮是向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掀起這場「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
貿易戰號角響起,環球市場陷入一片動盪。但其實,回望以自由信念立國的美國歷史,每當美國政治或經濟格局生變時,選民及白宮轉向保護主義的例子並不少見。1930年代,胡佛政府為應對國內經濟增長放慢,將3,200多項商品和原材料的關稅大幅抽高至60%,被視為是大蕭條的導火線;1980年代起日本經濟崛起,列根政府屢次對日本進口鋼鐵、汽車、半導體等啟動「301調查」,最終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導致日圓大幅升值,令日本經濟步入長期低迷。
踏入21世紀,喬治布殊政府亦曾於2002年宣布實施鋼鐵關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估計措施令美國GDP減少3,000萬美元;就連標榜自由主義的奧巴馬,同樣曾於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對中國進口輪胎徵收高達35%關稅。何況特朗普當初能夠入主白宮,依靠的正是「鐵鏽區」選民對中國進口貨競爭,以至其他社會現狀的不滿情緒,白宮在貿易政策方面針對中國,自然絕非巧合。
遏抑中國崛起 實乃美國國策
在「只有能服務於美國利益的才是好的」這個實用主義理論背後,不單純有經濟利益的考量,還是鞏固國力的保護罩。事實上,美國不止抑制中國崛起,而是打壓所有可能挑戰美國地位的國家,蘇聯、日本都曾是打壓對象。所謂的美中貿易逆差,從來都只屬切入點,背後牽涉的實是美國抑制中國崛起的長遠國策。翻查美國4月公布涉及1,300多項商品的關稅清單,當中逾半均與「中國製造2025」行業有關,包括航空、航天、信息和通訊技術、機械人技術等,劍指中國經濟轉型的意欲甚為明顯。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外媒訪問時亦坦承,美國計劃對中國進口徵收關稅,目的正是對付「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發展產業,要制約中國於全球經濟的話語權。
不過,這次連美國也沒想到的是,中國會一直奉陪到底,這也是前所未有的。令人擔憂的是,目前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贏得國內選民掌聲,加上美國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趨近,中美貿易戰恐怕仍會繼續升溫。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就估計,由於美國經濟向好,不會即時感受到貿易戰的影響,中美貿易戰將至少延續到明年才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