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不信任動議失敗的工黨:為反而反的完美示範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英國首相文翠珊一如預期,勝出周三(16日)晚上由工黨發動的不信任動議。
在周二(15日)投票反對脫歐協議、釀成執政黨史無前例大敗的保守黨疑歐派,以及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都紛紛歸隊,使不信任案因325票反對、306票贊成而不獲通過。
穩住相位的文翠珊,隨後馬上公開邀請國會各黨領袖與她單對單會談,以跨黨合作形式謀求出路。不過,擁有255席有效票的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就表明會拒絕邀請。

跨黨合作 獨工黨不願談

國會政局稍定,主張留歐的蘇格蘭民族黨(SNP)及自由民主黨,其下議院領袖布萊克福德(Ian Blackford)及祈維信(Vince Cable)都接受了文翠珊邀請。不過前者就希望文翠珊會展出誠信,承諾推遲脫歐、拒絕無協議脫歐,以及對二次公投持開放態度。

不過,郝爾彬就說如果文翠珊不拒絕「災難性」的無協議脫歐,他就不用跟文翠珊談。

郝爾彬在不信任動議辯論上氣勢非常「義正詞嚴」。(路透社)

推二次公投的承諾 只是政治空談?

另外,工黨在其去年9月的黨大會中,曾承諾如果不能提前大選,就會考慮推動二次公投。如今工黨試圖提前大選的不信任動議失敗後,卻故作拖延,更不排除會再提不信任案。

國會其他反對黨都已去信郝爾彬,要求他落實推動二次公投的承諾,而工黨黨內也有71位議員公開提請同樣要求,目前也不得要領。

不兌現承諾,其中原因有二:一方面,一直反對歐盟組織的郝爾彬,當初對二次公投作承諾,只因被草根黨員迫上梁山而為,是政治把戲多於實際訴求;另一方面,工黨傳統的勞工階層支持者,多有脫歐支持者,在今日文翠珊已向他們公開招手的情況下,工黨若正式支持二次公投,或將招致選舉政治上的損失。

今日郝爾彬的不作為,可見他沒有管治的承擔。支持二次公投的保守黨議員蘇碧玲(Anna Soubry)在不信任投票前,就表示她支持郝爾彬去支持二次公投,卻反對郝爾彬本人;此番言論不無道理。

蘇碧玲因其二次公投立場,曾在國會大廈外被一眾示威者指責是「納粹」,惹起國會對議員人身保護不足的爭議。(路透社)

工黨有理由反對脫歐協議嗎?

工黨在脫歐協議的官方立場有三:(1) 與歐盟建立緊密經貿關係;(2) 脫歐後加入歐盟的關稅同盟;(3) 保障勞工、消費者的權益及保持既有環保規管。至今,工黨仍表示如果文翠珊的脫歐協議能達至以上條件,工黨願意支持。

然而,驟眼觀之,被工黨議員絕大多數反對的脫歐協議「已經」符合了以上條件。首先,文翠珊政府在表決前已聲明會支持保留歐盟既有的環保、勞工保障,去除工黨憂慮。

其次,在文翠珊協議的「英歐未來關係聲明」中,並沒有排除加入歐盟關稅同盟,以及建立類似單一市場的緊密經貿關係的可能。由於歐盟的立場是雙方應在脫歐落實後,再從容開展未來關係的詳細談判,文翠珊根本不可能在現階段先有詳細的未來關係法律條文。

既然如此,工黨的反對理由是甚麼?

文翠珊周三在國會辯論中,繼續以其招牌「殺人眼神」望向對面的郝爾彬。(路透社)

脫歐協議的「不可能測試」

原來,除了政治爭鬥的考慮外,工黨一直對任何「可接受」的脫歐協議,都有六大測試。這些測試都沒有詳細準則,只是6個問題而已。

其中,第二個測試就是:脫歐協議能否帶來與今日英國在歐盟單一市場及關稅同盟的「完全一樣的利益」(exact same benefits)?

任何有常識的人也知道,任何脫歐協議都無法通過以上測試。為免外界過度關注這項「不可能的測試」,影子脫歐事務大臣施紀賢(Keir Starmer)在提及測試的時候,極少特別提到這一項,而只會籠統地指責文翠珊的協議不符合工黨「脫歐協議測試」。

不過,從此項所謂的「測試」之中,就可見工黨政客「為反而反」、在脫歐亂局中借反對黨的地位去謀取政治利益的用心。

工黨脫歐協議測試:
測試一:協議能否保證英國與歐盟有與強而穩固的未來合作關係?
測試二:協議能否帶來與今日英國在歐盟單一市場及關稅同盟的「完全一樣的利益」(exact same benefits)?
測試三:協議否能保證對經濟及社群有利的公平移民管理?
測試四:協議能否在(勞工、環境等)權利及保障上防止劣弊驅逐良弊?
測試五:協議能否保護國家安全,以及英國處理跨境犯罪的能力?
測試六:協議能否照顧到英國所有地區及族群?

影子脫歐事務大臣施紀賢,以往被問及為何工黨反對文翠珊的脫歐協議,他都指出協議不能通過工黨的脫歐測試。(路透社)

作為反對派 就不用負管治之責?

今日,工黨批評文翠珊緊守底線,不願接受將會讓英國不能有獨立貿易政策的歐盟關稅同盟,是固執,是搞沒有誠意的跨黨合作。然而,工黨一天不捨棄以上「測試」,他們總會找到理由反對文翠珊的協議。文翠珊何以要負上背信之名,修改底線以爭取工黨支持?

郝爾彬今日的作為,正正是政客「為反而反」的完美示範:拿着似是而非的「不可能任務」主張,義正詞嚴的攻擊政治對手,在正面主張上又模糊其詞,只顧高聲批評,當然能搏得政治上的支持和聲勢。

然而,這只是抱「政治」而棄「管治」的操作。

英國一直行之有效的代議政制,今日在各種政治把戲之中,能否繼續有效運作,脫歐前路的抉擇成其最大考驗。(路透社)

在平常的政治景況之中,這種操作也許十分管用。不過,在脫歐困局中,也逐漸為英國人唾棄:數月前還與保守黨「叮噹馬頭」的工黨,如今支持度跌至35%,而內部嚴重分裂、脫歐無果的保守黨卻有41%支持;另外,根據YouGov在不信任投票前的調查,只有29%人支持工黨提前大選。

今日英國脫歐前無出路的死局,工黨這類「死忠」反對派,其實再也不能自以反對派的身份,而推卸責任。

不過,脫歐爭議爆發兩年半至今,英國人才逐漸看清工黨郝爾彬這種為反而反的政治操作,似乎也為時甚晚。我們身在遠方,對於類似的政治手段,也應時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