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中國是俄烏戰爭「決定性推動者」 清華學者:證明北約前途黯淡
編者按:北約對中國的態度發生重大轉向?7月10日在華盛頓召開的北約峰會上發佈了一份宣言,稱中國是所謂俄烏衝突的「決定性推動者」,指責中國「持續挑戰北約利益、安全、價值觀」,並稱「北約正增強集體意識和準備狀態,防範中方分化北約的脅迫策略與行動」。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撰文:周波(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
北約秘書長稱,為應對中國構成的嚴峻安全挑戰,北約須加大同印太國家接觸,計劃本周同澳洲、新西蘭、韓國、日本共同啟動人工智能、網絡安全、虛假信息和威懾中國相關項目,支持盟國同亞太夥伴舉行更多海上演習。
宣言內容一出,隨即引發各方強烈關注。有媒體指出,北約峰會此前聲明對華措辭相對溫和,但此次聲明首次對中國發出了「直接警告」,堪稱北約對華態度的重大轉變。
是什麼造成北約如此巨大的反應和對中國態度的轉變?主要由歐洲國家構成的北約為何會積極插手亞太軍事事務?針對中國在俄烏衝突中所起作用的歪曲和污衊,背後是西方怎樣的心態?針對以上問題,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波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讀。
觀察者網:周波老師您好。近日在華盛頓召開的北約成立75周年峰會上,北約表現出對中國前所未有的「攻擊性」,在峰會宣言中指責中國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支持者」。您認為是什麼導致了北約對中國態度這樣的變化?所謂「決定性支持者」的荒誕性具體表現在哪裏?
周波:北約對中國的這一指責,從程度上看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和北約軍事上的交往始於亞丁灣護航行動,2009年北約編隊司令奇克準將同中國編隊司令王志國少將在海上進行了會面,中國和北約在2010年6月開始第一次對話,從此之後雙方就開始了定期的互訪,在亞丁灣護航期間,中國和北約之間甚至進行過聯合軍事演習。雖然雙方曾經因為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產生過很大的矛盾,且中國對於北約作為「冷戰遺留產物」的基本態度也沒有發生改變,但2009年後雙方的關係還是得到了比較大的改善。
當時北約眼中,中國還遠遠不是一個「威脅」,所以他們和中國發展關係的願望是很迫切的,雙方代表團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都有接觸,我們的香山論壇也邀請過北約副秘書長來參加,論壇期間她還接受了CGTN的採訪,高度評價雙方關係。這也足見中國在處理與北約關係上的心胸。
現如今,情況發生了變化,北約對中國的「調門」一天比一天升高,最大的原因是源自美國把中國定位為首要競爭對手之後,北約就必須追隨美國的指揮棒轉向。於是我們就看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愈來愈不負責任的言辭。
舉一個例子,他說「北約沒有來亞太,但中國反倒來北約的『後院』」——確實,雖然零星有一些北約成員國的軍艦來到南海活動,我們不視之為以北約的名義,中國確實也途經過波羅地海去俄羅斯參加聯合演習。然而,中國軍艦有權利出現在任何國際公海上,中國途經這裏去俄羅斯演習並不能視之為進入你的「後院」,難道俄羅斯的家門口也是北約的後院嗎?這樣的邏輯非常荒唐。
北約對於中國的指責反映出北約對俄烏衝突僵持不下愈來愈焦慮。自去年6月份北約全力支持的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大反攻」失敗之後,雙方的戰場陷入了一種膠着的狀態。沒有人知道戰爭會持續多久,即使停戰大概率也會是朝鮮半島那樣的停戰狀態,很難有一個徹底的終結。而相比之下烏克蘭的國力和人力都比俄羅斯更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於是,北約的焦慮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而在這期間,中方是沒有什麼變化的,中國一直和俄羅斯進行的都是正常的貿易,戰爭發生前是這樣,發生後也是如此;但是西方已經變了:他們先是試圖給中國施壓,讓中國選邊站,但沒有成功。然後就開始污衊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裝備。這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在2023年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說的,後來他又自己「打臉」——前不久他在接受BBC採訪時又說中國並沒有這麼做。
中俄之間的正常民間貿易不會因為戰爭發生變化。至於那些所謂的「兩用品」「兩用技術」,當一個東西既可以視為軍用,也可以視為民用時,你首先應該把它視為民用。我在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曾經舉了一個例子:汽油和柴油,一般人很難認為是軍用品,但是你非說汽油或柴油加到軍用卡車裏就變成了軍用品,這就是抬槓了。
西方的惱怒,表面上是所謂的「中國不願意因為俄烏衝突而放棄同俄羅斯的正常貿易」,本質上是惱怒於戰爭僵持不下——戰場愈焦灼,西方的惱怒就愈發激烈。我注意到昨天我們的發言人對此的表態。他說道,俄羅斯進口武器零部件和兩用物資超過60%來自美西方,被烏克蘭摧毀的俄方裝備95%的關鍵零部件也來自西方,俄制武器72%的西方零部件來自美國公司,不知美方對此作何解釋?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的貿易也沒有中斷,對俄貿易去年高達1300多億美元,佔到俄羅斯外貿總量的18%。世界上大部份國家也沒有參與對俄制裁或者中斷對俄貿易,所以美方的鍋怎麼樣也甩不到中國頭上。說得好!
觀察者網:我們是否可以說北約的這種焦慮情緒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為了彌合自身日益加劇的分歧和困境?
周波:很大程度上是這樣的。北約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聯盟,它的存在在我看來本身在今天的世界就具有極大的荒誕性。
從常識上來說,一群小國家為了應對一個比較大的威脅或者被侵略的風險,抱團形成軍事聯盟,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北約是由世界上最發達的一群國家、包括三個核武器國家在內組成的如此龐大的軍事組織。倘若是在冷戰時期,面對華沙條約尚可以理解,但冷戰結束後照理說北約的使命已經完成,也應該偃旗息鼓了。但是我們看到的反而是北約在冷戰後不斷地擴張,為什麼?因為如此龐大的軍事組織只有動起來,才能保持自己的活力。而軍事聯盟的本質是應對威脅,這個威脅可以是現實的威脅,也可以是假象的威脅,所以北約這樣的軍事聯盟會像螞蟥吸血一樣依附所謂的威脅。蘇聯解體之前是北約最大的威脅,解體之後,誰最像蘇聯?當然是俄羅斯。
冷戰結束後,西方世界就如福山的歷史終結論描述的那樣不可一世,感覺天邊地平線之內都是我們的自由世界,於是就開始了放心大膽的擴張。的確,很多前蘇聯以及周邊國家害怕俄羅斯都希望加入北約,從這個意義上講,北約倒是真的沒有逼迫這些國家,但俄羅斯對自己的勢力範圍有着天然的敏感。尤其是烏克蘭這樣被俄羅斯認為是「同一民族」的國家,一旦加入北約成為敵人,把槍炮導彈對準俄羅斯,這是俄羅斯接受不了的,於是就造成了戰爭的爆發。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北約愈受歡迎,歐洲愈不安全。因為俄羅斯搬不走,歐洲的安全說到底就是北約如何與俄羅斯共存的問題。
觀察者網:您剛才說到北約為了維持自身存在的意義,在冷戰後依然把俄羅斯作為假想敵,從而激化了矛盾引發了俄烏衝突。那麼這次把中國定性為「持續挑戰北約利益、安全、價值觀」的對手和威脅。是否也在把中國當作一個類似的「敵人」呢?
周波: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美國已經明確把中國定位為頭號威脅,但是其他北約成員國和美國的想法不一定一致。美國希望能聚焦中國,但是由於兩場戰爭的牽制,它目前做不到。而對於北約其他國家來說,一方面身處歐洲的他們和中國距離遙遠,另一方面北約成員國中有23個是歐盟國家,和中國保持了正常的政治和經貿關係,這些國家並不願意為了所謂美國的利益,犧牲自己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和其北約盟國也不是鐵板一塊。
觀察者網:這一次北約的《華盛頓峰會宣言》中還以應對中國挑戰為理由,劍指亞太,提出必須同印太國家加強接觸,針對中國「威脅」開展合作,支持這些國家舉行更多的海上演習,您認為這樣歐洲搞不定就來亞洲搞事情的戰略能否奏效?
周波:顯然是徒勞的。很多人談「亞太的北約」或者「北約的亞太化」,美國一定是有這個想法的,但是它做不到。
美國的同盟國和夥伴國全球加在一起號稱有60多個,一旦和中國發生衝突,這些國家有多少會全力支持美國?個人認為連一隻手都數得出來一隻手:
排第一的首先是日本,按照日本的法律,戰時它是有義務向美國提供後勤支援的,但根據日本的民調,大部份日本國民是反對直接與中國發生衝突的,所以日本的支持不可能是全面且全心全意的;
第二個有可能介入的是澳洲,除了二戰時達爾文港遭到過日本的轟炸外,澳洲沒有遇到什麼外來威脅。歷史上,澳洲的大部份戰爭都是幫助別人打仗。但澳洲政府曾公開表示,不會因為購買了英美的核潛艇而理所當然地捲入台海衝突;
再往下排就是韓國,韓國在外交上基本只關心和半島有關的問題,而在半島這個其生死攸關的問題上,韓國對中國的作用抱有巨大的期望,所以即使是佩洛西竄訪台灣後到了首爾,尹錫悅這樣一個韓國歷史上最親美的總統也是避而不見;
最後也就是菲律賓了,菲律賓向美國開放了9個軍事基地,加強了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前沿軍事存在,但菲律賓也在玩兩手,一方面用美國基地做給中國看,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被完全捲入戰火,所以根據協定在戰爭期間必須得到菲律賓的同意美國才能使用這幾個軍事基地,而且不能在這些軍事基地儲存武器彈藥。
以上這些國家都做不到像北約第五條那樣,「打一個等於打全部」,其他人都必須跟着上。更不用說印度這樣的老滑頭了。所謂「印太小北約」的QUAD,不管說了什麼,軍事和安全成分只有馬拉巴爾演習和所謂的「海上態勢感知」,印度也在各種場合反反覆覆表示,自己不是美國的盟國。作為一個長期奉行不結盟政策,並以大國自詡的國家,印度不會輕易將自己綁上美國的戰車。
觀察者網:既然您逐一分析了這些亞太的「域內國家」不可能為可能發生的中美軍事衝突充當馬前卒,北約作為地理上立足歐洲的軍事同盟,插足亞太軍事是否就更不現實了?那北約這樣的強硬表態意義何在?
周波:北約之所以要這樣表態,首先是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它急於證明自己在全世界廣受歡迎,所以它的手一定要往外伸,而亞太地區的所謂「美國盟友」是最容易拉來的一群人。
這就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實際上北約自己的前途並不光明。表面上看,它的規模愈來愈大,還吹噓自己是「世界上最長、最成功的聯盟」。這裏要說一下,實際上世界上最長的聯盟是英國和葡萄牙之間的聯盟,到現在已經600多年了還存在,但是已經沒有任何存在感了。而未來自稱「長壽」的北約未來也必然愈來愈式微。
作為北約領頭人的美國已經將精力重點向亞太/印太方向傾斜,另一方面,美國負擔了北約60%多的費用,現在美國正想方設法讓北約國家各自承擔軍費的2%。如果各國都達到了2%,就有助於美國繼續往歐洲賣軍火,滿足美國軍火商的利益——在滿足國家利益、掙盟國的錢這一點上,美國一向是毫不猶豫的。那是不是歐洲各國交滿了2%的軍費就能換來美國的安全承諾呢?美國會說,你們加起來投入的錢也不少了,足夠對付俄羅斯了,我還得忙那邊的事呢——無論交不交這筆「保護費」,美國都有理由走。
無論是美國戰略中心的轉移,還是歐洲自己軍費的提高,都會使跨大西洋聯盟變得愈加鬆散,這一點是肯定的。再加上北約內部現在出現了空心化的現象,不光是涉及中國的問題,其他的很多問題上北約內部也並不是一個聲音對外。加上俄羅斯永遠就在那裏,俄羅斯的存在雖然在軍事上可以強化北約,但同樣也在逐漸消耗着歐洲。
觀察者網:最後,面對這樣的現狀,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周波:對於中國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隨風起舞」。如果有不實之詞污衊中國,我們要堅決駁斥。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沒有做錯什麼,所以也無需有過激的反應,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同北約繼續交往也有利於知己知彼。如果我們看清楚了北約的本質,以及它話語背後的動機,應該如何反應就很明白了。美國學者米爾斯海默認為俄烏衝突中唯一的贏家是中國,這是一面之詞,但是起碼也說明俄烏衝突以來,中國把握的分寸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