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華為豁免、推遲加徵關税 特朗普對華示好僅是掩眼法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8月19日宣布,該部門將把華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通用許可證」再延長90天。

此前5月美國商務部曾發佈聲明,將有條件地對華為的禁令延遲90天實施。當時的理由是華為及其商業夥伴需要時間升級軟件,並處理一些合同義務問題。

與上次不同,此次美國商務部繼續豁免華為的原因美國早已講明:8月18日,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表示,美國商務部將延長對華為的「臨時通用許可證」三個月,作為美中貿易談判展現「誠意」的姿態。

中美首腦6月大阪會晤的成果之一,是特朗普承諾允許美國公司恢復向華為銷售產品。此後美國一度對解禁華為非常積極。7月9日,羅斯表示,「為履行特朗普總統兩週前在日本大阪G20峰會期間作出的指示,將允許美國企業向華為在不威脅國家安全的領域內出口產品」。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對特朗普言聽計從。(新華社)

7月22日,特朗普與七家美國高科技公司總裁舉行會晤,白宮發表聲明提到,特朗普在會晤時,允許美國企業恢復對華為銷售高科技產品。

庫德洛亦在7月23日對記者們提到,特朗普同各企業總裁們就放寬對華為採購禁令的會晤,很積極。特朗普政府將在未來幾周內處理,預計在未來幾周內會有結果。

7月30日羅斯在巴西參加活動時稱,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在下週前就已申請向華為出售特許權的公司作出決定。羅斯還表示,目前商務部已收到超過50份申請。羅斯預計或會有更多企業提出申請,因此有意一併處理。

不過,伴隨着中美貿易談判出現波折,美國在對待華為的態度上也出現了一些變化。

特朗普8月1日宣布對華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税。中方隨即在8月6日宣布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8月7日,白宮做出進一步行動,宣布從8月13日開始禁止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直接購買華為、中興、海康威視等中國企業的通訊、視頻監控或服務設備。這是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後,白宮首次通過國會法案將華為列入「黑名單」。

特朗普在對華貿易戰上嚐到了苦頭。(路透社)

特朗普8月9日在白宮會見記者時表示,美國政府不會向美國公司簽發向華為銷售的許可證。特朗普8月18日晚說,即便美國政府正考慮延長對華為的許可寬限期,他都不希望美國與華為進行商業往來,「華為是一家我們可能根本不會與之做生意的公司。」

但是,在北京暫停美國農產品採購,並對美國8月13日推遲加徵關税視而不見的情況下,特朗普並未像他自己之前所講的那樣,不簽發許可證,不與華為做生意,而是選擇延長華為豁免令——這被認為是繼續向北京示好,同時亦是精心包裝的掩眼法。

美國看似是對華示好,實際上豁免華為是回應國內企業的呼聲。5月以來,不少企業積極遊說,即便沒有特朗普在大阪習特會上的承諾,美國政府也會豁免部分華為產品的進口。更何況,北京要求的是美國解除華為禁令,而非單純延長豁免令。特朗普政府給出一個暫時豁免令,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這種示好並不能滿足北京的訴求。

北京不理會美國的示好,特朗普頭疼。(路透社)

另一方面,大阪習特會上特朗普承諾不加徵新的關税。但是8月1日特朗普便翻臉不認人,雖然8月13日白宮推遲加徵部分中國產品的關税,這卻並非向北京示好,而是「走兩步、退一步」的繼續挑釁,仍然是撕毀大阪習特會共識的行為。

與其說這是對華示好,不如說是特朗普不能承受貿易談判遲遲無法擺脱僵局時的被動。美國希望繼續談判,為此也依舊在玩手段。

大阪習特會的共識主要有三點:不加徵新的關税,允許美國公司向華為銷售產品,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現在特朗普違背關税承諾,無法兑現關於華為的承諾,北京自然也不可能將農產品採購恢復到讓特朗普滿意的地步。

中美面臨的困境,是無法履行大阪習特會共識,同時也是貿易戰根本無法在短期內結束。中美既有現實的談判分歧,也有複雜的國內民意碰撞。如今中美對抗已延伸到貿易以外的不同領域,甚至正演變為政治生態和社會情緒的全面對抗。因此,當下的中美衝突雖然始於貿易糾紛,卻並不能終於貿易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