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華根本有欠誠意 沒什麼值得期待 北京緣何答應?
終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得以成行了。在布林肯與中國外長實現通話之後,美國方面正式宣佈布林肯6月18日訪華的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給予了確認。中美基本面發生了哪些變化促成了布林肯此行?是否應對布林肯此行成果報以期待?
一波三折的訪問 變了的與未變的
布林肯訪華,真可以說是有點千辛萬苦的味道。在上任美國務卿之後,就一直嚷嚷着要訪華。可由於其強硬的反華色彩,以及美國方面無理的對華強硬政策,一直沒能成行。在中美領導人巴厘島會晤後,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次訪華的機會,但他主動放棄了。竟然是為了一隻失去控制而飄入美國上空的中國「流浪氣球」。這顯然是一個借題發揮,是一個極其無理的、甚至赤裸裸的訛詐行為。正因如此,布林肯主動宣佈放棄訪華,中方的聲明卻是,「從未答應他來訪」。自然也就不存在他放棄訪華一說,也直接給了美方一巴掌。
「流浪氣球」事件後,美國繼續強化對華打壓,更加緊密的構建聯盟抗華,繼續加大多領域的施壓,甚至在台海、南海海域都進行了一些非常危險的試探,中美關係也就繼續惡化。儘管包括布林肯在內的美國多名高官紛紛強烈表達要訪華的意願,甚至於拜登都強烈要求通話會晤。然而,一邊打壓一邊要求對話,這顯然是太無理,北京也絕不可能答應。儘管美方一再強調要管控好危機防止意外的衝突,可絲毫沒有誠意的情況之下,對話真的沒有多大的意義。
然而,當5月26日,先是在南海海域,美國空軍RC-135V戰略偵察機試圖對解放軍航母山東艦,進行干擾和偵察行動,最終被殲-16戰機驅離;6月3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鍾雲」號驅逐艦(USS Chung-Hoon)、加拿大「蒙特利爾」號護衛艦(HMCS Montreal)過航台灣海峽,中國軍艦在警告無效後開始調整航向,將艦首對準了肆無忌憚的DDG-93「鍾雲」號。中國軍方拿出了當年俄羅斯軍艦打出的旗語——「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決心,以「極限方式」逼退美軍挑釁騷擾之後,美方似乎真的有點坐不住了。(更多內容見:《「我艦奉命撞擊你艦」 遊戲規則已變 再不是美方說了算》)
而後美方態度上也有了一定的轉變。在美商務部副部長訪華之後,白宮方面暗示,要取消以往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又傳出有可能延長輸出晶片的延期豁免。也傳出了白宮內部正在進行對華關係和戰略的大討論。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中方才同意了布林肯的來訪。
布林肯此訪最主要任務是什麼?
那麼,既然美方執意要打壓中國,為何卻又急着與中國對話溝通?
對此,美方說的最多的就是對話是為了避免誤判。是為了避免發生意外的衝突。這也確實是實情。恰恰也是如此,更加說明美國目前真的不敢與中國一戰決勝負。美國主管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針對此次吃布林肯訪華說:「這是美中關係處於關鍵時期將在北京進行的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接觸。我們希望至少能夠減少誤判的風險,以免陷入潛在的衝突。」
還表示:除了討論保持開放溝通渠道以負責任管理美中關係的重要性之外。還將提出雙邊關注的問題、全球和地區事務,以及兩國在一些跨國共同挑戰上的潛在合作。
拆解一下。雙方關注的問題,包括台灣問題、南海問題以及「脱鈎」問題。但其實這些實際上沒有談判的餘地的,也談不出什麼結果。這些問題中美從來都一直在談,但談完之後,美國根本不會信守承諾。這裏的根本是,美國把侵犯中國核心利益當成是自己的核心利益。這還怎麼談?
對於全球和地區事務問題,最主要的自然就是烏克蘭戰爭危機。然而,事實情況也擺在那裏,美國在推動戰爭升級,中國則在推動停戰和平。美國不斷推動制裁升級,中國客觀上在增強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多國家合作,試圖尋找到和平方案。
但美方就是認為這就表示中方支持俄羅斯。可見,在烏克蘭戰爭危機問題上,中美立場和利益顯然是矛盾衝突的對立。
另外就是伊核、朝核和中東局勢演變問題。在這些領域裏中美的分歧、矛盾早就有之。也進行過多輪談判,或無果,或推翻,恐怕也談不出什麼結果。
跨國共同挑戰上的潛在合作問題。也就是應對氣候能源、糧食、金融等危機,以及全球經濟復甦問題。這些主要涉及到美國的金融、通脹和經濟衰退危機這些關乎美國直接利益問題,而說的更明白一些,就是想讓中國幫助美國渡過難關。
不過,以往美國一直講的是在符合雙方共同利益領域裏的合作。而這一次則強調的是「潛在」的合作。這說明美國對此也不報希望。也決定了也這些並非訪華的主題。
如此來看,美國方面似乎並沒有什麼真正的誠意,更沒有能滿足中方對話的條件或前提。據美媒轉訴美方官員透露的意思,美方對此訪也並不報太大的希望,目標就是恢復中美「高層接觸的正常狀態」。也就是說,恢復接觸是此訪的最主要目的。如此看,布林肯此訪最主要的任務恐怕就是「打前站」。
北京答應布林肯訪華的四重考慮
康達說:「我們前往北京並非出於期望在我們相互交往的方式上實現某種突破或轉變的意圖。我們以一種現實、自信的態度前往北京,並懷着真誠的願望以最負責任的方式來管理我們之間的競爭。」
這一段話挺有意思。以一種現實、自信的態度前往北京。這顯然是表現出美國的強勢。而「懷着真誠的願望以最負責任的方式」則顯然是把強勢往回拉,怕的是刺激中國。這也就表明了美國方面並沒有多少對話的誠意。也就是美國的對華政策並沒有重大的改變。美國還是幻想着由美國主導着中美關係。
既然沒有多大的誠意,那為何中方還是接受了布林肯的來華申請?
首先,美商務部長訪華時已經或多或少釋放出一些善意。主要的就是弱化貿易戰的強度。這對中國經濟非常重要。這涉及到的是中國的發展利益,當然也屬於核心利益。
其次,儘管不怕衝突也不怕擦槍走火,可畢竟衝突對抗不是中國的本意。在解放軍艦機採取「極限行動」反制美方挑釁之後,緩和一下氣氛,避免出現硬碰硬的局面出現,也是一種需要。在美方一再強烈要求的情況之下,如果一直拒絕,那也太讓美國下不來台了,也避免狗急跳牆,甚至鎮的擦槍走火。
其三,世界希望中美緩和關係。美方已經在藉機大造「中國威脅論」,把局勢惡化的責任甩鍋給中國。對話,也是為了堵上悠悠眾口,更重要的是中方本來就不是一個傲慢的國家。
其四,在世界局勢處於十字路口的大背景之下,在中國實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的情況之下,儘管「競爭」激烈,儘管美國依然在強力打壓,可強烈的對話要求,也不排除緩和關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