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美角力 中國轉守為攻的本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誠可謂各國的一張考卷。小至新加坡、香港、台灣,大至歐盟、美國、中國,都必須參加考試。全世界都在看誰答得更好。
如今東亞各地似乎都已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以往東亞所仰視的西方各國卻不甚樂觀,尤以歐洲和美國為甚。
與此同時,中美之間的大國角力不僅沒有減弱的態勢,反而正藉着疫情於輿論、外交、物資外援等多方面發酵。在此過程中,中國似乎開始採取愈發主動的「攻勢」。
60天,輿情翻天
時光回到2月初,中國疫情仍未看到拐點,治愈率雖開始上升,卻遠跟不上每日新增確診和死亡人數的漲幅。被迫居於家中的人們,一面憂心每日物資的不足,一面將家中僅有的寥寥幾片口罩或水洗或微波,期待着能重複使用,然後再於氛圍抑鬱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翻看着一篇篇文章。
「官方12月便已知道疫情的傳播,意識到病毒的嚴重性,竟隱瞞不報,否則怎至於這麼嚴重?」即使是最樂觀的人,也少不了憤怒與憂慮。恍惚間,「中共的切諾爾貝利時刻」的說法,在防火墻內外的網絡,都一度成為熱詞。
可在短短兩個月內,情形全變了。
人人居家隔離,令社區感染急速下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及方艙醫院的建立,各省醫務人員的馳援,讓確診者很快得到了看護;疫情拐點的出現,令十數億人逐漸心安;各大國有私有企業轉產口罩,官方派遞果蔬米肉,令物資很快不再緊缺;雖然社區管制依舊嚴格,雖然依舊吃不到火鍋,上不到街,但網絡上的「正能量」文章視頻,正得到愈來愈多人的按讚。
「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完於春分,滅於清明」,古老的節氣規律,似乎已在華夏大地得到驗證。隨着天氣轉暖,3月下旬的中國大陸,已然邁入親友相約去踏青的暖春。
可是,中國之外,世界疫情卻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幅景象。兩個月前中文網絡世界的焦慮、憂心與憤怒,正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的網絡世界爆發。當中國大陸乃至臨近的香港、台灣、韓國、日本、新加坡都已邁過上一個階段的挑戰,頗有餘力地應對國際疫情,東亞人心目中的歐美「模範國家」,卻正成為負面範本。
中國犯錯 他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面臨這份考卷,歐盟顯然因應對遲緩而喪失了凝聚成員國的機遇,反而面臨着2014年難民潮之後的又一次解體危機。以至於法國廣播電台3月24日刊布「誰是意大利的朋友?法國反思中俄援助」一文,直言「這場疫情帶來的健康危機,很可能是歐盟致命性的打擊」。
美國在疫情和2020年總統大選的交織下,白宮一再朝令夕改、自我矛盾,國會則黨爭依舊,只得依賴民間及各州縣擔起抗疫工作。紊亂的現況亦正加速消磨國際社會對美國領袖地位的信任,加速美國政要對美國軟實力的擔憂,亦加速美國與中國乃至各國的衝突。
還記得兩個月前「中共的切諾爾貝利時刻」的說法嗎?步入3月下旬,「美國的蘇伊士危機時刻」也開始受到愈來愈多的討論——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即第二次中東戰爭)被視為英國全球統治地位終結的標誌。《紐約時報》便在3月23日一篇「面對新冠危機,美國不再是一個慷慨的全球領導者」的文章中直言,「面對這個病毒,一個更民族主義的美國正把其領袖角色讓渡給中國」。
相形之下,中國國民已經在準備報復性消費,詳列美食清單和旅遊目的地;各地政府亦與商家合作派發消費券,政府官員帶頭去餐廳就餐;各省市皆將重點放在復工復產。
可以預估,隨着歐美邁入疫情高發期,未來數周,國際主流媒體將一面報道歐美各國的社會慘狀和對政府的批評,一面報道中國社會走出陰霾。再待數月後歐美走出疫情,又將面臨嚴峻的經濟問題,屆時已然貼近零利率,大發QE的各國,又有何工具走出經濟大蕭條的陰霾?中西鮮明的對比,勢必激起更多討論。
外援模式開啟 中國合縱連橫?
雖然中國在疫情初期犯了瞞報疫情、應對緩慢等巨大錯誤,但這是各國都犯下了的錯誤,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當下的情況是,中國很快有效地管理了危機,正為其他國家在隔離措施等方面提供學習經驗。
與此同時,中國還向近百個國家和歐盟等多邊組織提供急需的口罩、檢測工具、呼吸機,派病毒專家和醫療團隊予以支持等等。雖然近日曝出「西班牙、荷蘭等商家買到質量不合格的核酸檢測盒及口罩」等新聞,但也是極個別案例,不影響中國逐步樹立起的領導性角色,也無怪《紐約時報》會發出那種感歎。
有意思的是,在此輪高調的外援模式中,中國似乎有意區別對待美國。
對內,各大官方賬號在微博、微信、抖音上在報道西班牙、意大利、塞爾維亞等國疫情時,皆有濃郁的人道主義關懷意味,可是在報道美國疫情時,卻更多展現部分美國政客的偏激主張、白宮「不可思議」的諸多表態,以及美國在醫保、社會安全等方面的缺陷。
對外,習近平主席頻頻與各國通話,「關懷備至」,可直到3月27日G20特別峰會之後才與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而外交部等對外部門在提及他國時,也多是「相互合作、共渡難關」的語調,在提及美國時,卻是好一番明槍暗箭。
在上文提及的《紐約時報》同一篇報道中,該媒體提到,這場危機也可能標誌着一個全球發生根本性轉變的時刻,並進而引述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國際安全分析師梅傑(Claudia Major)的話問到,「這對未來五年的大國競爭意味着什麼?」「我們會在10年後說,『這是中國崛起、美國衰落的時刻』嗎?還是美國的地位會重新回升?」
該問題的答案有待歷史的答覆。不過當下我們隱然能看到的是,中國在經歷了,又或者用中國人自己的話說,在忍受了至少十數年的美國攻勢後,已經開始「轉守為攻」。當中國對塞爾維亞外派的醫療援助團隊,專程前往該國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原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遺址祭奠,便是再明顯不過的一個標誌……
工業生產力才是最強大的保護傘
近幾日,美國紐約州州長與白宮圍繞呼吸機採購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大洋彼岸的西班牙,有醫生痛哭「我們必須拔下年長患者的呼吸機,給治癒機會更高的年輕人使用」。醫生們並非不想救人,可是醫院僅有極少數的呼吸機,在老人和年輕人之間,只能忍痛選擇年輕人……種種慘狀,不禁令人愴然動容。
現實世界就是這麼殘酷,多有一台呼吸機,就能多救一個重症患者的命。沒有呼吸機,就很可能只得在人命間做出這種殘酷而無奈的選擇。
當下,歐洲疫情嚴重,可是從數據而言,德國卻可謂一枝獨秀,雖然確診58,000餘人(截至3月29日),但病死人數卻不到500人。不到1%的病死率,遠低於世界各國。這一方面或許是因為大量患者皆為近期確診,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德國是全球醫療級呼吸機的主要生產國之一。這個老牌工業強國,再次展現出了其厚實的實業基礎。
中國的情況其實也是類似,1月2月期間,湖北在短時間內面對大量病患對醫療體系的擠兌,情形一度異常慘烈,最終能夠越過難關,與魚躍醫療、邁瑞醫療這些廠家加班加點地生產呼吸機密切相關。
在這場危及全球的「抗疫戰爭」面前,人們得到了一個難得的審視機會,得以清晰地意識到,所謂抗疫,拼的既是行政效率、決策力、人力動員、資源調配等「政治治理能力」,更是樸實無華的工業生產力。其實不僅是呼吸機,檢測工具、口罩、手套、消毒液等等,都是工業生產力的體現。
中國憑什麼轉守為攻?
生死關頭,正是一個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為其國民提供了強大的保護機制。每一個痊癒的患者,每一個因有足夠防護物資而未被感染者,都是工業能力的受益人。
可是,工業生產能力又豈是說有就有的?任何一套醫療設備的生產系統,都需要至少三四年的時間方能搭建。而支撐醫療設備製造的相關產業,又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
二戰之後,尤其是冷戰之後,國際社會邁入資本全球化時代,「富國」大多追求利益最大化,將產業鏈向低生產成本的國家轉移;有資源的「窮國」大多仰仗自然資源,產業單一;沒資源的「窮國」,則陷入了或出口勞工,或依賴旅遊的窘境,乃至依舊仰仗人力農業。為何僅有極少數國家成功構建起了成體系的工業實力?
歸根結柢,社會的安全、政治的穩定、政策的延續性和可預測性、受過基礎教育或技能培訓的勞動力之充沛、出口渠道的暢通、資金技術及人才的流入,這些都是決定一個國家能否順利構建工業生產力的基礎。
在這些領域,中國通過過去數十年的耕耘和鋪墊,確實取得了令國民滿意的成績。而正是這些「成績」,讓國民在面對此次疫情的考驗時,獲得了相對較好的保護,尤其是考慮到中國是首個遭受疫情肆虐的地區,沒有其他可供參鑒的案例。
國力是外交的支撐。中國得以「轉守為攻」的本錢,庶幾在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