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Elon Musk在歐洲「放長線釣大魚」?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Greenland),以及總統「第一老友」(first buddy)兼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持續發言介入歐洲多國政治,引發爭議不斷: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回應指國家邊境不可侵犯是原則,法國外長巴羅(Jean-Noël Barrot)稱歐盟不會讓任何國家攻擊其主權邊界;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以至作為馬斯克集中抨擊對象的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都發言批評過馬斯克的介入。
特朗普多次表達要吞併格陵蘭、加拿大和巴拿馬運河的想法,看起來已愈不愈不像開玩笑,涉事各方都不得不開始認真應對。有人認為這只是特朗普「開天殺價」的談判手段,有人則認為如果特朗普聲言要三地全歸美國,最終卻沒有任何行動的話,這將對美國政府的誠信構成衝擊,甚至會讓人質疑這是否特朗普「年老失智」的表徵。
在特朗普持續發表「吞併論」之際,馬斯克卻不斷在歐洲挑起火頭。先是公開支持至今依然被德國政壇全面抵制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甚至同另類選擇黨的其中一位黨魁兼總理人選魏德爾(Alice Weidel)舉行X直播對話,正如他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公開支持特朗普後所做的一般。
(按:在2024年的圖林根州地方選舉中,即使AfD變成了第一大黨,其他政黨寧願同親俄極左新政黨BSW合作也要將AfD排除在外。由此可見,德國其他黨派對如今民調排行第二的AfD有多反感。德國將於2月23日舉行大選。)
除此之外,英國工黨政府也成為了馬斯克的主要抨擊目標,後者持續不斷以過去穆斯林集體誘姦英國女童的案件去攻擊首相施紀賢,指他執法雙重標準,輕鬆對待穆斯林,卻用力管制白人的潛在犯罪言行。馬斯克公開呼籲民眾支持由脫歐黨演化而來的英國改革黨(Reform UK),卻同幾乎是脫歐和改革黨代名詞的法拉奇(Nigel Farage)割席,稱改革黨應該換別人來領導。
對於特朗普和馬斯克的兩種驚人言論,媒體普遍都分開處理。
馬斯克形容施紀賢是「邪惡的」:
可是,近日的幾件小事,卻似乎顯示出特朗普同馬斯克的言論可能是一種合謀行動。
在1月7日的一場記者會上,特朗普被問及他對馬斯克介入歐洲政治的看法,他稱他不認識涉事的歐洲政治人物,而非他不知道馬斯克在做什麼。特朗普同時讚揚馬斯克,「我只能說馬斯克做得很好,很聰明的一個人。」
同一天,小特朗普坐着印有「特朗普」大字和美國國旗的飛機,帶同幾位特朗普陣營中人和未來白宮官員,訪問了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馬斯克就在X上面發表了支持格陵蘭人選擇加入美國的言論。
此前一天,有歐洲媒體報道傳出,同馬斯克非常「親熱」的意大利極右梅洛尼(Giorgia Meloni)政府正同馬斯克的SpaceX進行談判,可能會使用SpaceX的星鏈(Starlink)衛星進行政府的加密通訊。意大利政府否認有同SpaceX簽署合同,但1月4日梅洛尼才到過特朗普的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Mar-a-Lago),並同過馬斯克見面。
如果意大利最終真的選用SpaceX服務,這對於歐盟尋求「戰略獨立」的政策將造成嚴重打擊。歐盟正在建立一套自身的衛星通訊系統,名為「IRIS²」,計劃在2030年之前在政府通訊方面全面投入服務--此等功能明顯同星鏈重疊,為的就是未來不必依靠美國。
馬斯克和梅洛尼熱情互動:
1月8日,一位12月19日被伊朗拘捕的意大利記者莎拉(Cecilia Sala)迅速獲得釋放回到羅馬。媒體報道稱,梅洛尼4日到海湖莊園的訪問就是為了同特朗普談莎拉的問題,當中還有此前據報同過伊朗駐聯合國大使見面的馬斯克居中穿針引線。
莎拉被捕前幾天,一位正被美國因向伊朗輸出美國科技而被起訴的美國籍伊朗工程師Mohammad Abedini在意大利被捕,可能會被引渡到美國,莎拉被捕很可能就是因為此事。
同樣在1月8日,歐洲媒體也傳出消息指,特朗普1月20日的宣誓就職典禮遨請了法國極右狂人澤穆爾(Eric Zemmour)出席,卻暫時沒有遨請法國極右的代表、下屆總統大熱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馬斯克暫時還沒有運用其X平台介入法國政治。
從上述這幾件事,我們可以大概可以為特朗普和馬斯克針對歐洲的言論和行動作出一個大概的戰略解讀。
首先,特朗普和馬斯克很可能都知道對方在做些什麼,而且很可能是有一定程度協調的聯合行動,是兩人長遠將歐洲保留在美國勢力範圍內的部署。
無論特朗普上任之後是否會直接拋棄烏克蘭、迫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割地求和,歐洲近幾年一直緩緩走上獨立於美國的戰略路線,像上述的「IRIS²」衛星通訊計劃就是很好的說明。
要扭轉這個大勢,美國需要的是一個分裂的歐洲,最好就是讓主要的國家都有疑歐、強調自身國家主權、反對布魯塞爾的有力政黨。
如今由梅洛尼執政的意大利雖然沒有表達出布魯塞爾在她上台前擔心的疑歐傾向,但歐盟此刻正在向意大利分批發放高達1,944億歐元的疫後復甦基金撥款,梅洛尼為了國家利益當然不會輕易同布魯塞爾翻臉,而且復甦基金的附帶經濟改革要求本身也符合意大利利益。
然而,如果在華府掌政的是一直不滿歐盟的特朗普(以及經常認為自己被歐盟針對的馬斯克),而歐盟撥款又發放得七七八八,梅洛尼並非沒有可能變臉。如果意大利真的選用SpaceX的星鏈來進行政府加密通訊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梅洛尼的未來對美對歐外交政策會走向哪一邊。
如今,馬斯克支持的歐洲政客,全都是有疑歐傾向的邊緣右翼或極右人物。這無疑是有助分裂歐洲的。
除了疑歐右翼的因素之外,對特朗普和馬斯克而言更好的選擇是一些要依靠他們的誇國網上右翼輿論網絡支持上位的政客。畢竟,像馬林勒龐之類靠自己努力經營出政治支持的人物,並沒有理由要買美國的帳。因此,他們這次對於法國就選擇了向澤穆爾招手而非勒龐;這也解釋了馬斯克為何支持英國改革黨卻批評法拉奇。
一個分裂的歐洲,自然無力拒絕美國的要求。為了保留美國的北約保護傘,未能整合統一國防的歐盟各國只能增加軍費,繼續向美國買軍備。
如果美國真的要像特朗普所說般以高關稅施壓丹麥談判格陵蘭的權益,一個分裂的歐洲也沒有聯合行動的能力去反制美國,只能向美國交出格陵蘭的天然資產(石油、天然氣、稀土),以及讓更多美國軍事資產駐紮在這個北大西洋航道和未來可能開通的北極航道的關鍵地理位置。
當然,上述的戰略目標並不會在短時期內實現,很可能要等到特朗普下台,甚至是以十年計的時間之後。如果這真的是特朗普和馬斯克的戰略願景的話,雖然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變成媒體焦點,但此刻兩人只是在緩慢地「放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