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被口號破壞的民主
文翠珊的脫歐協議,將在英國時間周二(15日)晚上7時在國會下議院正式進行表決,勢將遭到否決,使英國脫歐前路陷入「未知境地」。
歐盟為助文翠珊一把,在周一(14日)與文翠珊以「交換信件」方式,保證雙方會盡力避免以協議中的「補底方案」(Backstop)去解決愛爾蘭邊境問題,試圖解除國會議員對脫歐協議的最大疑慮。
然而,一封信救不了脫歐協議。一位親近文翠珊的知情人士說,他數次遇上保守黨首席黨鞭時,後者都面如死灰。
「補底方案」的簡史
為防英國脫歐後,愛爾蘭共和國與北愛爾蘭之間的必要邊境關卡,破壞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議》(Belfast Agreement)的和平條件,歐盟提出「補底方案」(Backstop),主張「暫時」將北愛爾蘭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及關稅同盟之中,與脫歐後的不列顛島在管制上分離,待「英歐未來關係」確立後,再取消「補底方案」。
由於各方都難以想像兩個關稅及商品管制標準不同的地方,如何能夠沒有邊境關卡,大家都認為「補底方案」將使北愛爾蘭長期從英國割裂開去,為英方所不能接受。
於是,在文翠珊極力爭取之下,歐盟在去年11月確立的「脫歐協議」中,終於同意讓英國在「補底方案」下,成立「英歐關稅同盟」,大減北愛爾蘭與不列顛島的規制差異,並在法律文件中承諾會「盡力且真誠」地儘快完成「未來關係談判」,以避免「補底方案」的實施或拖延。
口號式的指責:「英國淪為歐盟屬國!」
歐盟此番理性、務實的讓步,卻被英國政客認為是將英國鎖在歐盟中的大陰謀。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亦多次被迫澄清歐盟並無強留英國之意。
由於在「補底方案」之下,英國將要暫時單方面接受部份歐盟規制,並無話語權,亦無法單方面決定退出「補底方案」的安排,因此,文翠珊就被指賣國,協議更被直接評為一文不值。
前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等保守黨疑歐派大老,更「口號式」的直指英國將「無限期」淪為歐盟的「屬國」(vassal state)及「殖民地」;留歐派則把持着英國失去話語權這一點,指責文翠珊的脫歐「比留歐更差」。
在這種口號式的渲染之下,文翠珊長達585頁的脫歐協議,以及其26頁的英歐未來關係政治聲明,在英國民眾與政客的觀感中,逐漸變成一無可取的爛方案。連文翠珊自己最近也愈來愈不敢張揚協議是「好協議」。
簡單口號 蒙蔽理性判斷
然而,這種口號只集中在愛爾蘭邊境問題的一點,忽略了文翠珊協議的其他重點。首先,英國在3月29日如期脫歐後,會進入21個月的過渡期,讓英國企業能夠有時間為脫歐作準備,也能讓英歐雙方能在安穩的環境中,進行未來關係談判。
另外,脫歐協議亦包括了兩年的延長過渡期安排,可給予雙方更多時間準備避免「補底方案」。而且,即使在「補底方案」之中,北愛爾蘭與不列顛島的愛爾蘭海通關檢查,亦只會由現有的牲口檢查,擴展至其他商品而已。
補底下的英國,更將實踐不少脫歐願望,包括重奪移民管制權、大幅度脫離歐洲法院管轄、不必再支付歐盟預算等。
更重要的是,文翠珊的脫歐協議,對未來英歐關係的包容性極廣,由「直接回到世貿規則」、「加拿大式自貿協議」,再到「挪威模式」、「挪威模式加關稅同盟」,甚至「重新加入歐盟」,都一一容許。根本沒有任何黨派,有明確理由反對。
不過,在「屬國」、「殖民地」等嚇人口號之下,不只已對脫歐議題深感疲倦的英國民眾,只片面地接受「文翠珊脫歐協議是爛協議」的說法,連英國政壇人物,也只着眼於「補底方案」無限期延續的可能這一點,而沒有去深究其中細節,以至於整個協議在各種英歐非貿易合作的詳細安排,更對協議雙方避免「補底方案」誠意的法律條文視而不見。
歐盟在周一送交文翠珊的「救亡信件」,其實只是將脫歐方案中已有的細節,以及歐盟的誠意再重覆一遍而已。不過,在簡單口號主導、情感掛帥的政治生態之下,這些細節也無人理會。
理性破滅中的民主失效
以口號下判斷、不管政策細節的趨勢,使得任何理性討論都變得不可能。可是,民主政制的有效運作,必然要建基於理性的規範之中,否則只會變成多數人以情緒主導政府走向的民粹政治而已。這正是柏拉圖對民主制度的擔憂。
當然,諸如英國的代議政制,不可能要求所有公民都要花時間對任何政府政策都作出理性判斷。然而,在各種情緒化的口號仍未能在短時間內宣揚開去的過去,公民們都傾向依靠專家的理性判斷,而作出決定。
今日,政客們都變成了「口號專家」,大搞口號式的政治,理性討論再非必要;簡單、具煽動性的口號,比專家的小心判斷,也更容易入口。理性下的民主從此消失。
英國脫歐今日的死局,就是由2016年「奪回控制權」的空泛口號,到今日「屬國」、「殖民地」的簡單指控所造成。
至此,我們似乎也不得不多作反思:在我們社會的政治主張中,又有否這類簡單口號式的主張?它背後所以代表的,是理性判斷下的結果,還是只用以引起人們情緒上反對或支持的空泛說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