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都走向了分裂
就當大家認為以勒龐為首的極右翼能乘勝追擊,再次拿下多數票讓法國政壇變天時,一個N年不變的「魔咒」再次顯現了。多年以來,凡是涉及到選舉,幾乎每次在第一輪的時候極右的勢頭都非常兇猛,但一到第二輪就蔫兒了。
在第一輪立法選舉中,極右翼國民聯盟(RN)的選票位居第一;泛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NFP)位於第二;而馬克龍的陣營則位於第三。然而,在第二輪選舉結果出來後,國民聯盟(RN)未能保持在第一輪投票中的領先優勢,獲票率落後於「新人民陣線」(NFP)和以馬克龍為首的聯盟「在一起」(Ensemble),跌至第三。而他們都分別距離289個議會席位還很遠。這次選舉沒有絕對意義上的贏家。
在馬克龍的第一個任期內(2017-2022),他所在的共和前進黨和其他六黨派組成的聯盟以350個席位壓倒勢的出現在國民議會。那時的他可以說是意氣風發。到了第二個任期的前半段,也就是2022年。
馬克龍遭遇一場小的失敗,他所在的黨派聯盟失去了一百多個席位,只獲得相對多數的234個席位,和289這個絕對多數失之交臂。此時的馬克龍羽翼尚存,所以其他反對派也並沒有聯合起來反對。因此,馬克龍順利地組建了兩次政府。但如今的情況非常不明朗,三個黨派勢均力敵,三足鼎立,進退兩難。
三個黨派誰也看不慣誰,意味着法國將會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對於野心勃勃的馬克龍來說,當下的法國可以說是陷入了泥潭。他的威信更是掃地,大部分人都對他又氣又恨。正是因為他的意氣用事,導致今天輸掉了第一大黨的地位,才會呈現出即將分裂的法國。法國媒體就說過:馬克龍解散以後,是法國有史以來最慌繆的絕對!
英國歷史學家安德魯·哈塞在《衛報》上寫道:法國陷入災難性分裂,不再像一個分裂但寬容的家庭。哈塞形容:「自從上周勒龐的黨派在法國議會選舉第一輪中領先以來,法國街區出現了一些令人生畏的塗鴉。這些塗鴉用黑色、清晰而堅定的筆跡寫成:「神經緊張,法西斯分子將被絞死」。他指出,這些塗鴉成為日常生活中不祥的背景,成為嚴峻的威脅,也成為對法國當前緊張局勢的警告。
法國當前的對立不僅僅是左右兩派之間的鬥爭。法國哲學家阿蘭·芬克爾克羅特最近指出,法國社會已經分裂成各個派別,分裂成沒有共同利益的敵對派別。與此同時,芬克爾克羅特也表達了對國家可能分裂以及「不可分割的共和國」崩潰的擔憂。他堅信:
法國幾十年來從未經歷過這種緊張局勢。無論今天發生什麼,無論國民聯盟是否獲得人們所期望的絕對多數,法國都已接近一個歷史性時刻,要想從中退卻並非易事。
分裂問題,是歐洲不得不正視的嚴重問題。英國就不用說了,北愛爾蘭領導人一直在說:將舉行公投脱離英國。北愛爾蘭的分裂在1998年以前就非常激烈,80年代英國和愛爾蘭進行了多次談判,北愛爾蘭的分裂組織製造了多起恐怖襲擊。到了90年代,經過多次談判,終於在1998年用《貝爾法斯特協議》結束了爭端。
以前倫敦的大街上沒有垃圾桶,因為垃圾桶很容易放置炸彈,從這點上也可以知道以前英國的分裂問題多麼嚴重。
1980年,愛爾蘭的人均GDP是英國的63%,後來雖然有所拉近,但是這二者之間始終保持着一定的距離,2001年以後,愛爾蘭的人均GDP就開始和英國拉開差距,現在英國的人均GDP反過來只有愛爾蘭的44%。現在北愛爾蘭是多少呢?3.6萬美元,比整個英國的人均GDP低1萬美元,只有愛爾蘭的35%。北愛爾蘭和愛爾蘭經濟相差這麼大,北愛的人會不會重新燃起脱離英國的火苗呢?
除了北愛,還有一個蘇格蘭的獨立問題,這個一直到現在還沒結束,是更大的火苗。與很多國家鬧獨立不同,蘇格以一種紳士般彬彬有禮的姿態,既不搞恐怖、也不整暴力對抗這一套,講究的是通過呼籲、和平對話跟法律公投等現代化方式,頗具温情地達到目的。乍一看貌似影響不大,可仔細一琢磨,卻發現温水煮青蛙式的搞分裂,更讓英國束手無策。蘇格蘭謹慎的從不逾越雷池一步,就是理性平和的在提出要獨立的訴求。
蘇格蘭完全「拿捏住了英國的七寸」,分析這三百餘年的較量,英國一直在各種讓步,給予無數特權跟優待,只希望能打消其獨立的想法。但蘇格蘭將優待照單全收,一邊加強為優勢,一邊接着呼籲跟談判,打算把以柔克剛式搞分裂的辦法進行到底。
類似的情況在德國也正在發生。伴隨着歐洲議會選舉結束後的右翼勢力崛起,大選結果使得德國內部的裂痕日益明顯。目前,德國「東藍西黑」的格局(見下圖)已逐漸明朗,另類選擇黨(AfD)主導了大部分東部選區,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則主導西部。這條分界線幾乎與前東西德之間的邊境線完全重合。在兩德統一後的第33年,德國在政治上再次出現了一分為二的時刻。
另類選擇黨不斷增加選票從某種程度上表達了當地人民骨子裏對於西式民主的拒絕和失望。德國執政聯盟執政後的「屢戰屢敗」,加劇了東部人民的失落、受挫與不安感。德媒評價稱,促成東西統一時的錯誤之一在於,執政者理所當然的認為東德人民正渴望並主動地向西方靠攏,「當時的人們天真地相信民主必然勝利。」
東西德合併已經33年了,但是東德的人均GDP還是墊底,現實中的柏林牆倒了,經濟上的柏林牆一直都存在。如果經濟問題始終無法解決,而東德還要承受大量烏克蘭難民帶來的犯罪,那東德民眾肯定會越來越傾向於分裂。
德國越來越多的街頭暴力事件出現,稍加深入了解就會發現,這些暴力事件多數並非源自本土社群,而是來自移民群體。但主流觀念卻不允許將矛頭指向特定群體,執政聯盟也不會承認當前的不穩定是由於執政失誤造成的。但移民問題,就是東德非常頭痛的問題。
目前,歐洲三巨頭英法德都有非常嚴重的內部問題,關鍵是他們解決不了,不管是誰上台,都無法解決。要解決內部分裂問題就要解決經濟問題,可是經濟問題不管哪個政黨上台都解決不了。以前經濟好,把很多問題都壓制了。在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歐洲人沒有把內部的問題徹底解決,在未來經濟形勢壓力徒增大情況,歐洲的內亂就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