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尹錫悦玩爛 被在野黨脅持:韓國政府還剩什麼出路?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在尹錫悅多次拒捕後,韓國法院又在1月7日重新簽發針對總統的逮捕令。

這次警方表示,考慮部署精英反恐特種作戰部隊,提高拘捕力道,但尹錫悅的代表律師選擇繼續戰術迂迴,稱批出逮捕令的首爾西部地方法院,對申請逮捕令的公調處沒有管轄權,因此不接受其批出的法令;又指如果是首爾中央地方法院(Seoul Central District Court)簽發逮捕令,尹錫悅則將會配合。

簡單來說,調查人員與尹錫悅的對峙場面還將持續上演。

另一方面,韓國政府也正在政爭下瑟瑟發抖。繼12月14日尹錫悅被彈劾停職後,代總統韓悳洙又在27日被彈劾下台,這是韓國憲政史上首度通過代總統彈劾案,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則依規定,在彈劾案生效後當即接任代總統。短短半個月內,韓國的總統大權就被尹錫悅、韓悳洙、崔相穆三人先後執掌,即便1960年「四一九運動」爆發後,韓國也曾在4個月內經歷4任代總統,卻還沒有像這次短短兩周連換三人,創下韓國70餘年憲政史最亂紀錄。

如今韓國的朝野惡鬥正在進入新高潮,甚至一度傳出尹錫悅可能出逃的消息,不論實情究竟如何,韓國的民主光環已被尹錫悅玩成笑話,眼下在野黨又為奪權寸寸進逼,政府陷入「不聽話就被彈劾」的窘境。顯然,尹錫悅的戒嚴鬧劇只是混亂起點,而不是終點。

2025 年1月8日,韓國首爾總統官邸外,保安人員走在停放的巴士附近,以保護被彈劾的韓國總統尹錫悅免遭可能的第二次逮捕企圖。(Reuters)

懷璧其罪的韓悳洙

首先觀察韓悳洙的短命總統之旅。

作為無黨籍公職文官,韓悳洙的從政經歷橫跨保守派與進步派政府。在金泳三時期,韓悳洙就已擔任總統府高級秘書官,負責工商、外資和經貿談判;金大中時期,韓悳洙出任通商交涉本部長,還曾任總統府政策企劃首席秘書官,任內竭力推動《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盧武鉉時期,他先後出任副總理兼財政經濟部部長和國務總理;李明博時期,韓悳洙被任命為韓國駐美大使。尹錫悅就任總統後,即便國會「朝小野大」,韓悳洙的中立色彩還是讓在野黨接受了尹錫悅的總理提名。

整體來說,韓悳洙長期深耕經貿領域,對於政黨鬥爭向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連尹錫悅的戒嚴鬧劇,韓悳洙也在事後公正表示,這次戒嚴不符《戒嚴法》中「國防部長或行政安全部長在發生戒嚴事由時,須通過國務總理向總統建議宣佈戒嚴」的規定。不過這樣的韓悳洙,卻只代掌國政2星期就慘遭彈劾,原因實在耐人尋味。

歸根結柢,還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緣由:韓悳洙接下了總統這個燙手山芋。

衝突始於12月19日的國會衝突。當天韓悳洙對在野黨主推的《糧食管理法》、《國會證詞鑒定法》、《國會法修正案》等6項法案行使否決權,是2004年時任代總統高建行使否決權後,時隔20年再有代總統行使否決權。當然韓悳洙也說明理由,例如「《糧食管理法》一旦行使將造成巨大財政負擔」等,但看在「黨同伐異」的在野黨眼中,這不是韓悳洙的個人意志與判斷,而是「尹錫悅2.0」的陰魂不散。當時共同民主黨甚至公開表示,「這是最後的警告,不要越線」。

2024年12月14 日,韓國代理總統兼總理韓悳洙在首爾政府大樓舉行的內閣會議上向國旗敬禮。(Reuters)

而真正的導火線就是12月26日的3名憲法法院法官任命案。根據韓國法律,憲法法院9名法官中至少7人出席、6人贊成才能確認彈劾、罷免總統。但在尹錫悅彈劾風波開始時,韓國憲法法院僅有6名法官,並未達到開庭標準,因此在野陣營必須讓憲法法院新增3人,才能真正扳倒尹錫悅。於是26日當天韓國國會表決通過3名憲法法院法官任命案,其中2名由在野黨推薦,1名由執政黨推薦。

但問題就在,執政黨陣營不斷宣稱,「現行憲政體制只允許代總統在總統缺位的情況下任命憲法法院法官,但尹錫悅仍保留總統頭銜,僅是停職而不是缺位,所以代總統無權履行法官任命權」;在野黨則反唇相譏,並以朴槿惠被彈劾期間,代總統黃教安任命憲法法院法官為例,稱代總統遵循國會決定,任命憲法法院法官「沒有任何法律阻礙」、「總統的法官任命權只是形式上的權力,不能否決國會通過的人事案」。

朝野僵持下,韓悳洙最後決定「讓衝突雙方自己解決」,表示「只有執政黨和在野黨達成協議後,才能行使任命權」,而正是這一表態,觸發了在野陣營的彈劾。不過諷刺的是,就連彈劾本身都形成朝野對峙:在野黨認為,韓悳洙只是代理總統職權的總理,應按照總理的彈劾標準(即150票以上贊成)執行表決;執政黨則認為,韓悳洙畢竟是代總統,應按照總統彈劾標準(即200票以上贊成)執行表決。最後國會議長裁示彈劾案以總理標準進行,議案於是在27日以192票贊成通過。

2024年12月14日,韓國首爾,圖為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在首爾政府大廈發表講話。(Reuters)

被敲山震虎的的崔相穆

顯然,是朝野惡鬥擊落了韓悳洙。

出於保住政權的目的,執政黨希望癱瘓憲法法院,所以竭力要干擾法官任命,來避免憲法法院啟動審理與通過表決。曾經的中立官僚韓悳洙因此成為關鍵:只要他同意3名憲法法院的法官任命,尹錫悅的政治生命就可能徹底走向終結,國民力量黨政權也就進入倒數。因此執政黨必定不斷施壓韓悳洙,要他以各種方式拖延擺爛。

但在野陣營也不可能放棄施壓。他們之所以著急彈劾尹錫悅、甚至不惜先彈劾韓悳洙,關鍵就在自己的「倒數」已經啟動。更早之前,在野陣營領袖李在明就被指控違反《選舉法》,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執行。而靠著這次戒嚴鬧劇,李在明的聲量與民調持續上升,儼然成為「後尹錫悅時代」的最可能贏家,只是根據韓國法律規定,李在明若在終審仍被判有罪,不僅會失去國會議員資格,未來十年內也不得競選公職,等於政治前途徹底斷送。因此在野黨必須盡快彈劾尹錫悅成功,讓李在明參加新一屆總統大選,否則所有謀劃都會落空。在這種情況下,韓悳洙同樣是被施壓對象,並在雙方的互不相讓下,淪為政爭的犧牲品。

韓悳洙被彈劾後,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崔相穆(無黨籍)依序接棒,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位「代理總理的代理」與首位「總統與總理的雙重代理」。不過在崔相穆上任後兩天的12月29日,韓國發生濟州航空空難,這起國難強制緩和了朝野對峙,再加上崔相穆已在12月31日「部分讓步」,宣布任命共同民主黨推薦的鄭桂先和國民力量黨推薦的趙漢暢為憲法法院法官,只剩一人等到朝野協商一致之後再任命,這同樣緩和了在野黨的進逼,因此崔相穆的代行政權應能進入一段平穩期。

2024年12月14人,韓國首爾,圖為李在明在呼籲彈劾尹錫悅的集會上發表講話。(Reuters)

不過,這顯然是被「敲山震虎」的暫時結果。韓悳洙的下台已經表明,執政黨滿心都是癱瘓憲法法院、搶救尹錫悅,在野黨則一心想著終結尹錫悅政權、提前總統大選。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被夾在中間的韓悳洙當然無法倖免,未來留給崔相穆團隊的路也恐怕只有兩條:第一,只做陽春「看守政府」,執行由在野黨控制國會通過的所有決議,包括憲法法院的法官任命,一直到最終彈劾結果水落石出,不論尹錫悅能否復職,「代理政府」都下台一鞠躬;第二,複製韓悳洙的做法,頂著在野壓力「自主履職」,結果也有一定機率會步韓悳洙後塵,被在野黨再度彈劾。

如果局勢發展到這步,韓國政局將面臨更大風險。因為戒嚴風波已經導致總統被停權、多位內閣成員涉嫌「內亂」被停職調查,如果崔相穆之後國會再彈劾4名內閣成員,韓國將陷入「無人可代」的窘境,結果可能就是國務會議無法運作、政府停擺,進而對國政運行、內部治理和國家形象產生毀滅性打擊。

顯然,尹錫悅的戒嚴鬧劇催發了新一輪政黨惡鬥,朝野雙方毫無互信只有權慾,執政黨靠著法律文字遊戲、制度縫隙苟延殘喘,在野黨把國會當成發洩情緒、威脅政府的工具,政黨溝通、府院協商、政治妥協等機制完全失靈。繼尹錫悅濫權後,如今又有在野黨脅持國會,或許正因如此,根據韓國「國家指標調查」9日公布的最新民調,即便有62%的韓國人認為應該彈劾並解僱尹錫悅,尹錫悅所屬的國民力量黨(執政黨)的支持度(32%),也只落後最大在野勢力共同民主黨(36%)的支持度4%。這就表示,民眾即便厭惡尹錫悅,也不會對在野黨的「司馬昭之心」拍手叫好。

韓國這段政局混亂,既有軍人干政時期「一言不合就政變」的展演,也跨越時空體現朝鮮王朝時期的大規模黨爭,種種亂象直指一個致命核心,也解釋了混亂的真實根源:韓國看似已經民主化,其實不過披著民主外殼,繼續過去的權力博弈邏輯,不論是王朝黨爭、還是當代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