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全身投入英國、德國政治 掌握了輿論就能主宰民主?
近日,Tesla和SpaceX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成為了英國(和德國)的政治新聞主角。看看他最近的X(前稱Twitter)推文,大部份都同英國有關。
大多發生在十多年前的誘姦兒童幫派案件,幾乎完全是由他帶頭炒熱,成為了主流媒體不得不報道的主題,用以針對事發期間有幾年時間曾經擔任皇家檢控署刑事檢控專員的現任工黨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馬斯克指責他是「強姦英國的同謀」(complicit in the RAPE OF BRITAIN)、「必需下台」(must go)。
原本,人們都以為在美國大選中花費至少2.5億美元幫助特朗普(Donald Trump)勝出的馬斯克,只是希望在其他西方民主國家也推動右翼政治、支持右翼或極右政客掌權,用以維護他認為受到左翼覺醒主義(wokeism)思潮威脅的「文化基督教」(cultural Christianity)傳統價值,又或者是從右翼政客上台之中拿到商業利益。
(按:馬斯克的資產淨值在特朗普當選後增加了大約1600億美元;Tesla的自動駕駛未來可能受益於聯邦政府的放鬆規管;SpaceX也可能會得到更多政府生意。)
可是,馬斯克的真正目標可能「更為遠大」。他也許不只是要影響西方民主國家的政治和政府政策,也不只是要從中尋求商業利益,而是要他的X平台和個人言行去主導西方多國的政治,「玩贏」民主制度的遊戲。
創造英國版、德國版的「特朗普」?
特朗普勝選之後,一直力撐特朗普的英國脫歐派大老、英國改革黨(Reform UK)黨魁法拉奇(Nigel Farage)成為了馬斯克在英國政治中的支持對象,不少人將這個多次落選到2024年才晉身國會的「政治異類」視為「英國版的特朗普」,而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人就是馬斯克。
改革黨在英國政治民調中只以單位數字的輕微差距落後保守黨和工黨,如果馬斯克和法拉奇小心經營,在最遲要在2029年舉行的大選中,改革黨並非沒有驚人勝選執政的可能。(按:如今工黨只以33.7%選票獲得63%下議院議席執政。)
早在去年7、8月的英國極右反移民騷亂期間,馬斯克已經開始向剛剛上台的施紀賢「開火」,聲稱英國內戰無可避免,指責騷亂是開放邊境政策所致,並經常轉發英國極右言論和虛假資訊,當中也重覆了極右針對施紀賢當局執法「雙重標準」的指控,批評英國政府針對反移民示威嚴厲執法,卻縱容少數族裔犯法。
此等攻擊至今未改:如今被馬斯克重新炒熱的個別誘姦兒童案情就主要涉及巴基斯坦裔的英國公民。
12月,法拉奇與英國富商Nick Candy曾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Mar-a-Lago,被喻比特朗普夏宮)與馬斯克進行了一小時會晤,討論向英國改革黨作政治捐獻的問題。外界盛傳其銀碼可能高達1億美元。其後,馬斯克更在X平台上多次呼籲人們未來要投票給改革黨,聲言「只有改革黨能拯救英國」(Only Reform can save Britain)。
同一時間,針對將於2月23日舉行大選的德國,馬斯克12月起也多次在X平台上表態支持整個德國從左到右主流政黨都集體杯葛的極右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同樣地聲稱「只有德國另類擇選黨才能拯救德國」。
其後,他也在《世界報週日版》(Welt am Sonntag)刊登文章支持另類選擇黨,導致該報評論版編輯辭職抗議(按:馬斯克和《世界報》母公司的行政總裁是朋友),並多次出言侮辱現任社民黨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稱後者是「笨蛋」,並以一個讀音接近英語「shit」(屎)的名字來稱呼他(「Oaf Schitz」,同一名字在X平台上也被其他惡搞朔爾茨的用戶使用)。
本周稍後(1月9日),馬斯克也會在X平台上與德國另類選擇黨主席魏德爾(Alice Weidel)進行直播對話,正如去年8月特朗普以同類形式同馬斯克對談一般。
從這些行動來看,馬斯克看似只是要像「押注」特朗普一樣,在其歐洲國家投資右翼政黨或政客,從而影響它們的政治和政策,並順道為他自己尋找潛在的商業利益。
不只是政治投資
可是,馬斯克的目標也許不是如此單純。1月5日,當英國改革黨領袖法拉奇還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上為馬斯克的言論自由辯護,稱他是個「英雄」之際,馬斯克卻公開呼籲改革黨換掉法拉奇,指後者「沒有所需的能力」(doesn’t have what it takes)去領導改革黨。
兩人的分歧似乎是有關去年10月因藐視法庭入獄的英國極右反穆斯林政治活動者Tommy Robinson。馬斯克經常在X分享其言論,並要求英國政府釋放他;但法拉奇卻正在試圖擺出主流政治人物的姿態,希望繼續從保守黨身上吸收較溫和選民的選票,因此表明Robinson不適合英國改革黨,他對此人與馬斯克有不同意見。在法拉奇發表此論之後,馬斯克隨即公開同法拉奇割席,更暗示他支持另一個改革黨國會議員Rupert Lowe。
這種做法已經超出「押注」某一個政黨或政客的界線,而是試圖改變英國政治賭局的選項。馬斯克想要的不是單純地選擇某一黨派,而是建立起忠於他的主張的政治力量。
在英國還要等四年多才會選舉、德國另類選擇黨毫無執政希望的今天,馬斯克對他們的支持就好像是創資公司冒險支持方興未艾的初創企業一般,他是希望要透過其巨大的財力和輿論影響力去直接主導這些黨派的未來走向。
收購Twitter是為了掌握輿論?
在此,我們也看到了馬斯克2022年花費440億美元買下Twitter背後的盤算。在嘴巴上,馬斯克聲稱他是要對抗輿論規管,是個「言論自由絕對主義者」。可是,如今改稱X的Twitter實際上卻變成了馬斯克及其支持者的廣播中心,馬斯克個人帳號的推送流量大增,其推文經常出現在用戶的面頁上,有報道指這背後是有演算法的支持;而馬斯克也利用轉載、分享其他人的推文去製造輿論。
例如,這一次針對施紀賢工黨政府的誘姦兒童幫派案件中,最受關注的案情大多發生在十多年前,而對於相關事件的調查和檢討也在2022年進行過,如今工黨拒絕進行全國性調查而要求地方先行調查的做法,也是保守黨的政策。而且,施紀賢擔任皇家檢控署刑事檢控專員期間(2008至2013年)其實已曾起訴部份兒童性侵案,並為皇家檢控署處理相關案件的程序啟動了改革。退一萬步而言,施紀賢當年就算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也跟今天的首相職務沒有任何關係。
簡單而言,這並不是新聞。
早在本年7、8月的英國反移民騷亂之中,馬斯克已曾經挑動針對工黨政府的矛盾,但最終騷亂平息,未成大氣候。
如今馬斯克則把舊聞當新聞,再次向工黨開火,不斷發布直接或間接指責施紀賢縱容性侵強姦犯的言論,並把誘姦兒童幫派案包裝成穆斯林移民侵入英國女童之類的劇情,配合起英國極右反移民的敘事--2020年英國內政部已曾發表報告,指誘姦兒童幫派主要由30歲以下白人男性組成。
但由於部份誘姦兒童案件主事者是巴基斯坦裔特別受到輿論關注,才造成了外來移民是侵犯英國兒童主犯的印象。
這一次,馬斯克確實把舊聞變成新聞。而且,由於馬斯克任何言論都是人們焦點,他的推文得到其他媒體廣泛報道,不少原本對於此舊聞未曾聽聞的人也誤把此事看成是新聞。
正受英國改革黨搶票威脅的保守黨新任黨魁栢丹娜(Kemi Badenoch)也借機向馬斯克「示好」,公開要求施紀賢政府為此等案件展示全國性調查,聲言要為受害者討回公道(按:保守黨2022年曾拒絕為此進行全國性調查)。換言之,馬斯克透過其X平台的輿論操作,已經一部份主導了英國的政治議程。
如果說特朗普有什麼政治洞見的話,那就是「誰主導了輿論,誰就能主宰民主政治」。馬斯克似乎已在特朗普身上學懂了這一套,並以他工程師一般的手段開始在其他西方民主國家着手進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