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到也門 拜登在選舉年求穩還是求不穩?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在當地時間1月12日、13日一連兩個清晨襲擊也門胡塞武裝組織(Houthis)數十個軍事目標之後,由民主黨籍前副國務卿副國務卿史坦柏格(James B. Steinberg)和共和黨籍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組成的美國代表團在14日賴清德勝選後一天迅速抵達台灣,以選後代表團的層級而言比以往都高,有可能進一步引來中方不滿。

美國代表團「火速」訪台的虛實

美國國務院11月11日確認將為派出代表團訪台之際,表明在台灣大選後派出前任官員隨同美國在台協會辦事處處長與待任總統和落敗候選人見面,是久已有之的慣例。

不過,相比起2008年馬英九首次當選、2016年蔡英文首次當選,這次的代表團級別明顯較高:在2008年,小布殊當局僅派出美國在台協會辦事處處長楊甦棣(Stephen M. Young) 選後兩天與馬英九見面,沒有包括前高官;2016年,奧巴馬當局則派出前副國務卿伯恩斯(Bill Burns)選後兩天與蔡英文見面。兩個美國代表團的級別都不及這一次。

雖然部份媒體在有關這次美國代表團訪台的報道中大幅渲染其抵台之急,但拜登在台灣問題上無論在選前還是選後也明顯是在採取漸進策略:正如其多次示意將會軍事保衛台灣、隨後又以一中政策不變之說收回言論的逐步推前一般、史坦柏格和哈德利的訪台只是顯示美台進一步親密的外交姿態。

其中,史坦柏格其實早在2021年拜登上台之初已獲白宮邀請隨同一位民主黨前國會參議員和一位共和黨前副國務卿訪台。相對於此刻鷹派滿佈的華府,史坦柏格依然主張美國對台政策需要維持「戰略模糊」的平衡,只稱面對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及其以力量屈服他人的意願,美國維持一中政策底層原則的方式需要適應於時局。

而哈德利如今則更像是一個外交史的見證者,到最近也在華府的外交智庫圈子中為其擔任國家安全顧問時小布殊相對鴿派的對華政策辯護,稱當時美方把握了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將中國帶進國際體系中的機會。

也許是為了緩減中方對於這兩名美國兩黨前高官「火速」訪台的不滿,拜登1月13日被問及台灣選舉之際也聲言「我們不支持獨立」。

拜登1月13日被問及台灣選舉之時聲言「我們不支持獨立」。(Reuters)

可見預見,在台灣選出賴清德之後,拜登的對台政策也將會以漸進地加強武裝台灣、緊密化美台關係的原有方向發展,在2024大選年中,「穩定」依然是主軸。

然而,在選情落後特朗普之際,我們也不能低估拜登故意利用國際不穩定局勢的可能。在台海甚至南海製造危機,風險太大。但也門胡塞組織對於紅海商船的襲擊,似乎就為拜登提供了一個展現美國領導力的機會。

紅海局勢升級對拜登有利?

在美國劇烈的兩黨對立當中,打擊胡塞武裝大體上依然是兩黨共識。共和黨的參眾兩院領袖都表態支持,就連特朗普對於拜登空襲胡塞的「批評」推文,其批評論點也沒有放在也門,而是指向拜登2021年從阿富汗撤軍的混亂,以至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患癌遲報、臥病辦公,甚至同美國在中東「擊敗伊斯蘭國(ISIS)」扯上關係。只有部份左翼民主黨議員和激進共和黨議員反對拜登未經國會同意作出轟炸的決定。

拜登最終決定先發制人主動打擊胡塞武裝的陸上軍事目標,一方面是出於現實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出於政治考慮。

紅海危機:美國領導的美英聯軍對也門胡塞武裝展開空襲,美軍一枚飛彈從軍艦上發射。(美國中央司令部/Reuters)

美國的紅海護航行動(「繁榮衛士行動」)並沒有足夠的軍艦去保護所有紅海商船,以防空導彈攔截胡塞極低成本的無人機,也難以持久。因此,從現實角度來看,拜登的選擇就只有放棄護航,或者主動打擊地面目標。

問題是,主動打擊地面目標並無助阻止胡塞持續對紅海航運構成威脅。

以也門北部為大本營的胡塞武裝,自2015年以來長期遭受主要來自沙特的空襲,但其針對沙特目標的導彈襲擊至2021年甚至造成沙特防空彈藥不足,被迫救助當時依然因卡舒吉事件而視沙特為「被放逐之國」(pariah)的拜登。由此可見,美國(同英國)運用上百枚精準導彈針對數十個軍事目標的打擊,難以一次過擊潰胡塞發動攻擊的能力。

事實上,根據《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官員消息的報道,這一連兩次的襲擊只大概破壞了胡塞攻擊能力的20至30%。而胡塞事後也表明會繼續攻擊紅海商船和報復區內美軍目標。

既然明知空襲成效不大,為何拜登最終還是決定要打擊也門的胡塞地而目標?

答案是,無論胡塞如何反應,對拜登而言,都有政治上的好處。

有駛進紅海的散貨船特意表明船員全是中國人,可能是要向根據航運資訊網站確認商船位置來發動攻擊的胡塞武裝組織表達「事不關己」之意。(X@clashreport)

如果此刻口硬聲言報復的胡塞武裝,未能以大規模行動證明其真有報復美軍之意,甚至逐步停止攻擊紅海商船的話,紅海航運的恢復將能變成拜登向國人展現其強而有力形象的宣傳工具,可用來扭轉選民對其年老力衰的直觀感覺。

如果胡塞繼續攻擊商船和美方目標--截至本文出街之時,胡塞尚未有發動大型攻擊,卻曾誤擊一艘俄羅斯運油輪而未中,並向美國軍艦發射一枚巡航導彈,最後被擊落--從美方接連兩日打擊的趨向以及白宮「不會猶疑」的表態來看,拜登將會按照「一不做二不休」的邏輯繼續打擊胡塞地面目標。即使護航目標未能達成,美軍的持續轟炸依然有助拜登展現其決斷力。

更進一步而言,美軍在紅海一帶其實有着一個很容易就能被胡塞武裝集中作報復攻擊的目標,即其在吉布提的萊蒙尼爾營(Camp Lemonnier)海軍基地,距離也門海岸少於200公里。雖然美方很可能在直接打擊胡塞目標之前已經做好了一定的防空準備,但胡塞對此長期以導彈和無人機群施襲將會構成美軍的重大困擾。萬一有漏網之魚造成美軍死亡,美國國內將有一定程度的「簇擁國旗效應」,增加在任總統的支持度。

吉布提的萊蒙尼爾營美國海軍基地。(defenseWeb)

當然,中東局勢的穩定從宏觀角度而言對美國外交佈局有利,也有助將美國人關心的油價維持在較低水平。不過,既然穩定已被打破,如何利用不穩定來謀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將會是拜登選舉年對外政策中所不能低估的考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