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統迫近・十一】美國武力協防台灣的三大代價
近來台美關係不斷升温,蔡英文政府積極與美共舞,聯美抗中。緊張對立的兩岸形勢已經令武統成為大概率選項。而在中美關係惡化的疊加效應之下,習近平在抗美援朝紀念大會上的講話,更被人視作一場「戰爭動員」。
台海戰雲密佈,任何一方都無法承擔戰火延燒的後果和代價。《香港01》為此推出「武統迫近」系列報道,以期最大限度拋開籠罩在台海的層層迷霧,探究中美台三方的利弊得失,以及各方國際力量可能的選擇。
本系列報道共17篇,將以每日兩篇的頻率刊布,此為第十一篇。
點此進入:【武統迫近系列】
從《台灣關係法》字裏行間所留下的餘地,可以看出美國在「以武力直接協助台灣抵抗武統」這問題上,一直保持所謂「戰略模糊」。
不過在模稜兩可的措辭之餘,《台灣關係法》其實也講得很明白:美國所將採取的「適當行動」究竟是什麼,最終取決於「美國利益」。而所謂「美國利益」,大抵是由三方面因素界定:政情、民意、經濟利益。
換言之,美國會否在台灣面臨武統的情境下出兵協防,取決於美國在這三方面需承擔多少代價。
政治領袖們的考量
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國內的政情考量。在美國政治現況下,雖然美國不會為了盟友而犧牲自身利益,但是「棄盟友於不顧」卻可能成為在野黨向執政黨發難的藉口。由五角大樓和軍火商形成的軍工體系,聯合在野黨向白宮發難,以「保衛台灣」為名,行黨派鬥爭和維護軍工體系利益之實,這些情況都有可能促使美國政府及國會「採取適當行動」——這也是最有可能令美國採取直接軍事幹預的情況。
可凡事皆有一體兩面。現任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是近幾十年來唯一沒有發動戰爭的美國總統,向來反對對外軍事行動,且一再嘗試將美軍從各戰場撤離,乃至縮小美軍在各盟國的駐軍規模。對他而言,這是一本簡單的生意賬:促進「錢進來,貨出去」的軍火訂單,避免耗費大量軍費的軍事行動。
當特朗普今年8月面對「如果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美國是否會介入」這個棘手的問題,他也只是遵循各屆前任的「戰略模糊」政策,拒絕給出明確答覆——畢竟,這既可讓中國有所顧慮,又能阻止台灣採取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的挑釁性行動。
特朗普如是,共和黨其他人大抵也是如此。曾於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與特朗普一爭高下、如今是共和黨「明日之星」的聯邦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一向以挺台立場鮮明、主張「美國過往對華政策失效」聞名。即便是他也在9月23日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一場訪談中表示,兩岸一旦戰起將為美國帶來兇險,美國該做的不是幫助台灣在一場不可能獲勝的軍事衝突中獲勝,而是一面提高北京進犯台灣的代價,一面避免美國和台灣過度挑釁大陸。
有可能明年接任總統的民主黨人拜登(Joe Biden)在「協防台灣」的問題上更是常年保持「戰略模糊」的立場。曾列席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多年的他,曾高調刊文批評小布殊(George W. Bush),堅稱「美國保留使用武力保衛台灣的權利,我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干預台灣海峽戰爭,對此我們要保持模糊」,不能太過清晰。
其實,無論是共和黨、民主黨還是非建制的特朗普,之所以都是這種模稜兩可的態度,有一重大原因在於,美國並沒有為台灣承擔重大風險的民意。
民意:「6.69分的風險」
今年10月14日,美國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佈一則「測繪未來美中政策路徑」的調研結果。在「為保盟友不受中國軍事威脅,美國應否承擔風險」的問題上,包括普通民眾和「對亞太事務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在內的受訪人,可以由0到10標註他們認為值得承擔風險的程度,10表示「值得承擔重大風險」。最終,台灣得到了6.69分,韓國為6.92、日本6.88、澳洲6.38,南海某盟國/夥伴為6.97。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結果也顯示,有六成美國一般民眾認為美中兩國存在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大。該比例與「值得承擔風險程度」的6.69得分基本對應。
可是我們現在討論的,是遠比10分「值得承擔重大風險」更嚴重的情況,已經不是「風險」的範疇,而是參戰的「代價」,是美國是否要因台海武統局面,主動與中國開戰。
我們無從得知有多少美國人認為這麼做是值得的,但根據CSIS的調研,只有11%的人認為衝突不可避免——絕大部分美國人並沒有做好中美爆發軍事衝突的準備。
過往的例子也可作為參考。以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為例,小布殊政府早在出兵兩年前便開始做輿論引導,包括2001年5月1日譴責包括伊拉克在內的「無賴國家」進行核武器、生化武器的研製,2002年1月29日發表國情咨文稱伊拉克是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邪惡軸心」,乃至「薩達姆等同於最大恐怖分子」。通過這一系列話題引導,支持美軍入侵伊拉克的民意在2003年2月開戰前不久高達63%(CNN和USA Today民意測驗)——可在短短數年後,伊拉克戰爭便成了政客們相互指責的污點,一直到今天。
更何況,為了攻打伊拉克,美國政府做了兩年的輿論鋪墊,如果對象是中國呢?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民調顯示,如果出現「台獨」並引起大陸對台使用武力,64%的美國民眾認為不必出兵協助台灣。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的民調也顯示69%美國人反對介入台海戰爭。而今,特朗普政府已經對中國持續發動了連續兩年的污名化輿論攻擊,可是認為中美會開戰的美國人也依舊只有11%。
可以預想,只要解放軍不動駐紮關島及日韓的美軍,美國國內輿論和國會將對「是否要為遙遠的台灣出兵」爭論不休。畢竟,對多數美國人而言,秉持《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批評中國的「軍事威脅」,這些都是在弘揚政治正確和民主自由價值,但若讓他們的子女為了保護台灣而上戰場,則是另一回事。
協防台灣的經濟代價
還是回到CSIS的那份「測繪未來美中政策路徑」的調研,逾六成的美國人都認為美中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甚緊張。可是那些剛經歷完貿易戰的美國企業界,則有另一番不同的感受。
眾所周知,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經營者,美國資本和企業界對政府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政府也必須為企業利益負責,雖然在口頭上,這是為美國民眾的經濟利益負責。那麼又有多少企業願意看到美國介入台海戰爭?
中美2018年貿易戰以來,為何這麼多美國企業就中美關税問題起訴白宮?道理再簡單不過,美國企業要賺錢。無論是全面仰仗中國貨源的沃爾瑪,在中國比在美國有更多店面的肯德基,只有在中國建廠才能達到效益最大化的特斯拉,還是愈發離不開中國消費力的微軟、波音、蘋果……正如二戰後,日韓台歐等地的企業都希望打入美國這全球最大市場,被隔絕於外便只能越來愈窮,如今吸引各國公司進入中國的,並不僅僅是「便宜勞動力」,而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部門的完備產業鏈,以及全球最大、乃至越來愈大的消費市場。
所以,即便中國政府一再強調改革開放、強調會保護外國在華企業合法權益的立場,美國企業也會擔憂,如果中美全面交戰呢?貿易戰期間中國不就採取「必要反制措施」了嗎?即便中國政府不採取行動,中國消費者會不會抵制美貨?自中美關係交惡以來,華為手機與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此消彼長,還不夠說明事情嗎?
或許有人會說,那麼軍工企業呢?諸如洛歇・馬丁(Lockheed Martin)、雷神(Raytheon)、波音(Boeing)等企業,多年來一直是美國對台軍售承包商名單上的常客,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F-16戰機、增程型距外陸攻導彈等武器,是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幫台灣抵禦大陸軍事威脅的主要武器。對這些企業而言,一旦兩岸爆發武統乃至統一,那麼除非美國破天荒地批准對華軍售,否則這些企業都將喪失來自台灣的、平均每年數億乃至數十億美元的訂單,雖然僅為這些公司軍售總量的百分之一,卻也是可觀的一筆數目。
不過即便是這些軍工企業,也並不全都願意見到美國與中國撕破臉。全球第二大軍工企業波音便是最典型的代表。如果單論軍售,波音去年274億美元的規模只有洛克希德馬丁581億美元規模的一小半。然而軍工在波音總營收僅佔30%,每年更有600多億美元的收入來自客運貨運飛機及相關服務。其中,中國佔了四分之一。
2019年9月,波音公司的一項預估曾引發廣泛關注:未來10年,全球五分之一的航空客運將來自中國,而未來20年,中國市場至少需要8,100架飛機,總價值近三萬億美元。在過去兩年的中美貿易戰期間,波音一再公開強調「美國航空產業數十萬就業離不開中國市場」,其說客們也頻頻周旋於華府,所為的就是能夠不失去這最為重要的市場。
因此,無論是波音、雷神、洛歇・馬丁,還是蘋果、微軟、沃爾瑪,所有美國企業都無疑最希望中美台關係保持現況;而大部分大型企業更會竭盡所能反對美國捲入與中國的軍事衝突。這絕不是所謂「屈服於金錢攻勢」,而是關乎實實在在的公司盈利、員工就業,乃至美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那麼,美國會不會為了協防台灣,而承受這些代價?這就取決於回報的多少。而「美國協防台灣的回報」也將是本系列下文主要探討的側面。
點此進入:【武統迫近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