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浮:知力經綸起善頌,社稷陵夷從此始

撰文:黃文鵬
出版:更新:

馬一浮先生不僅延續了古代中國教育傳統,更以漢代興起的六藝之學加上傳統六藝之行,輔以孔子的仁義為核心價值,建立起傳統文化的新標竿。

書院是中國古代在官方辦學外,由民間知識份子所創立的教學機構,源頭可遠至孔子的私塾講學傳統。在宋明時代書院發展至巔峰,更肩負起對朝政的監督與批判,在歷史上書院影響朝廷的判斷例子不勝枚舉,南宋朱熹先生也常在各地書院講學,教育學子。馬一浮先生(1883-1967)一生最大的功業是延續古代中國教育傳統創立書院,這也開啟了後來的儒家學者相繼開辦書院的風氣,如港台兩地的新亞書院、崇基學院等,都是受到馬先生的影響所致。他不僅延續了古代中國教育傳統,更以漢代興起的六藝之學加上傳統六藝之行,輔以孔子的仁義為核心價值,建立起傳統文化的新標竿。

 

如何看待六藝理論脈絡

 

馬一浮先生最著名的觀點便是六藝論,但不同於柳詒徵先生所主張的六藝為史為經的表達方式,他偏向了宋明理學義理方式的論述六藝之精神。正如劉煒先生,在《六藝與詩──馬一浮思想論衡》一書中所說:

 

「馬一浮單憑六藝和先秦諸子在知識性和價值性內容上一致,就斷定諸子出於六藝,這是一種哲學判斷,而非史學的考證研究。… …馬先生不真的在意諸子出於六藝,是因為其思想內涵有一致性,那麼六藝就可以統攝諸子。並且在後面所言的六藝統四部、六藝統攝西來一切學術、六藝統攝佛學等諸命題,都在此基礎上相連。」本文也參考此書之研究,簡述馬一浮先生思想與行為實踐。

 

六藝論基本內容

 

馬一浮先生所提倡的六藝之學,指的是《詩》、《書》、《禮》、《樂》、《易》和《春秋》六部古代中國經典所傳達的知識與價值內容。馬先生認為《詩》講出個人的志向,把心中所想寫或唱為詩的形式;從自身喜怒哀樂之感,到見到外在世界之情,這些自然而然不矯柔造作的抒發,都是從詩經學習到的作用。《書》是論大事的,議論一國之朝政推廣至天下各處;凡是有關施政要領施用於人民的原則,都是尚書的討論範圍。《禮》是討論行為的;凡是人際關係倫理分際,都有一種秩序在,不過分放縱與節制,這些原則便是禮記所論述的。《樂》是倡導和諧;古人認為音樂有感動並教化人心的作用,在音樂伴奏下開心跳舞且不嗨過頭,想了解這些活動舉行要領和作用,那就要看樂記這本書了。《易》的內容是關於陰陽的;凡是萬物千變萬化,探索命運的運行軌跡,易經給予了重要的參考建議。《春秋》是講名份;如同孔子言不在其政,不謀其位,沒有擔任職務,就不要問職務的內容與想參與決定。從經典到法律,從名字都對應器物,都是有所區別,不可踰越,若違反了便會亂。事務器物在各自順序與位置上,便有所依歸,如此展現出一種正面積極的氣象出來,這就是《春秋》一書所希望的景象。

 

六藝核心──仁

 

在紀載古代周朝的文獻當中,提到周朝官員教導學子的方式有三種,分別是六德、六行和六藝。六藝在中國傳統中還有另一種解釋,分別是禮、樂、射、御、書、數;指的是學習六項自周朝起,貴族與平民需要學習的六項生活技能。此分別是學習禮節、音樂、射箭、駕馬車、書法(文學)和算數。馬一浮先生撮取六藝這個名字轉化為日後六經經典中的知識,其核心概念也等同周朝人的六德,包括智、仁、聖、義、忠、和。他更摘取儒家孔子思想中仁為核心的說法,形成馬一浮先生自己六藝論的核心。馬先生認為六德可以統攝於一德,此德就是仁道,從人本性當中自然流露的情感與宋儒所認為的義理(這世界的所有道理)是相通的。馬先生從六藝當中又變化出跡、文和書三種表現方式:跡是記載古代道德性內容的,文是紀錄知識性內容的,書則是兩者中所蘊含的先聖道理。馬先生認為了解古代歷史的書寫方式,也就是以先聖道理為指導原則,成為其核心概念所在,也是學習六藝知識之重點所在。

 

六藝統攝西來一切學術

 

馬一浮先生認為西方學科的研究精神,在六藝當中都有顯示出來。他言研究人類組織型態的生成與變化,在春秋當中有所論述這些規則。《易經》是講述萬物變化,由實體到抽象的概念生成,馬先生認為現在的物理跟數學都是易學的支流,是研究了物理和數學法則然後去製造器物使用,是對易經「形而下」的用法而已。另外從傳統觀點上,要了解春秋,須先了解《易經》,此種作法類同於現在研究社會科學也要略懂自然科學的方式。此外,政治、經濟和法律可以在書經跟禮經當中找到其運用之原則,加上文學的原則在詩經當中也可發掘,故六經跟西方學科之分類都有相同道理之運用。

 

對此馬一浮先生下了一個結論,他認為本體論近於《易》;認識論近於《樂》;經驗論近於《禮》;唯心論近於《樂》,唯物論者是一部分的《禮》之論述;萬事萬物皆包含了《易》的原理,人生觀論皆有《春秋》之大意在。先生曾出國留學,見到西方現況之種種,到最後是失望的;西方學科並不是如此完美,且實際運用也有諸多流弊,此怎能為建設中國所全盤利用,故先生仍以中國傳統學術為建設新中國之基礎,日後學成後再輔以西方學術之優點,完善整個國家與人生。

 

復性書院成立

 

1939年馬一浮先生創立復性書院,其書院成立宗旨為國家之根本在於人心,人心維繫著存亡,人心之變化又關於學術之盛衰。他認為中國一切學問皆在六經,所以以六經為根本,研究六經便可知曉中內外之原理。但今日學者捨本逐末,是憂患也;聖人之言能夠鑑往知來,明辨義利,振奮人心,端正風俗,故由此開始學習。人心本善,故教導之目的只是要讓人性本之美好重新升起,特名「復性」書院。

 

教學內容與學生出路考量

 

馬一浮先生與熊十力先生是好朋友,書院創立後也請熊先生來講學,沒過多久熊先生離開,兩人不歡而散。熊先生是積極個性之人,他見西方文化來勢洶洶,故積極引用西學來詮釋中國思想,企圖達到學術興盛的榮景,此也是熊先生認為的富強中國之方法,所以對於馬先生之作法不認同。熊先生主張書院出來的學生由國家幫忙找工作,且在書院期間須學習西方思想,他曾與馬先生商量要聘請一批人來書院教導西方哲學。但是馬先生拒絕了,他認為書院之基礎應該是六經大義,而非是兩者交雜學習,應先等有基礎了再學習西方思想。另一方面馬先生認為書院教導學生培養德性,不應該限制學生出路,應讓學生自由的發展,靠著良好德性收學生或者是改造社會才是,近似於佛教的「叢林制度」。馬先生創立的書院是不收學費,反而給學生一些錢應付生活開銷,只要求只有學生要好好學習,學成之後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

 

精神的感召

 

馬一浮先生是本系列當中最像古人的先生,其行為與精神等實踐都是完全承襲古人之精神與做法,雖最終失敗了,但是尤被當時其他先生所感佩。先生在行為表現與內在心靈修養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結晶,一般情況下往往只有很久的朋友等會對他個人氣質有較深刻的理解。在中國傳統文化漸薄的環境下,要能有如此成就已是很難;遙想民國初年的混亂時代,仍有先生能被當時眾人所承認,正因為馬一浮先生是當時風華精神的佼佼者之一。中國傳統思想之彰顯,馬一浮先生憑藉著一生展現了古代儒者之風範,為後人所稱道焉。